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斌:我为家乡画肖像

凉州文化 2024-06-17 11:37:18



我为家乡画肖像

文/赵会斌

看到文友一篇怀旧的文章,触动了我沉寂已久的心房,装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像涌出山涧的清泉潺潺流淌。

地处武威城北偏东约十七公里的地方是我的家乡——下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奏响,南方经济特区提前进入市场,我的家乡还走在计划往市场转变的路上,人们的思想也像春蚕脱茧一样由封闭走向开放。想画一幅家乡的肖像,回味一段旧时光!

八十年代初期,还没有乡政府的说法,乡政府还是公社的称呼,随着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登上历史舞台,公社也开始陆续被后来的乡或镇代替,下双公社是下双乡的前身。经查证,下双公社是从一九八三年七月由下双公社改为下双乡的。

下双乡政府坐落在下双街道的西面,与当时的下双大队第七生产队的村庄相依。依稀记得那时的乡政府大门是木制结构,院子地坪尚未硬化,是原始的土地皮,院内有几棵柏树挺拔的屹立在属于它的位置,几间房屋、一座礼堂是乡政府的全部建筑。在礼堂外的窗根下,疯长着一丛花,我不知道这种花的学名叫啥,唯独知道人们称之为“黑花”,叶子硕大,花朵很艳,白色的、红色的花朵向阳开放,仿佛预示着下双乡人民正以蓬勃向上的追求精神往前赶!

下双乡政府门前,一条“马路”(当时的叫法)横跨东西,向东延伸到河水村一队地界,九十度拐弯后,经过白搭河上的涨泗大桥至蓄水村后,伸入大柳镇的方向,向西与民武公路相交。这条“马路”早期是土路,后来在原武威市政府的支持下,下拨经费资金进行施工,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后才得以建成柏油路。曾记得修建路时,一辆辆大拖拉机拉来一车又一车的大石料垫在路下作为路基,每家农户按人头提供碎石料铺在上面。我家七口人,算是人口较多的家庭,提供的碎石料自然比别人家多。爸妈带着我们兄弟几个,拉着架子车,拿着筛子,到南沙窝里从沙子中筛取碎石料。头顶炎炎烈日,冒着风沙走石,花了几天的工夫,终于将摊派的碎石料数量储备够,才得以交差。现在想想,那时候尽管苦点累点,但是人们的干劲十足。确实如此,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上下联动,群策群力,竟然也把一条公路修了起来。还得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下双乡政府东面隔条村级道路,依次是下双中学、下双大庙和粮管所,大庙和粮管所前面是庙园,一座戏台坐落在庙园北面。有几年正月,下双村(那时叫下双大队)都会排练民间文艺节目,我爸爸算是排练节目的导演。爸爸和村干部们经过仔细摸排,从各生产队挑选出能够扮演各类角色的演员,经过一个腊月的排练,正月期间,一场场精彩的秦腔折子戏搬上舞台,演员们把各自角色演绎的活灵活现,“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爸爸操起板护,带领他的乐队,把一场又一场戏曲推向高潮。戏台下,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挤得人山人海,前来分享这一场千载难逢的视觉盛宴。边缘地带是小商小贩叫卖的场所,有卖软儿梨的,有卖葵花籽的,还有卖米蛋蛋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后来,我爸爸曾感叹说

:“想往年,吃上个洋芋蛋蛋,还能跳着蹦子乐个不停”。可以想象那个年代的精神食粮还是相当丰富的。

庙院的东面是下双小学,是我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总共四栋八间教室,东北拐角是教师宿舍兼办公区域。教室墙体是土坯砌筑,顶部是木桁架结构,草土房泥封顶。校园四周是层层泥土夯实筑就的墙体。校园土质道路的两侧,耸立着两排清秀挺拔的白杨,她们见证了一届又一届的小学生在校园里活泼向上,健康成长。记得刚上一年级时,两个土质支墩,支起一长片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几人坐一个长条凳子。上了二年级课桌是三人一桌的长条桌,同学们为了互不侵犯,在桌子上用铅笔刀刻出分割线,也曾因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在上面刻上一个“早”字,一年又一年,桌子变的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当年爬在桌子上划线刻字的小子们,如今不知何往?下双小学的东面紧依下双大队第二生产队,是我从小到大成长的村庄,简易的土坯房,木制的篱笆门,屋后的草垛,黄昏屋顶袅袅的炊烟,辽阔的田野,健全的田间林网,潺潺流淌白塔河水,还有纯朴的乡邻和我可亲可敬的爹娘!

下双小学的对面,也就是我家老宅的后面坐落着下双卫生院。总共十几个医护人员,曾经扛起为下双乡人民救死扶伤的重担。我影响最深的是李大夫,右眼眶处有片青记,从我记事起,他就在下双卫生院工作。他主要承担打针输液的职责,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直到退休,可谓献了青春献终身。他时常会来我家串门,长此以往与我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看到他平易近人的身影,我们都会亲切地喊他一声"李叔"!

卫生院西面依次是下双农具厂、下双村委会、下双供销社、邮电所、还有农行下双营业所。农行下双营业所与下双乡政府南北相对,在那个年代,这些单位都承载了殊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变革,时光的推移,农具厂、粮管所、供销社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超市、商店、蔬菜粮油门市部、酒店歺厅等。邮电所尽管还存在,但早没有了当年承担鸿雁传书使命的温馨场景。下双农行营业所现在也不复存在,原址上是几间商铺,不过在营业所原址南面下双农商银行继续承担起储蓄存款与信贷的重任。

有上述单位的集中分布,也就勾勒出了下双街的大致轮廓。那个时候街道上很少有汽车经过,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偶尔能听到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商店门口有卖“盒包”杏子的,有卖大靖“方秀瓜”的,有卖七分钱一根冰棍的,还有摆个小桌,调制色晶,卖汽水的。在那个年月,为吃根冰棍,悄悄从家里偷个鸡蛋,换个冰棍吃是常有的事。我的一个发小,他父亲在外面工作,家境相对比较殷实,所以,他经常有零花钱,吃冰棍喝汽水很是随意,偶尔他也会为我请个小客,让我感受到童年发小的真挚友情。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如今的家乡一改往日的景象大变了模样。大街上大小店铺林立,小汽车来回穿梭,电动三轮车代替了自行车与架子车,随处可见。昔日的田野里,搭建了成片的日光温室,有人参果产业园,有西红柿与西瓜种植基地,还有大片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农田。如今的下双乡已撤并为下双镇,全镇下辖七个村,分别是:下双村、于家湾村、南水村、河水村、涨泗村、沙河村、蓄水村。各村都有各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西红柿产业,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前景。清晨的街道上,南来北往的三轮车上拉着西红柿,到不同的收购点,一番讨价还价后,把西红柿过称,然后装上一辆辆货车,随后运输到远方的各地市场。我的邻家大哥就是一位热衷于西红柿推介的干事创业人,每天早晨,他家门口总会停下几辆收购西红柿的小商贩,在他的热心服务下,很快就有许多西红柿种植户与商贩们形成共识,达成交易,他不仅推介西红柿,还推介西葫芦、西瓜、人生果等农产品。我在与邻家大哥交流中,认为他的服务就是为商贩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能够达成交易的桥梁,为交易双方都提供了方便之门。除从事农产品推介业务外,他个人还经营两座日光温棚,棚内栽种高品质西瓜,收入也是相当可观。

遥想当年,家乡的记忆在脑海里清晰可见,每每念之,回味悠长。展望未来,家乡的前景广阔无限,发展潜能不断绵延。我深爱着我的家乡,正如艾青先生写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说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地深沉!”

作者简介

赵会斌,笔名春潮,九三学社社员,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水利管理所职工,农田水利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一级建造师,从事农村水利工作20余载,对水利工作由衷的热爱;闲暇之余,喜欢写景抒情,发表诗歌散文,爱好音乐,学习演奏各类乐器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