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军火巨头,竞争输给一些小公司?只因存在一套非美国工业体系

陶式防务讲世界 2024-08-12 18:48:39

众所周知,洛克希德·马丁、波音、BAE系统等西方大型军火公司长期占据垄断地位,而且有能力操纵欧美政坛风向,甚至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得到巨额利润。

但是,当乌克兰战火被点燃后,西方军火巨头却发现费力谋划的“巨额利润”,竟然经常被一些小公司摘了桃子。这个现象,完全颠覆了西方资本的预期。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提出了这个奇怪现象,文章指出洛克希德·马丁或BAE系统等大型军事公司已经开始严重担心来自小型初创公司的竞争,这种竞争造成了这些军火巨头“数以十亿美元”的订单缺失。

其中无人机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各种无人机尤其是小型商用无人机凸显了巨大的军事价值,而且战场上还发明了许多应用方法,极大拓展了小型无人机的用途,也因此产生了数十万架小型无人机的需求。然而,这些订单需求都被一些初创公司抢走,几乎没有西方军火巨头的份儿,尤其是长期垄断飞机制造的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BAE系统公司,完全拿不出有竞争力的小型无人机产品。

据了解,针对乌克兰当局提出的大量FPV无人机订单,不仅欧洲的一些小公司积极响应,乌克兰国内也有一些小作坊式公司纷纷拿出了“车库组装的FPV无人机”。几个人,几副螺丝刀和焊枪,就能攒出大量的FPV无人机,而且真能满足乌克兰军队的需要。

成千上万的“车库组装”FPV无人机,给乌克兰战局造成了翻天覆地的改变,“500美元的无人机击败500万美元的M1坦克”在俄乌战争已经不是新鲜事,包括传统的坦克、装甲车、火炮、轰炸机的作战模式都受到深刻影响。不仅如此,FPV无人机由于价格低廉、灵活性和打击精度极高,战场效率甚至超过传统的反坦克导弹。以至于,当前俄乌双方几乎都将FPV无人机当作最主要的反坦克手段,诸如“陶”、“短号”、“标枪”、NLOW等等反坦克导弹都使用得越来越少。

不仅是无人机,还有一些民用车也成为了乌克兰战场的新宠,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民用全地形车等等,由于越野性能好,再加上隐蔽性优势,在战场上逐渐开始替代装甲车,成为参战双方步兵的主力交通工具,甚至一线部队出现了“淘汰装甲车,组建轮式骑兵”的呼声。然而,这些民用车辆也都来自一些小公司,本来都是西方军火巨头看不上眼的低端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大型军火公司不仅抢不到FPV无人机的巨大市场,就连传统武器的市场都开始遭到无人机、电动车等廉价产品的挤压,价格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导弹、坦克、战斗机和大型无人机,市场竞争力在这些小公司快速推出的新产品面前都显得软弱无力。

西方军火巨头,为什么竞争不过一些小公司呢?《金融时报》提出了两个原因:首先,军事领域创新总是瞬间的,是对此时、此地等特殊要求的反应;其次,所有这些发明几乎都是已存在技术的组合,最好是易于获得的,没有太多事情需要完全从头开始完成。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小公司反而更能够响应乌克兰战场出现的新需求,甚至这些“乌克兰需求”专门催生了一些初创型公司。相反,大型军火公司的武器项目研发过程动辄就是几年时间,令人头疼的“大公司病”也拖慢了产品的快速研发和改进,完全跟不上战场的新变化。

笔者认为,从西方军火巨头的角度看,任何战争的打法,最好都是按照他们提前十几年、几十年预想到的那些模式。这样,西方军火巨头就能提前规划开发项目和生产线,稳稳地收割高额利润。不仅如此,一种武器最好能够卖上几十年,不需要花费太多额外的研制成本,最好卖价还越来越贵,还能从全世界的武器用户源源不断收获升级和维修的费用。

M1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战车、F-16战斗机、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等等,哪一个不是如此?这些几十年前开发的武器,偏偏还都是当前美国极力向乌克兰推销的“先进武器”。

《金融时报》还强调了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商用无人机根本不是“厨房造出来”的手工业品,而是依托于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摄像头、锂离子电池等等,都是这个工业体系提供的,最终由一些小型公司甚至作坊组装而成。

但是英媒却没有深入探讨更多内容,需要笔者在这里补充分析:这个强大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才是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击败西方军火巨头的关键原因。但是,这个所谓的“强大工业体系”,真的是产业空心化的美国提供的吗?真相不言而喻。

西方军火巨头的竞争力困境,就在于这些军火巨头的武器生产,依托于美国和欧洲的工业体系,这套体系早已经腐朽不堪,花费几倍的成本却造不出足够的155毫米炮弹,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而那些小型初创公司(哪怕是乌克兰的小作坊)依托的却是另一套非美国的工业体系,这些细节却是《金融时报》不敢进一步深入的内容了。(作者:陶慕剑)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