今天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别忘了老传统“1许,2包,3不去”

访枫评文化 2024-11-16 12:17:24

导读:今天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别忘了老传统“1许,2包,3不去”!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十月半!农历十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下元节”。

“下元节”源自于道家的三官说,既天官、地官和水官。俗谓之:“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和下元水官解厄”。

农历十月十五,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相传,在这天水官会根据考察,录奏天庭,为世人解厄消灾。因此,下元节也被叫“消灾日”。

在古代,上、中、下三元节都是重要的大节,每逢这些节日都会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不过如今,相比于“上元节”的依然热闹、喜庆,“中元节”的庄重、肃穆,“下元节”可以说是鲜为人知,都流落到如同“非遗”一般的存在了。

但是这也阻挡不了我们去了解它,知道它!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到了,别忘了老传统“1许,2包,3不去”!

1许

《梦梁录》中说:“(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传统的下元节,主要是祈求水官来解厄。“解厄”,顾名思义就是祈求神灵解除灾厄、厄运等生活中不好的事情。

古时,每逢此日道观要大做道场,民间则祭祀先人,祈求下元水官消灾避祸、排忧解难。

如今人们虽然已经不在过“下元节”,但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忧愁。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上,不妨效仿古人静下心来许上一个心愿,送上一份祝福,愿接下来的自己能够一切平安、顺遂。

2包

饮食风俗,是节日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特有的、独立的节令食品。诸如,春节时我们要吃饺子、端午节时要吃粽子、中秋节时要吃月饼等等。

而下元节也有着其独特的节令食品——“包子”。这个“包子”,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用各种肉馅儿或素菜馅儿包的包子,而是用红小豆做成“豆沙馅儿”做成的豆沙包子,或者是麻腐包子,亦或是用糯米做成的糍粑。

总之,别看各地的食俗不同,但它同其它的风俗习惯一样,作为节日里特别的存在,对于节日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也或许如今的“下元节”,之所以名声不够响亮,除了世事变迁外,还和它的节令食品有关吧!毕竟如今不管是豆沙包还是糍粑,都是“四季长青”,不像过去只有在粮食大丰收时,才敢大胆做上许多,全家吃个够。而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尝个味道罢了!

就如同现在的饺子,曾经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是多么的“高不可攀”,如今不也沦落到“家常便饭”的行列了吗?

3不去

俗话说:“十五明月夜,人月两团圆”。古人认为农历每月的十五是月亮圆满之时,人也应该像月亮一样阖家团聚,待在一起。

加之,农历十五本就正逢月满,处在月亮对地球的强引力期,易有风雨之变,故而古人认为农历十五这天,不宜远行。

而今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又逢六十甲子中的“癸未”日。“癸未”日在传统文化中,被叫做“触水龙”。触水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蛟龙,是水的象征和保护之龙。

《枢要录》中说:“触水龙所值之日,忌乘船、渡水,涉江河”。故而,今年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天,除了不要去远行外,还有不近水,不坐船。

结语

“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农历十月十五到了,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

我是鱼重,关注我的文字,每天带你发现不一样的“新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欢迎大家把想知道的俗世、掌故,留言给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