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粮仓(24——219)

风清扬别古斋呀 2024-08-09 14:03:39

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三大建筑之一——城市副中心图书馆,是目前见过的最豪华、最博大、最现代化的图书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标志以书为脊,文化似梁。展开的线条为“首”字横向笔画的延展,犹如翻开的书页、不屈的脊梁、沟通的桥梁。图书馆搭建起每个人的“精神建筑”,用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链接世界。

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藏书能力达800万册,阅览座席约2400个,包括开放阅读区、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以及元宇宙图书馆、24小时图书馆、休闲服务区、文化交流区等多元服务空间。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赤印”和银杏树叶片,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设有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少儿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开架阅览区、立体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日接待量约为5000至8000人次。

上个世纪七八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油田图书馆工作,直到2000年离开图书行业,在图书行业工作了22年,对图书和图书馆有着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面对城市副中心图书馆的认知,有着特别亲切的感觉。走进这家图书馆直接颠覆了22年的认知和理解。第一次看到如此之豪华、博大、经典、全面的图书馆。

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形成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放松的阅览环境,增进了图书阅览的人文体验。

以下照片有点多,为的是向读者展示现代化的图书馆的全貌和发展趋势。

一层一层很像粮仓,只不过这里是文化粮仓,精神粮仓。

这里的书架一改传统意义的样式,更适合与读者的亲和。

阅览室里的一个大型雕塑,这个雕塑早在国家美术馆展示过。

这是非标准版本图示摆放箱。

图书馆里的温度很舒服,尽管外面是高温。

这是纸版游览空间。

这是电子书的阅览空间。

源于中国传统“赤印”和银杏树叶片的屋顶。

这是图书馆内的小卖部。

第一次看到大版本的永乐大典

2024年8月7日

草于北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