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职教扶贫输送专业人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教育新快线 2021-03-29 22:23:19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少韩)酒店专业学生在校内教学酒店实践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校生参与学校体育馆建设,毕业生100%就业……3月19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清远市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了解该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扶贫等方面的教学探索成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极大。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带来了四份提案,其中有一份就是《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提案》,希望鼓励高考生选择职业教育,学好一门技术,在社会找到立足之地,并且用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国华大楼。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 摄 ‍

在碧桂园看来,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供给脱节问题较为有效的途径,还是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开展职教扶贫,还可解决相对贫困学生就业难题,实现“一人读职校,全家脱贫”的效果,真正帮助相对贫困家庭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校企共育,聚焦学生就业能力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于2014年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与绝大多数职校不同的是,该学院以全慈善方式对贫困学生实行免学费、教材费及住宿费的措施,还以碧桂园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作为后盾,实施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培养模式,聚焦打造学生的就业核心素质与技术能力。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院长刘惠坚。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 摄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院长刘惠坚介绍道:“我们学院采用的是‘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一阶段,也就是入学的第一至第三学期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第四个学期,学院会按照学生意愿分岗位进行岗位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对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职责有具体认知,对岗位技能知识进行巩固;最后一个阶段,学院将采用专业岗位职务能力的企业实践教学,对岗位职责、岗位技能知识进行固化。”记者看到,学校里开设了对外经营的教学酒店,学生在学院内就可以到教学酒店学习实践;校内在建的体育馆、学院四期工程施工现场,记者也看到了不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戴着安全帽参与其中。刘惠坚说:“我们学院确立了‘经济大潮中黄埔军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上,是以项目为主导去设计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例如我们室内装饰专业的学生,一开始是学怎么去装饰一间房间?根据这个项目的需要去学习该项目所需的综合知识。之后,要提升学生能力,我们就设计更高技术要求的项目,比如一栋楼、一整个体育馆等。我们希望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这三年里,学到‘实打实’的能力,毕业后快速成长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基层管理干部。”

建筑类专业学生经常要去工地实践学习。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 摄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之所以能大胆创新教育模式,离不开碧桂园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的支持。在这里,大三实习阶段学生就进入碧桂园集团实习,由企业导师一对一、一对二进行实践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在专业岗位上的职务能力。刘惠坚说:“每年5、6月份,我们的学生就去参与碧桂园集团相关岗位的公开竞聘,也有到其他企业应聘的。”据统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2017届至2020届四届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76%以上毕业生一毕业即成为企业的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及技术骨干,累计5.1%的优秀毕业生一毕业即月薪过万,2020届毕业生平均薪酬约5500元。

2017年毕业生李家欣告诉记者:“我读的是酒店专业,在酒店工作,经验积累特别重要。记得大三实习的时候我们每周1天休息,4天在岗实习,2天做案例分析培训。那些案例分析培训,每一个都是难题,都是经验,这些对我后来正式参加工作的帮助很大。记得我应聘的时候,看到了马来西亚森林城市酒店的宣传片,当时我被深深吸引了,梦想着自己能够去到那里工作。后来通过面试,成功被聘为马来西亚森林城市酒店西餐主管。如今,我是马来西亚滨海酒店餐饮酒吧副经理,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双胞胎姐妹携手同行,勇敢追梦。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 摄

点亮贫困学子梦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李家欣是清远市阳山县人,在报考大学那段时期,爷爷瘫痪在床,奶奶腿脚残疾靠药物维持,妈妈身体弱不能工作,弟弟在上学,全家人的压力都在爸爸身上。那时候,亲戚刚好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招生的新闻,然后劝她去试试报考。李家欣感叹道:“我的命运改变就是从那一张报纸上的那一条新闻开始的。这所学校让我有了机会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入学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因为我是学校第一届招生,而且学费还是全免的,当时我们全家人还很担心这是个骗局,开学报到的时候都是陪着我一起去的。入学之后,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珍惜这个机会,从一张‘白纸’,变成一个有能力追寻梦想,改写家庭命运的人。”

跟李家欣一样,在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许多贫困学子被点亮了梦想。其中,就包括了来自江西赣州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蔡国荣蔡国楚。2019年高考放榜之后,双胞胎姐妹二人陷入了焦虑,家里的哥哥正在上大学,如果两姐妹也读大学的话,家里的经济压力太大了。在得知两姐妹的烦恼之后,高三班主任给她们二人介绍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情况,蔡国荣回忆起那时:“我们当时两个人都报名了,因为我们两个人一直都很向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而当时刚好看到了我们学院有机器人技术系智能控制专业,两个人都报了这个专业。”在得知两个人都入选了之后,蔡国荣和蔡国楚没有了家庭负担后顾之忧,满怀喜悦来到这所学校开始了求学之路。现在,两姐妹已经是大二学生了,而且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和第二,蔡国荣向记者透露:“我们现在都开始选择岗位方向了,可以选择碧桂园集团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或者广东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我和妹妹选的都是后者,做机器人餐厅的。”

除了在学业上取得佳绩,蔡国荣蔡国楚二人在学校还获得了满满的关爱。蔡国楚说:“我六年级的时候就查出了脊柱侧弯,高低肩,走路也跟常人不一样,所以,经常会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当时,我知道我的身体比别人差,我下定了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才能追赶别人。”多年来,蔡国楚每天忍受着疾病带来的疼痛,一直坚持努力学习,而作为姐姐的蔡国荣则尽自己所能,将家里的重活全部揽下,并时常给予妹妹安慰。

这种身体上的痛苦在入学后终止了。蔡国荣告诉记者:“去年8月,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以及学院的帮助下,妹妹终于成功做了手术。9月开学,我妹妹还在家里休养,我就从学校寄课本给她,指导她自学。那段期间,学院的领导、系部老师、教官、同学,甚至饭堂经理及叔叔阿姨都经常向我问起妹妹的情况,我觉得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都很感动。”

如今,蔡国楚已回到学院继续学业。由于背部不宜拉伸,在辅导员马晓泉老师关心下,姐妹俩住到了同一个宿舍,姐姐所在的226宿舍室友都热情地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在蔡国楚心中,未来充满希望:“我很幸运,在职校点亮了梦想,而且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接下来,我会好好努力,去回报大家,回报社会。”

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回报社会

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不仅能够收获满满的爱,也能学会去付出爱、传递爱。双胞胎姐妹蔡国荣蔡国楚在职校学习生活虽然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她们二人已经有了努力追求梦想,回报社会的信念,2020年,蔡国荣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蔡国楚成为了入党发展对象。在接收预备党员大会上表达入党志愿时,蔡国荣说:“人必须要有信仰,因为它是一种精气神,使人在万念俱灰的失落中重拾信心而继续前进;它更是一种追求,使人在百般苦、千般难中至死不渝地追寻梦想的绽放。”未来,姐妹俩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智控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来能够为碧桂园集团、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能够像杨国强叔叔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谈到学校在品德教育上的思考,刘惠坚认为:“我们学院很重视素质教育,重视感恩教育。因为我们2020年之前的招生全部都是招募贫困学生,很多学生来了学院之后,我们发现他们从小在贫困地区,性格或多或少有些缺陷。我们在教知识的同时,也在教他们怎么去面对问题?怎么去承担责任?让他们不断地健全人格,并且学会去感恩、热爱这个社会。在国家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也看到了我们的部分毕业生也走到了扶贫一线,虽然他们可能的专业与扶贫没有关系,但是,他们愿意全心全意地用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这让我觉得非常荣幸。”

这些年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扶贫等方面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学生发展情况都超出预期,实现了“一人读职校,全家脱贫”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偏低,很多地方存在着孩子要成才就要上大学读本科的观念,甚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宁愿让孩子打工也不愿读职校的现象。对此,职业教育专业人士认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节点,教育不能断层,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的根本方式。

刘惠坚对记者表示:“职业教育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的很重要。帮助学生真正地学好一门专业技术,不仅可以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与成长,也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带去人才。我也想借此呼吁一下,希望更多人能够重视职业教育,更多的企业能够支持职业教育,让学生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学到真本领,用这些本领去追寻梦想,去回报社会。”

文章转载自:信息时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