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专家们图名图利的戏法而已

亦丝程 2024-04-25 21:56:46

大纲版教材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无非就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改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外乎两个:首先它要等同于语文教学的目的,其次它要在学制不变的情况下,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方面,同现行的课程体制、教材体制、教学方法等相比,有一定或明显地优势。

语文教改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特点,教改才是真实的,才是科学的,才是有效的。但是,看看我们近几十年来的语文教改,符合上述两个特点吗?答案是否定的。对此,我们不妨从近几十年来高中语文教材的变化上做一分析。我们的分析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高中语文教材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2003年可称之为大纲本时期,2003年秋季到2020年可称之为课标本时期,2020年秋季到现在可称之为新课标本时期。

1978年至2003年的高中语文教材之所以称为大纲本,因为这25年间的高中语文课本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编写的。这25年间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目的用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的话说,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语文课本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这种“目的观”的指导下,这25年间语文课本的基本的编排体系是单元化。比如1996年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是这样的:

1.整本教材分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一般安排6个单元;第二部分是写作口语交际,一般安排5个单元。

2.阅读部分6个单元的安排基本上是按文体编排的。比如拿第一册教材来说,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第二单元是散文单元,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是议论文阅读单元,所不同的是第三单元是演讲稿,第四单元是序言;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文言文阅读单元,不同点是第五单元是叙述性的文言文,第六单元是议论性的文言文。

3.写作口语交际单元按写作技巧编排,每册一般安排5个单元。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安排的5个写作口语交际单元是:第一单元感受与思考,第二单元想象与联想,第三单元再现与表现,第四单元个性与创新,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4.对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积累运用、语文实践活动等大纲版教材灵活穿插在每个单元的后边,供师生学习。

新课标版教材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在这个《标准》的指导下,编辑了新的教材,新教材于2003年秋季开学,在首批参加实验的省区的高中一年级开始使用。为区别于大纲版教材,以及后边我们将要说到的新课标版教材,我们把这个教材称之为“课标版教材”。“课标版教材”在体系上的基本特点是:

1.教材分必修和选修。

2.必修教材5本,每本教材主由4部分构成: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积累运用、名著导读。

3.选修教材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编若干本教材,供各学校自行选用。

课标版教材一直使用到2021年。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对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于2018年1月颁布,与此同时,配合这个新修订的课标的新教材也与2018年秋季开始在部分参加实验的省区开始使用。2020年教育部对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再次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课标于2020年5月正式颁布,与此相配套的教材于2021年秋季正式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课标版教材”。“新课标版教材”的体系特点是:

1.教材分三个系列: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选修教材。

2.必修教材两本,分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教材3本:分上中下三册。

3.不论是必修教材,还是所谓的选择性必修教材,均将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三个任务——阅读、写作、积累——整合在一起,均按单元编排。不同于大纲版和课标版的是,新课标版教材只是多了个“整本书阅读”单元而已。

课标版教材

从上边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间我国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的分析上来看,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换汤不换药。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语文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阅读、写作、积累。阅读包括读单篇的文章和读整本书,这是语文阅读固已有之的含义;写作就中小学生而言,自然以单篇文章为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包括积累字词句、积累阅读经验、积累写作经验等等。学生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主要有三个:提高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依据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语文学习的目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间我国编辑的三套语文教材,我们可以这样说,大纲版教材有缺陷,但便于教学,简单实用;课标版教材对大纲版教材的缺陷弥补很好,表面看,似乎很不错,但只要你使用过,你就会发现,其总体设计同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不匹配,不合辙,教材显然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至于新课标版教材,不仅没有继承前两套教材的优点,而且在前两套教材客观存在的缺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拿新课标版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其分为三个系列: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表面看,似乎划分得很仔细,但实际上,你只要看看教材,根本就没有什么新东西,纯粹是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把自己关在“学术象牙塔”里在玩弄名词术语而已,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毫无半点助益。

不仅如此,这样的教材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单元是劳民伤财却又很难落实到位的,基本上是一个中看却不中用的纸糊的花瓶而已。拿必修教材上来看,第五单元是整本书阅读单元,课本指定的整本书是《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一本力作,指导学生读这样的书,当然益处多多,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问题很多:①书上哪里去找?教师层面还好解决,可学生呢?难不成让每个学生都买一本?②课如何来上?上多久?效果如何保证?③最关键的是师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既然站在这个岗位上,可以牺牲一点自己的兴趣去服从教材的安排,那么,学生呢?难道学生都喜欢读?倘若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读,那么,请问,教学质量从哪里来?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换了三茬,可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上看,三茬教材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不仅如此,而且越换越离谱,越换越繁琐,越换离教学实际越远,越换越让教师学生难以操作。不过,要说新教材一点新东西也没有,也不客观。那么,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呢?在笔者看来,除了弄了些炫人耳目的名词术语外,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新的东西了。

新教材不新,那么,专家教授为什么还要煞费苦心地去摆弄呢?我想,除了“名利”二字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任何东西了。这一点,各位只要想想近年来泛滥的“毒教材”,当不难理解,这里,出于种种原因,笔者不便再继续说下去了。也好,就此打住,同时期盼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课标版教材

27 阅读:3082
评论列表
  • 2024-04-27 16:10

    这个标题写尽了今天的文化现状与本质!

  • 2024-05-02 11:31

    大语文就是那帮人卖书谋利的噱头,现在钱挣差不多了,要改方向了。

  • 2024-04-27 09:53

    小编,你说到点子上了,顶你

  • 2024-05-04 21:52

    应该把中央二台播放的巜国之重器》巜大国制造》编进语文课本。而不是去背文言文。

    亦明 回复:
    文言文是文化传承,丢不的
    罗蓥月 回复:
    文言文还是要背的,语文不止是工具性,还有文学性的要求。
  • 2024-04-30 20:28

    害多少无辜的一线的语文老师和学生呀

  • 尘缘 10
    2024-05-07 16:39

    太对了,害了多少孩子,教育观念都变坏了

  • 2024-05-17 19:03

    害苦了孩子们

  • 2024-06-14 22:16

    上一年的钱还欠着呢

  • 2024-05-08 23:44

    因为全社会失德,所以人人只为钱奋斗!

  • 2024-05-12 15:08

    资本绑架下的教育,为名为利而已。

    用户79xxx88 回复:
    又把锅甩给资本了。可见你自己也够小人。
  • 2024-05-18 15:16

    中学课改最能最爱折腾的学科

  • 2024-04-29 23:50

    用的是文心一言

  • 2024-05-08 01:48

    教材成了产品目录加广告

  • 2024-06-14 14:25

    语文的学习自主性很强,也就是说靠学生自己努力更靠谱。到处都是书,只要有兴趣,现在害怕没书看吗。所以培养兴趣很重要。

  • 2024-05-07 12:27

    其实教材不用改。课程名字改了就可以。改成古今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24-06-07 20:26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