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都市圈,呼之欲出!

白话财经专栏评 2023-10-11 16:46:03
作者:余飞01 | 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化2.0时代的载体

随着中国人口见顶与城市化速率放缓,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2.0时代。

前后的区别在于,过去的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举进入城市和县城,彼时中国的人口红利充足,几乎所有城市,无论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还是县级市,都充分享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红利。

而如今的城市化,由于人口红利终结,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对人口的流向进行了引导。

也即现在和未来,人口主要的流向是三四线城市涌入中心城市以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都市圈、城市群。

换句话说,未来城市化的载体是都市圈、城市群。

在这种背景下,过去几年国家先后批复了多个国家级城市群和国家级都市圈。

目前批复的国家级城市群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关中平原、中原、北部湾等。

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有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沈阳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

其他尚未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也在努力申报中。毕竟,在中国,城市想要发展,必须努力争取政策。政策是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之一。

02 | 还有哪些城市有资格获批都市圈

然而,在争夺国家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路上,很多城市为了壮大自身能量场,试图早点获批,不断开启摊大饼式的发展,导致资源浪费,投资效益低下,不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不利于整个省与自治区的发展,更拖累了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与产业发展。

比如长春的首位度最高,占整个吉林省GDP的50%以上,也即全省一半的经济汇聚在长春。

此外,银川的首位度也高达50%。西部的西宁、成都和中部的武汉,首位度位居全国前五。西安、哈尔滨的首位度也超过了三分之一。海口、兰州接近三分之一。

而从省内老大与老二差距角度来看,成都最为疯狂。成都GDP等于5.7个绵阳。成都在四川省是一柱擎天般地存在,过度占据了四川省的资源。

长春经济实力等于4.4个吉林市,武汉等于3.2个襄阳,长沙等于3个岳阳,兰州等于3.3个庆阳。银川、拉萨、合肥、海口、郑州、太原、西宁、昆明,实力都在各自的第二城2.5以上。

这些都需要加以控制。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西藏的拉萨与昌都未披露2022年GDP,采用了2021年的数据

这并不是说,不应该壮大中心城市,而是强调,过犹不及,凡事都得有个度。

本号对于均衡发展与强省会发展模式的核心观点是:弱则核心,强则兼顾。

也即,对于经济较弱的省自治区,需要强中心发展,比如东北、西部、中部部分地区。对于经济强省,或者说经济已经壮大到一定程度的省与自治区,则需要分权兼顾其他城市发展,比如东部大多数省,以及中部的湖北、湖南,西部的四川。

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这几年不断对中心城市的扩容和都市圈的无序发展进行了限制。

在防止中心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方面。

国家发布了多份文件,要求中心城市瘦身和防控无序扩张。最近的一份文件是去年年末中央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文件明确提出:

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建设,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健全城镇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这段话有三个重点,我都用了蓝色加粗。

第一,再次明确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未来城市化的载体。

第二,未来的重点,仍是着重打造中心城市。

第三,中心城市需要瘦身健体,而不是无序扩张。

回头想想,也能明确感受到。在合肥瓜分巢湖,成都吞并简阳,济南吞并莱芜,长春吞并公主岭的一系列操作后,最近三年再没有一个城市的扩容蓝图获批。

这也意味着,一批仍想着扩容梦的城市,梦碎了。比如沈阳、武汉、南昌、郑州、合肥、太原等。

沈阳对抚顺下辖的一些区有想法,武汉合并鄂州的传言而时不时的冒出来。南昌方面,有人建言,将丰城、高安、奉新、永修划归南昌。

以上三个城市,还都只是民间的一些想法而已。而郑州、合肥、太原则是在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扩容念头。

郑州提出,要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合肥提出要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谋划推进县改区。太原提出实质性推动阳曲、清徐撤县设区。

在防止都市圈跨周期发展方面。

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强调:

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需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逐步培育。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

这段话有两个明确指向:

第一,都市圈不能泛滥,不能超周期发展,一些弱省会与首府城市,就不要凑热闹了。如兰州、银川、西宁、贵阳、南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的都市圈,大概率就此搁浅。

第二,后续批复只会针对有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特大城市或者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

也即未来还能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身上。

从2020年到2023年,随着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均有所增加。

武汉已经晋升为超大城市。今年苏州由于工业园区的行政代码变更,从镇中心变成了市中心,苏州的城区常住人口顺势超过500万,晋级为特大城市。

9月份,石家庄官方发布消息,石家庄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540万,也顺利晋级为特大城市。

至此我们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总共有23个。其中:

超大城市8个: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特大城市15个: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苏州、石家庄。

23个超大与特大城市中,重庆、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长沙的都市圈已经获批。此外I型大城市中的福州都市圈,也在2021年获批。

按照发改委的明确指向,理论上未来还有资格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城市,只有15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东莞、佛山、青岛、济南、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苏州、石家庄。

当然,这15个有资格获批都市圈的城市,其中有几组必定是打包批复。比如北京与天津,广州与佛山,深圳与东莞等。

03 | 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呼之欲出

在不久前杭州都市圈获批之后,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是谁的话题,在城市爱好者圈内议论纷纷。

从目前官方透露出的信息来看,青岛都市圈、济南都市圈概率很大,尤其是青岛。

原因有二:

第一,青岛是特大城市,是理论上有资格获批国家级都市圈的城市之一。

这不是关键,关键在第二点。

第二,从国家批复都市圈的顺序来看,都是官方文件早就制定好的顺序。

比如过去两年批复的南京、福州、成都、西安都市圈都是在官方发布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到的,文件提出要支持三个城市的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福州、成都和西安。

而长株潭、武汉都市圈的批复也同样是在中央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明确的。

重庆都市圈是在中央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的。

之所以猜测是青岛、济南中的一个,是因为去年中央批复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剧透,文件明确提出:

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集约发展,打造黄河流域增长极。培育发展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

此外,最近还有两个明确信号,直指青岛。

近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

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落实“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完善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核心功能,加强省会、胶东、鲁南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功能互补、高效协作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

此外,最近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在沈阳市委书记强调沈阳获批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时,本号当时就猜测,青岛可能是还未官宣的第8个。因为去年批复的武汉都市圈是第七个,沈阳既然第九个,那么武汉之后沈阳之前,必定还有一个已获批。

但从山东省目前的表态来看,显然青岛还未获批,不是第八个。然而从目前获批的文件透露的各种消息来看,青岛都市圈,呼之欲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