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爱杀有功的开国大臣?

戊辰评军事 2024-03-25 07:30:55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汉明两代开国皇帝屠杀有功之臣最为突出,其他朝代虽然也有但都是个别情况,大多事出有因,只有汉明两朝杀起功臣最疯狂。

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和朱元璋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出身草根,然而他们做的事却也惊人地相似,汉明两朝相差千年,是什么原因让两位开国皇帝选择了这种血腥的无情手段呢?

笔者拜读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经过认真思考总结出几点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首先,功臣力量大。由于刘邦和朱元璋的低微出身,所以他们只能是白手起家,手里无兵无将,要最大限度地依靠手下的将领和谋士,相应的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和奖赏,而秦始皇开始就有祖上庞大的基业,杨坚、李渊、赵匡胤造反前手下就有兵有将,自己本身也是位高权重,是功臣要依靠他们的平台去建功立业,而刘邦和朱元璋则需要功臣为自己搭建最基本的平台。

功臣对于隋、唐、宋来说更像是打工者,而对于汉、明来说则更像是合伙人、股东,手里的资源不一样,开国后的待遇自然也不一样,刘邦和朱元璋需要对手下功臣大力封赏,刘邦甚至直接裂土封王,朱元璋也是公爵、侯爵封了不少,完了以后这些实力强大的功臣就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先下手日后坐大必然后患无穷,刘邦和朱元璋不想自己死后江山被夺,所以都在坐稳皇位后大开杀戒。

其次,他们的继位人软弱无力。刘邦的继位人是汉惠帝刘盈,朱元璋的继位人是皇太孙建文帝朱允文,这两位在历史上都是仁慈之主,软弱无力,能力和威望都无法驾驭手下的功臣。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护者,刘邦虽然更钟意赵王如意可还是没能战胜刘盈背后的外戚势力,或许刘邦也不打算去破坏他心中认可的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则更是在嫡长子朱标死后立嫡长孙为皇帝,这在历史上跨辈继承皇位的还真是不多见,足见他们二人心中对嫡长子继续制的认可程度。

反观杨坚、李渊和赵匡胤则没有这些顾虑,两个立的次子,一个立的弟弟,都是强硬的继承人,而汉明软弱的继承人就需要开国皇帝趁自己在世的时候替后人清除威胁,否则后来的江山就会不稳,西晋晋惠帝就是最惨的代表。

再者,就是汉、明得国最正。汉朝是打着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推翻了秦朝而建国的,拥有最大程度的民众支持,明朝则是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名义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他们都是官逼民反、揭杆而起的起义领袖,老百姓对他俩有着极大的宽容。

而隋、唐、宋这些朝代得位多少都有污点,不是篡了亲戚的皇位,就是篡了恩公的皇位,总之他们有着不太光彩的黑幕,他们在对手下时就要行之有度,不能太过分。

最后,就是威望的树立问题。刘邦和朱元璋从基层做起,一路坎坷崎岖,有胜利的高光时刻,自然也有失败时候的落魄出糗,孔子曰:近则不恭。虽然表面上三拜九叩,可他们打心里看不起曾经穷困潦倒要过饭的皇帝,刘邦和朱元璋为了树立自己强大的威望,就大肆屠杀清楚他过去的人,就连陈胜起义小有成就后都会杀害和他约定莫相忘同富贵的布衣兄弟。

相比之下,杨坚、李渊和赵匡胤他们本来就身处高位,手下的功臣在一开始就对他们心服口服,他们也体会不到出身草根的创业者的心里挣扎。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