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Animalia Bio,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会“走路”的鱼你肯定是看过类似这样的新闻的:两广地区的某处出现了会走路的鱼!真的就是在陆地上爬行的那种,鉴于鱼类肚皮贴地的身体构造,说是“走路”似乎也不算夸大。而且它们似乎不是像弹涂鱼那样,必须在完全湿润的环境才能爬几步,而是可以在几乎完全干燥的地方移动不短的时间。
毕竟现在网上的信息真假参半,很多人都对“走路”的鱼,这种反常识的事情表示强烈的怀疑。但我必须肯定说,这事情是真的!不过这种鱼当然不是就能完全在陆地生活,在陆地爬行只是它们的一种手段。
这种鱼就是鲈形目攀鲈科攀鲈属的物种——攀鲈(Anabas testudineus),在民间的俗称还有过山鲫、龟壳攀鲈、攀木鱼等等,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鱼,其广泛地分布于亚洲,是亚洲的特有物种。在我国的香港、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澳门、海南岛及云南都有分布,尤其在两广地区算是常见物种。
据说攀鲈的味道特别好,几乎是没有河鱼的腥味,而且肉质细嫩。据说它们的肉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及烟酸等微量元素,对眼睛和心血管健康都很有帮助。这使得它成为了重要的食用鱼!
虽然是常见的鱼,但是它在陆地行动的能力似乎并不那么为人所知。不过我敢确定养殖攀鲈的人肯定是知道的,甚至深受其害,这个后面再说。
有趣的发现史攀鲈的发现史充斥着质疑和反常识。
在很久很久以前,印度就一直有一种鱼可以在陆地活动的传说。这个传说流传了好多年后,在9世纪末,有一个叫索利曼(Soliman)的阿拉伯旅行者跟朋友就慕名来到了印度企图寻找这种鱼。他们虽然没有找到,但从当地民众那边听到了许多的信息。当地民众表示,这种鱼从水里跳出来,爬到一种印度棕榈树上吸食树上的果汁,这种果汁还是有酒精成分的,然后喝饱就回去。
索利曼将这则信息带回国后,这个事情就这么传播得更广了。
18世纪,有一位名叫约翰(John)的传教士来到印度,他本来是想要传教的,但却意外得到几条传说中会上树的鱼!他赶紧带回国送给了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并表示,这种鱼在印度叫“爬树鱼”(Baumklettere),它们的鱼鳞片和鱼鳍都很锋利,可以辅助它们爬树。
这个消息在当时被很多人当成笑话,因为实在太反常识了!这其中就有丹麦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他曾公开嘲笑过约翰,说他的发现纯粹是博人眼球的臆想。然而他很快就被打脸了。
1791年,这个达尔多尔夫在特兰奎巴(丹麦当时在印度的殖民地)探险的时候,还真在棕榈树上看到了一只鱼!而且是活的!他火速记录下来,并将鱼制成标本,然后去询问当地的民众,民众表示这种鱼就是会爬树!达尔多尔夫蹲守了好几天,终于在一次下雨后,发现一只“爬树鱼”从水塘中堂而皇之地就这么爬了出来,然后用张开的鳃盖和肛鳍上的刺支撑着自己,靠摆动尾巴的方式移动。虽然没看到它上树,但“爬树鱼”能在陆地活动是毋庸置疑的了。
他的发现引发了西方社会的轰动。达尔多尔夫是敢作敢当的,他回去后当面向约翰传教士道歉,并一起讨论了“爬树鱼”。
虽然达尔多尔夫是第一个对攀鲈进行研究的欧洲人,但在1792年,这种鱼就被德国动物学家布洛克命名为“testudineus”,意思是它身上有像龟壳一样的鳞甲。达尔多尔夫觉得这个命名挺合理的,于是就沿用了。后来1816年博物学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补充将“爬树鱼”加入了“Anabas”科目,至此攀鲈(Anabas testudineus)的名字就这么被确定了。
第一次完整记录攀鲈成功地离水迁移的材料是1876)英国动物学家朗西斯·戴博士出版的书籍《印度的鱼类 》,在该书中,他清楚地看到一只攀鲈被人抓到岸上后,它穿过沙土,穿过水泥路面,穿过花园,然后进入了水池。整个过程持续了30分钟,路程大概100米。虽然速度很慢的样子,但考虑到它才巴掌那么大,而且是鱼,那就很夸张了。
1972年,印度的鱼类专家B.K Das撰写的研究报告对攀鲈能上树的说法进行了辟谣,实际上它们的攀爬能力并没有夸张到能爬树,它们偶尔被发现在树上,是因为它们在陆地上移动的时候,会被鸟类捕捉,然后鸟就把鱼放到了树上。
它们为什么要爬上陆地?攀鲈的生存策略就是“主动争取”。
它们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摄食量巨大,虽然体长差不多就12厘米,但在这样的体型之下,它们根本没有对手;如果遇到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的情况,其他的鱼类只能干坐着等死,但攀鲈不会!它们此时就会直接爬上岸,寻找附近干净可生存的其他水域。
想要实现主动搬家,当然需要很多黑科技。
首先,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鳃的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称鳃上器或迷路器,可以直接呼吸空气;它们的鳃片由鳃丝排列组成,每根鳃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细小的鳃小片,这些鳃片对寻常鱼类来说是用来摄取水中所溶解的氧,而对攀鲈来说,这些鳃片还能存水,让它们离水较长时间而不会因为缺水而死。
其次,攀鲈的体表有硬而厚的栉鳞,这也是它们外号是“龟壳鲈”的原因,同时这些鳞片也保护它们在陆地移动的时候不受伤害;它的鳃盖缘有很坚硬的锯齿,背鳍及臀鳍都有锋利坚固的硬棘。通过扭动身体,摆动胸鳍和鳃盖的方式,它们就可以在陆地上移动。
最后是它们的视觉系统也很夸张。一般的鱼类为了适应水中折射的光线,视觉系统都特化了的,只能在水中使用。但攀鲈却可以适应空气折射光线的视觉,这对大部分鱼类来说,真的是黑科技。
因为对水系污染的高敏感度和明显反应,攀鲈的存活密度可以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可作指标物种。
攀鲈的危害听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物种,但攀鲈对淡水养殖业来说却是危害物种。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它们能主动迁移到其他的水域。本来是分开饲养的,但是如果攀鲈觉得吃得不够好,它完全有可能自己爬到别的水域去吃其他的渔业经济品种,这就会导致减产;另外如果攀鲈本身携带疾病或者它爬到了发病的鱼池中然后又爬到其他的鱼池,就可能传播疾病。
而攀鲈是可能藏在养殖户从自然环境中挖过来的河沙和泥土中的,它们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进养殖业鱼池中,然后偷偷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