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屋多个角,子孙恐世劳”,多了什么角,是何讲究?

依依聊文化 2024-10-28 08:50:54

我国农村传统民居,在建造时有很多古老的讲究,也称之为“规矩”,没有规知就没方圆,而“方圆”一词正是民居建造中最重要的规矩。

“盖屋多个角,子孙恐世劳”这句农村俗语,因为多了一个角,就是不遵守房屋建造的规矩。

那么,建房多个角,是一个什么样的角呢?

我国古代建房讲究“天圆地方”,意思是说,天似华盖,是圆形的,地似棋盘,是方形的,后来引申为,天是动态的,地是静态的。

这种观念引入到民居的建造,就是阴阳平衡,动静结合,所谓动,就是所有动态的东西,包括人,动态为抽象的圆,又称为天道;所谓静,就是静之物,即房屋,房屋为方,又称地道。

这就是我国传统民居为方形的理论基础。具体到房屋建造上,在形状上有一个原则,那就住宅的地基为方形,即正方形或长方形。这里面又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院子的地基为方形

院子地基的形状,俗称为宅形,即宅院的形状。宅院的形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围墙的宅院,一种是没有围墙的宅院。

有围墙的宅院,一般以围墙的形状为准,围墙围成的形状就是宅形。因此,要砌筑成四方形,也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其中以正屋的坐向朝向,为宅院的纵向,以纵向为长方形为佳,显得宅院有深度,横向忌为长方形。

到后来,为得规则稍有改变,宅院的形状可以是梯形,但以前窄后宽后形状为佳,有俗语说“前窄后宽,富裕无边”,忌前宽后窄,也有俗语说“前宽后窄,越过越矮”。

我国古代民间,对方形的定义没有数学概念那么严格,梯形为四边形,只有四个角,在民俗观念中,多数情况下为视为方形,即大致的方形。

也正因为如此,宅院的形状要大致成方形,但绝对不能多出一个以上的角,即五角形、六角形等,也不能少一个角,即三角形,三角形的宅院通常被称为“三条脚”的宅院,民间有俗语说“住宅不要三条腿,麻烦事多难富贵”。

没有围墙的宅院,这种宅院又称开放式宅院,没有砌围墙,前后左右与外界相通,这种宅院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的农村比较多见。

当然,有的人家用竹篱笆或木篱笆围起来,也有用土墙或石头墙围起来,但并不是真正的院墙,多数是庭院种菜,用来拦家禽家畜。

这种宅院一般以硬化的地面形状为准,过去硬化多用青石板和石头铺地,现在改用混凝土石化。地面的硬化,在整个宅院内要成方形,或大致成方形,不能是无规则的多边形。其他边角之地用来开辟菜地,或者用来种果树。

二是房屋的地基为方形

房屋的地基,一些地方又叫基脚、地脚,就是建房的基础。

不管是砖房子,还是木房子,对基脚的形状要求很严,要通过放线来定位,以确定四边和四角一定要方正,即使有一些房屋的堂屋采用退壁布局,这样的布局也在四边和四角的框架之内。

民间对正屋(主屋)的要求更严,不能有丝毫的变形和跑线,一定要按照划定的定位线来建。如此,房屋建起来后,四周的墙壁就围成一个方形,上面的屋檐四角,也对应地基呈现方形。

房屋建成后,从外表看,房屋的装饰有诸多构件,有的还呈现多种姿态,看似有很多的屋角,或者向外延伸出很多的檐角,但整体的四边和四角的基本格局是不会改变的。

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盖屋多个角”,就是在传统方形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角,从方形变为五角形,甚至更多角的多边形。这些形状的房屋,不符合传统房屋的方形形状,过去人们是难以接受的。

至少“子孙恐世劳”,意思是说,如果修建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房屋,家里的财运不好,子孙后代可能靠辛辛苦苦做苦力来养家糊口,实际上就是指家里比较贫穷。

俗语中的“恐”字,表明古人也不能确定,如果修建多边形的房子,是不是真的家里就贫穷,子孙就真的生活得很辛劳,只是一种连自己也没有把握的主观臆测。

这是农村俗语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古人为了让人们遵守某方面的传统规矩,往往用一些迷信的说法,来吓唬民众,以达到民众自觉遵守“规矩”的目的。

例如,“虎到中堂,家败人亡”、“果树过房,家败人亡”、“野花进房,家败人亡”等,都是属于这类俗语。

过去民居,由于使用的材料大多为纯木制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还有的使用土坯房。从稳定性来看,方形结构的房屋是最稳定的,也是最安全的。

现在农村,由于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塑性大,民居设计为多边形,或不规矩的四边形,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保证房屋的安全性。

再说,现在农村宅基地比较紧张,尤其是山区和人口集中且规模比较大的村庄,宅基地就更加紧张。

人们为了充分利用空坪隙地和土地资源,拓展居住空间,只能根据现在的地形地貌,或者原有的宅基地的形状建房。这样就出现了很宅基地不规则的的情况,在这种宅基地建起的房子,其地脚的形状也是不规则的,不一定是方形。

现在我们在乡村,看到这种地基为多边形的小楼房,为数还不少,建得也很漂亮,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舒适。

当然,以上可以视为特殊情况,从大多数新建的民居来说,只要宅基地的面积足够,还是以建传统方形房屋为主。

总之,现在社会,时代不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民居修建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技术。我们在理解这句俗语时,要以辩证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来解读,不要被旧时的迷信手段和思想所迷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