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哥九十岁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3-02 16:55:21

作者:陈维达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人物介绍

陈维明:1934年生于江苏;195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参赞、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事。

写在前面的话

哥哥陈维明,生于1934年,属狗。早年听母亲讲,哥哥小时候就聪颖好学。夏天别人家的孩子在我家门前水塘里游泳嬉戏,他却搬个小板凳在塘前树下看书写字,汗流浃背也不停息。

10多岁他就外出求学,历尽艰辛,不满18岁进入中国驻瑞典使馆工作,历任学员、随员、三秘、二秘、一秘、西欧司参赞、中国驻英国使馆参赞、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事等职。

在瑞典使馆工作期间,他参与的一次不寻常的外交活动,突破了当年的外交禁令,从而促成中国与加拿大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界的佳话,并被收录进《新中国外交50年》一书。哥哥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年9月16日是哥哥90岁生日。遵照老理儿,给老人庆生日过虚不过实。在北京的家人几个月前就商量,准备给哥哥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陈维明老先生

陈维明老先生与家人合影留念

是日,在京的家人悉数到场,准备了蛋糕、寿桃馒头、家宴和长寿面。我还胡诌了两句诗助兴:“寿高比南山,快乐似神仙。”哥哥虽寿高九十,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不失外交官风度。

哥哥17岁起就在祖国的外交战线上工作,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他先后在中国驻瑞典使馆工作17年,有幸在中国驻瑞典首任将军大使耿飚领导下工作多年,受益匪浅。他的青年时期在瑞典度过,与瑞典政要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进入哥哥家的门厅迎面是一幅油画。此画描绘的是寒冬刚过的北欧,春天正悄悄地到来。大地的一切刚刚开始复苏,湖水早已解冻呈现出镜子般的光亮。岸边褐黄色的土地上,绿色的小草破土而出,点点白花将单调的土地点缀得甚有诗意。中间一棵笔直的白桦树,还未长出嫩芽,孤零零地站在土地上。北欧的春天被刻画得十分生动。这幅画的作者叫欧根,瑞典风景画家、收藏家,是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最小的儿子。

哥哥50年代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瑞典国家博物馆。画中美丽的北欧风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哥哥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瑞典度过,他深深地喜欢这片土地,这幅画作与他对这片土地的爱产生共鸣,时常萦绕心头。

多年后哥哥退休客居上海,在一套《世界风景名画鉴赏》的书中又看到这幅画,喜出望外,遂请一位知名画家临摹了这幅名画,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哥哥家中珍藏着一枚金色徽章,这是一枚瑞典皇家特有的徽章。胸章上有“c,g,s”三个字母,意即古斯塔夫,是瑞典国王的姓。

1981年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访华,哥哥的老朋友——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陪同,哥哥作为中方代表负责接待。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左)先生与陈维明(右)在中国。

马悦然先生是瑞典资深汉学家,他翻译出版了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后入选由18人组成的瑞典文学院,这也是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决策机构。哥哥在瑞典工作期间,与马悦然先生夫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国王访问结束时亲手送给哥哥这枚王室徽章。

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是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地理狭长,很多地方在北极圈内,每年夏季都有几个月是持续的白昼。听哥哥说,睡觉要拉上厚厚的窗帘,屋里黑了,但是窗外的鸟叫不停,令人难以入睡。瑞典更是一个美丽的国度,鸟语花香,清晨小松鼠在院内跳来跳去,可爱极了。瑞典盛产水晶,水晶被选为瑞典的国石。

陈维明老先生收藏的瑞典水晶制品

每年6月末的周六是瑞典的仲夏节。哥哥收藏的一个挂盘上描绘的就是仲夏节的景况。这一天,人们会围在花架周围载歌载舞,庆祝夏季的到来。

达拉那省位于瑞典的北部,人们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那儿有大量的牛羊、驯鹿。冬季到来是一年的农闲时期,勤劳的农人们手工雕刻木马,作为手工艺品卖给游人,渐渐地这小小的木马成了瑞典标志性的旅游纪念品。

哥哥退休后曾一度客居上海,寓所位于上海市郊,他几乎每天都要坐班车去城里的宜家家居(IKEA)。宜家家居是瑞典商人开办的商城,那儿有瑞典的美食和各种食品、用品。哥哥在瑞典工作生活17年,青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儿度过的,对瑞典的眷恋之情从未停歇。

一次,偶然发现宜家有木马出售,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只带回家。这两只木马一只来自瑞典,一只来自上海的宜家。两只木马相同的“出生地”,在不同的时空于中国的上海相聚,想想也挺有意思。

1987年,丹麦王太后英格丽来华访问。王太后是丹麦女王的母亲、瑞典国王的姑妈。哥哥作为外交部西欧司的领导,带队陪同王太后去外地参观访问,傅莹作为英文翻译同往。

访问结束,王太后送给哥哥一帧她亲自签名的照片,表示对他们工作的高度赞赏。

陈维明(右)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69年,是一位瑞典记者抢拍下的。这是哥哥在瑞典参加的一次普通的外事活动,但是事情的发展注定了这次活动并不寻常。

1969年1月,哥哥去参加挪威驻瑞典使馆的招待会。加拿大使馆参赞埃德蒙斯笑眯眯地向他走来,当时的外交纪律有不能与未建交的西方外交人员接触的规定。哥哥向对方礼貌地点了下头,准备转身离开,但是退路已被堵住。哥哥只好同他客套地讲了几句。他表示很愿意同哥哥保持联系,并欢迎哥哥去他们那儿做客。

没过几日,埃德蒙斯打来电话邀请哥哥去他的家里吃饭。哥哥马上发电报请示国内,直到一周后,到了对方邀请的当日下午才收到国内的加急电报,同意应邀,此时离约定晚宴时间只有3个小时了。

经过多次接触,后来中加建交正式会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进行。1970年10月10日,中加双方签署了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

哥哥这次不寻常的外事活动,突破了当年的外交禁令,奠定了与加拿大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基础,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后,几十个西方国家根据同一模式承认与中国建交。这段外交佳话被收录到《新中国外交50年》一书。

缘于这次和以后的接触,哥哥与埃德蒙斯成为挚友。埃德蒙斯的父亲曾是加拿大教会派到中国办教育的神职人员,担任四川自贡市一中学校长多年。埃德蒙斯13岁时才回到加拿大接受教育,他对中国、对四川很有感情。

陈维明(右)

在哥哥退休后的2001年,应埃德蒙斯邀请,与嫂子一同去加拿大旅行。他特地安排了一次晚宴,参加者有90高龄的当年中加建交谈判时的加拿大外长夏普,还有80多岁的加拿大第三任驻华大使孟习斯。

埃德蒙斯(左)与陈维明(右)合影

2008年,埃德蒙斯来华旅行,哥哥陪同他探访四川他童年时代的故乡,一路感慨。

愿他们友谊长青!寿比南山!

【作者:陈维达

编辑:外交官说事儿 贾贾】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