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历史,就像重建犯罪现场一样,只能凭有限的史料证据,提出一套合理的解释。不过,一旦日后发现新的证据,可能就得一切从来,这也就是研究历史最具挑战性的地方。有时候,直接的史料太少,解释起来就如同天马行空,形成各说各话的状态。本文正是在史料不足的状况下,所做的推测之一。
所有的怀疑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建兴六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般人的心态,凡事总要打响第一炮,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依照诸葛亮的行事作风,他不是个行险侥幸的人,可是,不知为什么,偏偏第一次北伐他就是选择了马谡,一个毫无实际作战经验的人担任先锋?
因此,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们两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感情,由于这份感情的存在,蒙蔽了诸葛亮的理智,导致他屡屡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怀疑并不是小岩提出来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讨论,因为汉朝皇帝向来喜欢男宠,25个帝王中更有10是同性恋,至于其他的也不见得干净。仅以汉武帝这个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为例,男宠就有五个之多,《史记》中更是明确记载了汉武帝与韩嫣、李延年的“故事”。
汉朝皇帝有龙阳之好的基因,举国上下的风气可想而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诸葛亮跟马谡玩个背背山之类的,也不是那么不能理解,况且马谡跟随诸葛亮学习多年,仰慕诸葛丞相才华,日久生情也未可知。
交代完背景,咱们回到正题。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影响着他的作风。首先,让我们看看诸葛亮是怎样的人。《三国志》作者陈寿说:“诸葛亮之为相国‧‧‧‧‧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简单地说,诸葛亮赏罚分明,六亲不认。话虽然这么说,难道没有例外吗?
建兴五年,丞相长史向朗,跟随诸葛亮到了汉中,准备北伐事宜。向朗与马谡,都是襄阳宜城人,或许基于同乡的关系,两人素来交情不错。有一天,马谡竟然逃亡了!至于马谡为什么逃亡,史书没有记载,原因不详,而向朗面对的马谡的逃亡是怎么应对的?
“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向朗对马谡的逃亡知情不报,诸葛亮恨上了向朗,将其罢官发还成都。
这事也太不寻常了,临阵脱逃的马谡居然没事,反而是将知情不报的向朗罢官,这样的处置,完完全全违反了诸葛亮一贯的赏罚分明作风啊!
咱们咱来看看马谡的生平。
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地,曾经担任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对他另眼相待,颇为器重。不过,刘备临死的时候劝告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听完却不以为然,依旧聘请马谡担任参军,而且每次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但这并非正常现象。
《魏氏春秋》说诸葛亮事必躬亲,连处罚二十以上的案件都要亲自参与,与司马懿对抗之时更是每天都很忙碌,如果记载属实,那诸葛亮怎么还会有时间和马谡谈天,而且每次都自昼达夜?除了军计之外,他们还谈些什么?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些什么,但是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确实与他人不同。根据《襄阳记》所载,建兴三年,诸葛亮出征南中(包括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文武百官送行本是件自然的事,可是,唯独马谡送诸葛亮一送数十里。数十里不是个短距离,难道有什么话不能当着百官面前说,非到那么远的地方再说不可吗?何况内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种老生常谈罢了!
既然《三国志》说,马谡“好论军计”,又说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难道他们就从来不曾谈论过出征南中的战略?反而在出征前,马谡送了数十里之后才提及,这种事不也太奇怪了?
换个角度来说,或许是彼此有说不尽的话?彼此依依不舍?马谡在临终的时候,写了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与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诸葛亮和马谡相差仅十二岁,这样短的年龄差距,能够建立起父子般的感情吗?何况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儿子,有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吗?为什么不说是叔侄般的感情?为什么不说是师生般的感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感情?
如果真是父子一样的感情,应该是属于比较冷静的,比较淡的,可是,他们之间的情,却是浓稠的!诸葛亮对马谡有着太多的例外!
比如说,刘备临终前的警告,诸葛亮不听;马谡临阵脱逃,诸葛亮不罚;每次和马谡谈论,诸葛亮不倦;为什么这么多的例外,全都发生在马谡一个人身上?
甚至,诸葛亮因马谡逃亡而恨上了向朗,这更是令人不懂!我认为陈寿用这个“恨”字,有其特殊用意,故不能等闲视之。一般而言,我们会对某人产生恨意,是因为累积了许多不平之气,累积了许多委屈而来,那么,诸葛亮对向朗的恨,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试问,只有一次知情不报,就足以酝酿出恨意吗?很难令人相信这是诸葛亮的作风。当时向朗的职务是丞相长史,也就是诸葛亮的秘书长,所谓“知情不举”,毕竟只是业务上的过失,诸葛亮顶多是震怒,何恨之有?而且向朗自从被罢官直到延熙十年去世为止,悠游无事二十年,这处分未免太重了吧!难道是诸葛亮嫉妒向朗和马谡交好,因而产生恨意?
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提拔马谡为先锋,这件事完全脱出了诸葛亮的行事轨道!诸葛亮对于军事行动,从来都是非常谨慎的,不像魏延敢于冒险。例如说,《魏略》记载的魏延子午谷奇谋:
夏侯楙担任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在南郑与部属讨论军情,魏延说:”听说夏侯楙年少,虽然贵为魏国的驸马,但是胆小而且没有谋略。如果借我精兵五千,背负负粮的兵五千,从褒中顺着秦岭而东,而北出子午谷,不过十日就可以到长安。夏侯楙看到我军突然到来,必定乘船逃走。长安中只有御史,京兆太守这般人,很容易对付。我们可以取横门邸阁和散民的存谷就有足够的军粮了。敌人从洛阳来的援兵,还需二十多天,绝对有足够的时间让丞相从斜谷到达长安。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以平定了。”
诸葛亮却认为魏延的这个想法太过冒险,不如走平坦大道,可以轻易地取得陇右,所以不用魏延的计策。
只不过一万军士,诸葛亮就认为魏延的做法过于冒险而不赞同,可是,为什么诸葛亮自己却甘愿为马谡冒更大的险?有什么合理的解释吗?
在占领益州之后,诸葛亮就设立了一个“参署”的机构,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参署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一些军政事务,而招来各方面的代表参加,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然后集中起来,斟酌损益,做出决定。可是,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当时军中有宿将魏延、吴懿等人,大家都认为应该选择从魏延、吴懿当中选出一人出任先锋,为什么偏偏诸葛亮违反众人的意见,提拔马谡统率大军在前?
后来,马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副将王平连连规劝,马谡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与魏国名将张郃战于街亭,可想而知,当然是大败亏输,致使蜀国在北伐形势十分有利的情况下,遭受了历次北伐中最为严重的失败,甚至直接导致了蜀国后来的灭亡。这对于“生性谨慎”的孔明来说,如果他俩没有那一层关系,又作何解释?在北伐失利后,诸葛亮自贬为右将军作为惩罚,至于马谡,虽于心不忍,但鉴于马谡之前立下军令状,只好忍痛割爱……
马谡临阵逃脱之罪未罚,竟然还被提拔为先锋,请问,诸葛丞相究竟怎么了?为何凡事遇到了马谡,就仿佛盲目了一般?照理说,只有爱情才会让人盲目呀!
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他却娶了沔南名士黄承彦那个黄头黑色的丑女儿,乡里因而做了个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当我们对某人有感情,我们可以包容他的缺点,感情愈深,包容力愈大;诸葛亮与黄承彦之女并不认识,何来的感情?只因她有才华,就立刻迎娶回家,诸葛亮真的能忍受妻子的丑陋,或者他对女人原本就没兴趣,所以不在乎美丑?
看到这里大家的心中应该也有了答案,这一篇就到这里,大家可以将想法写在下方讨论。
(完)
推荐阅读:三国里五大不可思议的单挑:厚颜无耻王司徒,居然战平过太史慈!
刘安杀妻取肉招待刘备这一情节,是否是罗贯中的败笔?
同样的招式不能对圣斗士使用两次,为何关羽却连中东吴两记背刺?
赵云与张郃,这两位河北老乡,谁更强?
皇帝中数一数二的匪类,对一百多个郡“上下其手”的汉灵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