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出众、看问题通透的孟达为何叛蜀降魏,成为反复无常的小人?

江樵品史呀 2024-12-05 17:47:28

228年,诸葛亮发动北伐前夕,孟达被司马懿所杀。

孟达的死多多少少有点奇怪。

他竟然同时争得吴蜀两国的救援。

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

但这两国军队都行进得十分缓慢。吴军远水难救近渴,而蜀军则行军缓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懿的行动异常果断,从出兵到斩杀孟达,总共就二十来天,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一快一慢,意味深长。

对于孟达的死因,人们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诸葛亮厌恶其不断反复,所以将孟达叛魏的消息泄露出去;有人认为是孟达在曹魏遭孤立,缺乏靠山的他沦为司马懿的经验包;也有人认为孟达与申氏兄弟交恶,所以惨遭申仪举报。

孟达一生履历极为丰富。刘备入蜀,他背弃刘璋投降刘备;拿下上庸后,他又叛蜀降魏;在诸葛亮北伐前,他又计划叛魏降蜀。

但若简单说孟达是贪图眼前利益,反复无常的小人吧,似乎也不太符合孟达的表现。

因为孟达思路十分清晰,看问题也特别通透。在其降魏后给刘封写了《在魏与刘封书》,在其中说:

私怨人情,不能不见,恐左右必有以间于汉中王矣......今足下在远,尚可假息一时。若大军遂进,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

也就是说孟达已经提前预言了刘封即将被人恶语中伤,甚至若不能降魏的话,生命都将受到威胁。

这个判断十分准确,以至于后来刘封兵败自裁前,都曾十分后悔: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既然孟达看问题如此通透,那为何还会如此反复无常,为何他不能看到自己所处的危局,从而作出正确的抉择?孟达的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

让人难以捉摸的孟达

在刘备入蜀前,益州主要有两股势力:东州派和益州派。

东州派是当初跟着刘焉入川的那批人,而益州派则是以益州本土豪强为主。在刘璋时代,两派相互之间争斗严重,社会经济的严重混乱,刘璋无法控制局面,从而导致了刘备入蜀。

东州派本就是外来户,所以对外来势力自然十分欢迎,他们便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其中就包括张松和法正。法正后来得到刘备重用,被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成为了刘备的心腹谋臣。

孟达也属于东州派,并且还是法正的同乡好友。

孟达的父亲孟佗家中富裕,通过散尽千金巴结了宦官张让,捞得凉州刺史的职位,成为威慑一方的实权人物。

孟达后来结识了一位咸阳老乡:法正。建安初年,孟达与法正一起到蜀地刘璋那求职,从此便在蜀地发展起来。211年刘备入蜀时,刘璋派去迎接刘备的使者就是孟达和法正。

虽然作为首批欢迎者,孟达却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

都是东州派,为何孟达和法正的区别这么大呢?

这其实和刘备的用人思路有关。刘备之前在徐州没有打压和削弱当地势力,导致后来当地势力联合吕布将刘备赶出了徐州。

在入蜀时,刘备对处置本土势力的问题极为小心,通过反复试探调整,最后形成了依靠元老派和荆州派,信任和团结东州派,限制性使用益州派的基本思路。

孟达应该属于被信任的那类人,但为何他会遭到排挤呢?

我们可以了解下孟达的另一位好友,彭羕。

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因遭人诽谤,而受到刘璋处罚,被贬为了奴隶。刘备入蜀时,彭羕通过庞统投靠了刘备,并获得刘备赏识,被任命为治中从事。

但之后他却暴露嚣张自矜的本性,被诸葛亮所厌恶。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称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觉得这人不靠谱,于是将其贬为江阳太守。彭羕心生不满,与马超见面时,煽动马超叛乱“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听后大惊,告发彭羕,彭羕于是被收监下狱最后被处死。

从彭羕的言行来看,可知他一开始就不服刘备。这样的人,能力越大越容易坏事。所以他后来被刘备所杀,完全是自己作死。

通过比较,可知孟达肯定是在刘备面前表现不佳。且孟达还有自己的部属军队,这让刘备不得不心生顾忌。

当然还可能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因为孟达和法正是同乡好友,都属于东州派,刘备担心他们实力过强之后会抱团,造成东州派尾大不掉。刘璋时代,东州派不就拥兵自重不听节制吗?

所以刘备没让孟达随军参加入川的益州之战,没给孟达任何获取军功的机会,而是让其在一边坐冷板凳:

并领其众,留屯江陵。

刘备平定蜀地后,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

这样孟达实际上在关羽的管辖范围之后,受到其监视。

刘备入川

其实和孙坚孙策对江东大族的铁血政策相比,刘备对益州本土势力的排挤也属于常规操作。

比如黄权也曾饱受刘备的排挤,但随后刘备也渐渐开始重视其作用。若孟达是真心归顺,那么刘备早早晚晚也会重用他。

这不,孟达老老实实在荆州呆了几年后,刘备给了其一个机会:进攻上庸。

刘备命令孟达从秭归北向房陵进攻,进而拿下上庸三郡。上庸三郡位置险要,环山绕水的高山谷地易守难攻,其靠近子午谷谷口,而后者直接通往关中。同时上庸和汉中、襄樊之间由汉水连接起来,若打通汉中-上庸-襄樊的汉水航道,就能将汉水变为蜀国内河,为全面北伐创造有利态势。

其实孟达还是有两把刷子,他很快就拿下了上庸三郡中的房陵。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

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

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手下的士兵给杀了。

房陵的战斗算不得有多激烈,有必要把蒯祺给杀了吗?显然没必要。因为要想迅速在上庸三郡站稳脚跟,就必须依赖当地的官僚系统。你上去就直接干掉当地一把手,这算什么事呢?

此外,蒯祺还有另一个特殊身份:他是诸葛亮的大姐夫。诸葛亮和他大姐感情深厚,若蒯祺投降蜀汉,那么凭着这层亲缘关系,上庸三郡基本上就稳了。

所以蒯祺应该是个重点保护的VIP。

那有没有误杀的可能呢?可能性有,但非常小。在三国时,军队的主帅伞盖总是异常华丽。关羽就是靠找伞盖杀了颜良,“(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并且孟达在荆州呆了多年,不可能对蒯祺及上庸的情况一无所知。

蒯祺得重点保护,人家还用伞盖特别标注,就这样还被孟达的士兵杀了,是不是就有点故意的味道了?

其实孟达是有自己的部曲军队的,然后在这么一个远离益州且易守难攻的要地,杀了房陵太守然后吞并其部属,是不是就有可能称霸一方了?

也就是说,在杀蒯祺的那一刻,孟达几乎就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

刘备没想到竟然发生这种事。如果让孟达这样打下去,上庸三郡就会变成他的私人王国了。所以得赶紧想办法补救。

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刘备紧急令刘封率兵前往上庸,剥夺了孟达的指挥权,让刘封统一指挥。

刘封到上庸后,申耽、申仪兄弟便投降了。

刘封选择保留申氏兄弟的势力。刘封作为空降兵实力十分有限,申氏兄弟恰好可以当作制约孟达的重要力量。

后来孟达降魏,但申氏兄弟没有跟着走,说明刘封的策略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上庸形势图

孟达扩张的速度,已经远超刘封的想象。

司马懿在杀了孟达后,为了有效控制上庸,将所有孟达的部署迁了出去:

徙孟达七千余家于幽州。

这七千余家按照平均每家四口人来算,应该在三万人左右。

而此前孟达降魏时,手下有四千家部曲,万余人。也就是说在七年之间,孟达手下部属人数增长了一倍左右。

面对强大的势力,刘封只能打个平手。

要理解这个形势其实很简单:如果刘封加申氏兄弟的兵力更多,那么孟达就会受到制约,不敢乱来;如果刘封加申氏兄弟的兵力比不上孟达,那么孟达很早就会翻脸叛蜀。

怎么打破这个局面,确立刘封的优势呢?

刘备尝试帮过刘封一把,在整个战役结束后,封赏了所有相关的人,唯独不封赏孟达。

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

但封赏上的忽视,一时还难以伤及孟达真正的实力,反倒让孟达生出抵触心理。

襄樊之战关羽求援时,孟达选择拒绝。既然他早就有了割据一方的想法,那又何必为了刘备阵营而损耗兵力呢?

孟达不出兵,对刘封来说就很麻烦。刘封独自派兵,派少了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有救援不力的责任。若刘封派出大量援军,则上庸就会兵力空虚,万一孟达将上庸献给曹魏可就麻烦了。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进退两难的局面,给刘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很快关羽因为得不到救援而败亡,刘封孟达因为没有及时救援而被刘备所恨。刘备肯定会降罪的。

刘封肯定极为愤恨:要是孟达能够老实点,自己也不至于发不出援兵。

他想发泄下愤怒,但又缺乏干掉孟达的实力。于是便选择抢孟达的仪仗队伍,让孟达颜面扫地。

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

但孟达是什么人?他是老油条啊,怎么会因为面子的问题而苦恼呢?

孟达正想着怎么才能躲过刘备的责罚呢。刘封这么做,反倒给了孟达一个绝佳的借口:

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220年,孟达干脆以遭受刘封打压为借口,直接叛蜀降魏了。

上庸三郡本就防守脆弱,孟达一走,当地防务便岌岌可危。

曹丕即帝位后,派遣征南将军夏侯尚督领徐晃、孟达等诸军袭取东三郡,刘封基本上没有招架之力,很快就败走。

救援关羽不力、丢失了上庸三郡,这个天大的罪名谁也无法洗脱,如果处置不当将导致蜀汉难以服众、根基动摇。

诸葛亮再三向刘备强调,刘封过于刚猛,担心刘备之后的君主难以御制,力劝刘备断绝后患。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于是刘封被赐死。

可见孟达的思路其实一直都很明确。他之所以快速将手下部属规模扩充了一倍,就是为了割据上庸而做准备。所以刘备的打压他不放在心上,关羽求救他也不管不顾。就在刘备准备拿他当替罪羊的关键时刻,孟达终于抓住机会叛蜀,实现了自己割据一方的梦想。

刘封被孟达逼死

孟达并不孤单。在刘备去世前后,一些追求“蜀人治蜀”的益州人士就开始煽风点火。

比如益州豪强黄元、朱褒便选择在孟达叛蜀后第三年起兵作乱。

只可惜他们有点生不逢时。诸葛亮辅政后,局面很快得到控制。

而叛逃的孟达也仅享受了5、6年的红利期。

虽然孟达协助魏军拿下上庸立了大功,并因此得到曹丕的青睐。

但这种好感只是一时的。要知道,在孟达叛蜀降魏的第二年即222年,曹丕便摆平了赫赫有名的青州兵,夺去了青州兵首领臧霸的统兵权,从此青州割据势力不复存在。

除掉了青州割据势力,下一个便是孟达、申氏兄弟的上庸割据势力。

曹丕死后,孟达失去曹丕的庇护,而之前和其关系不错的尚书令桓阶、夏侯尚等人也已去世,孟达在魏国朝堂已再无支持者。特别是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魏吴边境日趋稳定,孟达的割据势力就失去了存在价值。野心勃勃的司马懿便想到讨伐他用以树立威望。

如果孟达聪明一点,学习臧霸的榜样,乖乖交出手下军队,或许他的下场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孟达就是一个谁也不服的人。他一心想保住自己的势力。

出于自保的考虑,孟达又开始与蜀汉热络起来。这正是诸葛亮打算发起第一次北伐的前夕。

诸葛亮打算利用孟达这个在上庸三郡的棋子,为其北伐创造良好的条件。

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

但诸葛亮并未想要真正招降孟达。

除了孟达反复无常不可信任外,形势也不允许。当时诸葛亮好不容易想办法将李严的军队调出江州,而一旦同为原东州派的孟达重新降蜀,两股势力合流将很难对付。

有人说诸葛亮是因为姐夫被孟达所杀,或者是因为考虑其反复无常,便选择泄露了孟达叛魏信息,致使其被司马懿所杀。

考虑下当时的局势,诸葛亮就不可能让孟达归降。出于消耗敌人的考虑,诸葛亮诱杀孟达便成为必然会发生的事。

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

这两条理由中,应该“虑其为患”才是重点。

所以诸葛亮想一方面利用李严来诱降孟达,造成孟达叛魏降蜀的既成事实;另一方面则派遣蜀国大臣郭模投降魏国,将孟达想投降的事捅出去。

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

228年,在郭模告密后,司马懿决定出兵讨伐孟达。

孟达果然是一个左右逢源的高手,他得到了吴国和蜀国两方面的救援。“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吴军远水难救近渴,而蜀军则行军缓慢。

《费诗传》曰:司马懿讨孟达,“亮亦以达无诚款之心,故不救助也”。

大家一起吃瓜看孟达被斩杀,这就对了。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率军自宛倍道兼行千二百里,八日到上庸城下,擒斩了孟达。

司马懿千里奔袭斩孟达

从本质上来看,孟达或许并非反复无常、鼠目寸光的小人。他只是想割据一方而已。

只是他的实力支撑不起他的理想。

可孟达却始终想逆势而为大干一把。若他身处汉末乱局中,或许能够凭自己的实力成为一方诸侯。

只是红利期早已过去。三国鼎立,怎能允许其他割据势力的存在?

但因为受一些益州派“蜀人治蜀”理念的怂恿,加上自己的那一点点小野心,孟达终于迈出了令人迷惑的一步。

孟达之后的结局也算是求仁得仁,他终成为了魏蜀清除地方割据过程中一个小插曲。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