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国共双方进行过多次密谈,为何最终都没能统一?

余晖观 2024-12-05 17:23:31

虽然蒋介石向来喜欢搞内战,但他和主席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祖国统一,1965年,蒋介石还派密使到北京和中央进行了和谈。那么,在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国共双方为统一都做出了什么努力呢?为何最终却没能统一呢?

第一次和第二次谈判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令粟裕大将制定攻台计划,想靠武力直接解放台湾。

粟裕大将也带领3野购买装备,准备依靠50万大军直接解放台湾。

对此,蒋介石非常不安,他知道一旦我军打过去,台湾是绝对守不住的,于是派出了李次白,想和中共中央进行和谈,商讨和平解放台湾事宜。

粟裕大将也只好按兵不动,看谈判结果如何,但就在此时,朝鲜半岛烽烟骤起,美军直接宣布将台湾纳入防御体系,并且将航母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

而美军的这一行为,让我们彻底失去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条件,得知消息后蒋介石大喜,直接招回了李次白,让他不必再操心谈判的事了。

借助这个机会,蒋介石继续向美国讨要援助,想要继续占山为王,而美国也想利用蒋介石限制大陆的发展。

但对于美国让台湾“立国”的建议,蒋介石却直接拒绝了,这也算是他为数不多的良心。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继续着手解决台湾问题,这次,毛主席和周总理想的都是和平解决。

于是,他们派出了主动请缨的章士钊,委托他和蒋介石进行谈判,并且提出了“一纲四目”。

而一纲的内容是,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大陆,并且不能保留所谓的“外交权”。

四目则是:

台湾的其他军政大权都归蒋介石管理,中共中央不会干涉。

如果台湾出现了发展困难,建设资金不足等,大陆可以为台湾拨款。

第三,台湾地区改革从缓,等到合适的机会再慢慢进行改革。

第四,国共双方不再相互破坏,而是要友好往来。

很快,章士钊就带着这封信来到了香港,并且交给了徐孝炎,而徐孝炎赶到了台北,将信交给了蒋介石。

当时蒋介石看到信后十分感动,他感动的并不是中共提出的条件,而是信末尾的:“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早些年间,蒋介石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还挖了毛主席的祖坟,毛主席还能如此对待他的旧宅祖坟,这让他非常敬佩。

之后老蒋派出了宋宜山前往北京看看,并且随后又让曹聚仁代自己和中共中央会面。

但尽管我党一直表达出积极和谈的态度,但不知为何,蒋介石依旧在犹豫,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

1958年,台海关系再度紧张,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金门炮战,蒋介石又倒向了美国,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再次落空。

-------------------------------

第三、四次国共和谈

1965年,李宗仁从美国回国,并且受到了周总理等人的热烈欢迎。

要知道,李宗仁曾是国民政府的代总统,还和我党打了渡江战役,他都受到了中共中央如此高规模的接待,可见中央对国民党的包容。

而蒋介石看到后,再次动起了和中共中央和平谈判的念头,此时他已经73岁高龄,也想落叶归根,在自己死前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于是再次提出想和中共和谈。那这次和谈为什么又没有成功呢?

当时曹聚仁再次充当了双方交好的使臣,和蒋家父子进行了谈判。

在此之前,主席特意提出,让蒋介石有条件尽管提,能满足的我们一定会满足。

最终,蒋介石和曹聚仁共同拟定了以下六点条件。

蒋介石携旧部回归大陆,并且可以定居在大陆任何省区,仍然担任国民党总裁。

由蒋介石之子蒋经国担任台湾省长,台湾交出外交权和军事权,并且其他内政均由台湾政府自主管理。

台湾不得再接收美国等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如果有困难,可以报北京对台湾进行援助,并且只会比美国的补助更多。

台湾的海空军由北京方面管制,陆军要缩编为四个师,三个驻扎在台湾,一个驻扎在厦门和金门。

厦门和金门合并,并且作为台湾和大陆的缓冲区,该地区可以作为试验点让大陆和台湾相互交流,市长由国民党方面选出,但此人必须得到北京接受。

台湾目前任命的官员,在台湾和平回归后,待遇照旧,人民的生活条件照旧,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这六点是蒋介石和曹聚仁共同拟定的,也是中共中央的意见,主席看见后非常高兴,表示全部可以接受,并且邀请蒋介石早日回奉化溪口老家看看。

但可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大陆就爆发了“十年浩劫”,蒋介石再次认为此时不适合回归,于是这次机会就又被白白浪费了。

1971年,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由大陆代替席位,随后在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中美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美国宣布支持“一个中国”,认定台湾政府为非法政府。

于是,蒋介石再次感觉到了“外交”和政治上的双重阻碍,决定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当时章士钊听说后,亲自赶往香港,准备和蒋介石见面,但此时章士钊已经92岁高龄,还没等来国民党,自己就先病逝在了香港。

随后,蒋介石又电邀毛主席直接来台湾谈判,但主席此时的身体条件连走路都困难,怎么可能赶往台湾,周总理更是罹患了癌症。

最终,周总理选择了深得信任的邓公,让他前往台湾谈判,蒋介石也派出了国民党内的元老陈立夫。

陈立夫还写出了《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这些都让两岸关系进一步升温。

但是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病逝,主席长叹一口气,这个老对手终究还是先自己而去。

这也就导致了双方的谈判又被耽搁,次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双双离世,两岸又一次失去了和平统一的大好机会。

那么在这之后,两岸关系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

两岸关系的变化

1975年,蒋介石病逝,次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也病逝,本来准备谈判的国共双方再次失去了和平统一的机会,但在这之后,两岸的关系却又越来越好,并且再次获得和平统一的机会。

那么,为何两岸至今都未能统一,当时的两岸关系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1982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血战台儿庄》,并且在影片中客观地展示了国民党将士抗日的英姿。

这部影片真实的还原了蒋介石冒着日军轰炸,在台儿庄前线的讲话,以及李宗仁临危不乱的指挥,让许多台湾同胞看到后都深受感动。

当时李宗仁的独子听说后,还特意回到了大陆,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地去看了这部影片,看完后还激动地说“太像了,简直太像我父亲了。”

1986年《血战台儿庄》正式上映,并且轰动了全国,在那个一张电影票只有几毛钱的年代,《血战台儿庄》狂砍2.7亿票房,几乎全国人民都看过了这部影片,并且在香港也斩获了343万港币的票房。

#今日星座运势#

蒋经国听说后,迅速委托人前往香港拷贝了一份,在看完后也非常感慨:“大陆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

在这之后,蒋经国放宽了台湾的政策,两岸三通正式开始,台湾同胞也对祖国大陆加深了了解。

此时两岸关系一片融洽,和平统一近在咫尺,但就在这时,蒋经国突然离世,台湾政局巨变,“台独”分子李登辉上台,并且高调宣布要追求“外交独立”。

于是,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美国再次出手干涉我国内政,之前大好的台海局势再次陷入低谷。

在这之后,两岸关系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今天,台湾问题依旧没能和平解决,这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