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还乡团下乡突袭搜查,一农户指着隔壁道:你们去抢他们家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1-20 18:12:39

《解放前,还乡团下乡突袭搜查,一农户指着隔壁道:你们去抢他们家》

1947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江苏海门顺北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十几个手持长枪的还乡团团丁正在挨家挨户地搜查。突然,他们来到了一户农家院落前。这家主人不慌不忙地出来迎接,还主动向团丁们推荐去邻居家搜查。团丁们听从了他的建议,转身离开了他家,直奔邻居家而去。看似简单的一次转移注意力,背后却隐藏着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位农户为什么要将还乡团指向邻居家?他究竟在保护着什么秘密?

一、还乡团的突然袭击

世人皆知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残暴行径,却不知在江苏海门一带,还乡团的肆虐更是令人闻风丧胆。1947年的春天,正值解放军在华东战场节节胜利之际,国民党当局为了加强基层统治,在各地组建了大量还乡团。这些还乡团成员多由地主、恶霸、土匪组成,打着"还乡"的旗号,实则是一支专门用来打击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武装力量。

三阳镇的还乡团尤其凶残。那年三月,三阳镇还乡团在一个叫张二狗的团长带领下,每隔几天就要到周边村庄"清剿"一次。他们不仅搜查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还要强征粮食,抢夺财物,甚至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1947年3月17日这天,三阳镇的还乡团又一次出动了。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兴贤乡顺北村,一大早就带着十几支长枪,悄悄包围了整个村子。他们分成几路人马,挨家挨户地搜查,但凡发现可疑之处,立即就要拷打审问。

当时的顺北村,表面上看起来平静如常,可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村里有不少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他们白天装作普通农民耕种,晚上则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为了保护这些地下工作人员,村民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在地窖里挖暗道,有的在茅厕下挖地道,还有的在水缸里藏人。

就在还乡团搜查的前一天晚上,兴贤乡民兵大队长赵希成正在村里召开秘密会议。这个会议本来计划天亮前就结束,谁知一直开到了后半夜。赵希成不得不在村民徐志清家借宿一晚,准备第二天一早再悄悄离开。

这个决定差点酿成大祸。第二天清晨,当还乡团的脚步声在村头响起时,赵希成还在徐志清家中。更糟糕的是,徐志清家既没有地窖,也没有地道可以躲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徐志清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虽然冒险,却成了保住赵希成性命的关键...

整个顺北村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农户们纷纷关门闭户,生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还乡团的搜查一直持续到下午,他们不仅搜查了每一户人家,还不忘顺手牵羊,把值钱的东西都装进了口袋。这一天,不少村民损失了家产,但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地下工作人员落入敌手。

二、水缸中的生死考验

赵希成作为兴贤乡民兵大队长,肩负着组织和领导当地抗日武装的重任。他不仅要协助地方武装力量打击敌人,还要保护地下党组织的安全。1947年初,随着国民党在各地加强"清剿"力度,赵希成的工作变得越发艰难。

这次在徐志清家中过夜,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工作联络。谁知还乡团突然来袭,让这个平静的清晨瞬间变得危机四伏。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院子外已经传来了还乡团的脚步声,而屋内却没有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

正当赵希成准备冒险翻墙逃跑时,徐志清看到了厨房里的那口大水缸。这口水缸是徐家用来储水的,平时都盛着半缸水。水缸高约一米二,直径能容得下一个成年人蹲坐。虽然藏在水中十分危险,但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确实是最后的选择。

赵希成立即钻进了水缸。三月的江南,天气仍然寒冷,大清早的井水更是刺骨,但为了保命,他只能强忍着寒意,将整个身子没入水中。徐志清随后盖上了水缸盖,又在缸盖上随意放了些锅碗瓢盆,让一切看起来都很自然。

就在徐志清刚刚布置妥当时,还乡团已经闯进了院子。为了不引起怀疑,徐志清装作若无其事地招呼他们。团丁们在屋内翻箱倒柜,掀床板,捅草堆,几乎将整个院子都搜查了一遍。

危机出现在一名团丁发现了鸡窝里的鸡蛋后。他想要煮鸡蛋吃,自然就要到水缸里舀水。如果打开水缸,赵希成必定暴露。此时的赵希成已经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了将近半个小时,寒冷和窒息感让他几乎无法坚持。

关键时刻,徐志清灵机一动,用隔壁龚家的老母鸡转移了团丁们的注意力。这个办法不仅救了赵希成的性命,也为当时许多类似的藏匿行动提供了借鉴。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农村地区的革命工作者常常利用水缸、粮仓、地窖等场所躲避敌人的搜查。

这次水缸藏身的经历,让赵希成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整整待了两个多小时。当天下午,还乡团终于撤离了顺北村。等到夜幕降临后,赵希成才得以离开徐志清家,继续他的地下工作。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成为了解放战争时期基层革命斗争的一个缩影。

这口看似普通的水缸,在危急时刻竟成了保命的法宝。而徐志清临危不乱的应对,更体现了当时农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躲藏的方式上,更体现在如何转移敌人注意力的机智应对上。

三、邻里之间的互相掩护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村,邻里之间的互相掩护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默契。1947年的江苏海门地区,这种默契更是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互助体系。顺北村的村民们深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敌人的威胁下保护好革命力量。

龚家和徐家是顺北村的邻居,两家的院墙相连。龚家的老伯龚元贵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平日里除了种地,还养了一群鸡。这些鸡不仅给他家提供了收入来源,在关键时刻还成了救命的工具。

当天早上,还乡团来搜查时,龚元贵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徐家院子里有动静,他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虽然他不知道徐家具体藏了什么人,但多年来形成的革命默契让他立即采取了行动。

当还乡团的团丁想要到徐家水缸中舀水煮鸡蛋时,龚元贵立即大声嚷嚷起来,说自家的老母鸡下的蛋最新鲜。他还特意强调自家有现成的热水,可以马上煮。这番话立即吸引了团丁们的注意力。

这种互相掩护的方式在顺北村并不罕见。村里的王家开了个小杂货铺,专门用来打探消息。每当发现可疑情况,王老板就会找各种借口把消息传递出去。李家的晒谷场位置显眼,成了村里的了望哨,只要有情况,晒场上的人就会想办法通知全村。

这种互助体系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家庭之间,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整个村庄的保护网。村民们发明了各种暗号:有的用打鸣声示警,有的用晾晒衣物传递信息,还有的用孩子放风筝作为暗号。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都成了保护革命力量的重要手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们还形成了一套转移敌人注意力的方法。当一家有危险时,其他人就会故意制造各种"有价值"的线索,引导敌人去搜查其他地方。这种方法不仅能争取时间,还能减少某一家被重点搜查的可能性。

在顺北村,这种互助保护从未出现过失误或背叛。即便是在还乡团的威逼利诱下,村民们也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团结。这种团结不是靠强制命令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自然形成的守望相助精神。

1947年春天的这次搜查中,正是因为龚元贵的及时配合,才使得藏在水缸中的赵希成躲过了这一劫。而这样的互助场景,在当时的顺北村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村民们用各自的方式,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保护网,让革命力量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

这种互助关系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结束。期间,顺北村虽然多次遭到还乡团的搜查,但从未暴露过一个地下工作人员。这不仅归功于地下工作人员的谨慎,更要归功于全村上下的同心协力。

四、还乡团的末路

1947年下半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江苏海门地区的还乡团也逐渐走向衰落。三阳镇的还乡团在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清剿"行动后,开始在当地民众中失去威信。团丁们不仅没能打击到地下革命力量,反而因为其暴行激起了更多民众的反抗。

这支由张二狗率领的还乡团,在三月那次搜查顺北村无功而返后,又接连在周边几个村庄遭遇挫折。四月初,他们在石桥镇的一次行动中,遭到了当地民兵的伏击,损失了三名团丁。五月中旬,他们在大泾村搜查时,被村民们用计骗入了一个巧妙的圈套,导致一批武器装备落入地下党之手。

六月的一天,当还乡团再次来到顺北村例行搜查时,他们发现村子里的氛围已经完全不同了。往日里见到他们就关门闭户的村民,这次却若无其事地在田间劳作。这种反常的平静让团丁们感到不安。事实上,这时的顺北村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地下防御系统。

就在还乡团搜查顺北村的同时,当地的地下党组织正在秘密筹划一次行动。通过前期的侦察,他们掌握了还乡团的武器储存点就在三阳镇的一处宅院内。七月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由赵希成带领的一支民兵小队,成功突袭了这个储存点。

这次行动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获取了还乡团的人员名单和活动记录。这些资料为后续清剿还乡团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这些记录,地下党组织逐步摸清了还乡团的组织结构和活动规律。

到了八月,随着解放军在华东战场的连续胜利,当地的革命形势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还乡团的势力范围被逐步压缩,许多团丁开始动摇。有的选择投诚革命,有的则悄悄逃离。张二狗眼看形势不妙,带着几个亲信逃往上海,留下的团丁们顿时群龙无首。

九月底,当地地下党组织发动了一次统一行动,对残余的还乡团势力进行了清剿。在这次行动中,村民们积极配合,提供情报,设置路障,协助包围。经过三天的战斗,三阳镇的还乡团被彻底瓦解,大部分团丁被俘,少数顽抗分子被当场击毙。

这次行动中缴获的档案显示,在还乡团活动的高峰期,他们在海门一带共有团丁近百人,装备了几十支步枪和一批手榴弹。然而,由于他们的暴行引起民愤,加上地下党组织的有效打击,这支队伍最终还是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解放战争胜利后,当地群众陆续找到了张二狗等还乡团骨干分子的下落。这些人后来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那些主动投诚、确实悔改的普通团丁,则得到了宽大处理。这段历史成为了当地革命斗争中的重要篇章,也见证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五、解放后的新生活

1949年5月,随着解放军占领海门,当地彻底获得解放。顺北村在这一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口曾经救过赵希成性命的水缸,如今仍然安静地立在徐志清家的院子里,成为了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在顺北村全面展开。过去在还乡团统治下不敢说话的农民,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通过土地改革,徐志清家分到了三亩水田和两亩旱地。龚元贵家也分得了合适的田地,他家的母鸡从过去的十几只发展到了五十多只,成了远近闻名的"鸡司令"。

1950年春天,村里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赵希成被推选为互助组组长。当年夏收时,互助组就展现出了集体生产的优势。原本需要三天才能收完的稻田,互助组仅用一天就完成了。这次经历让村民们真切体会到了组织起来的好处。

为了纪念那段艰苦的斗争岁月,村里在1951年建立了一个小型展览室。徐志清家的那口水缸被搬到了展览室,成为陈列品之一。当时参与革命斗争的村民们纷纷将自己收藏的物品捐了出来:有王家用来传递信息的旧算盘,李家晒场上用过的草帽,还有龚家老母鸡下的第一个救命鸡蛋的蛋壳。

1952年,村里建起了第一所小学。过去在还乡团统治时期,村里的孩子们只能躲在地窖里偷偷认字。现在,一座崭新的教室里,孩子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读书识字。徐志清的小儿子成了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他常常给同学们讲述父亲当年如何机智地保护革命同志的故事。

到了1953年,村里开始兴建水利设施。那些过去被还乡团霸占的水塘,如今都变成了集体灌溉的水源。村民们还在原来还乡团经常设卡的路口,修建了一座新桥,取名"团结桥",象征着村民们团结一致的精神永远传承。

1954年,顺北村被评为县级先进村。当年在地下斗争中形成的互帮互助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帮助困难户和军烈属干农活。徐志清和龚元贵两家更是始终保持着守望相助的传统,每逢农忙时节,两家人总是第一个互相帮衬。

1955年,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合作医疗站。这个医疗站的选址就在当年还乡团经常搜查的路口,过去经常有人在这里遭受迫害,如今却成了救死扶伤的地方。负责医疗站的是一位年轻的赤脚医生,他是当年被村民们救护过的地下党员的儿子。

到了1956年,顺北村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昔日互相掩护的院墙被拆除,形成了更大的院落。但是,那种患难与共的情谊却一直保持着。每到春节,全村人都会聚在一起,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老一辈的革命者会给年轻人讲述水缸藏人、鸡蛋救命的故事,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