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现场,掌声雷动。83岁的达式常缓缓走上舞台,接过"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的奖杯,眼中依旧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
达式常用幽默的语气调侃道:“哎哟,这奖杯挺沉的啊!”这句话引得台下笑声一片。这位老艺术家的风趣幽默,丝毫不减当年。
还记得几个月前,在《昆仑山下大医生》的拍摄现场,烈日炎炎,年轻演员们都热得纷纷躲避。可唯独达式常,他并没有以年龄为借口,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拍摄当中。
他不仅自己琢磨角色,还会主动与导演讨论那个年代的服装、生活习惯,甚至连发型都不放过。
"达老师,你这么努力,我们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了。"年轻演员们纷纷表示敬佩。
达式常摆摆手,笑着说:“别叫我老师,叫我老头儿就行。演戏嘛,就得认真,不然对不起观众。”
这种认真劲儿,让人不禁想起了游本昌老爷子的一句名言:“我仍然坚持不懈地保持着我的能力,时刻准备着迎接其他导演给我的新角色。
"达式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个新人辈出的娱乐圈时代,这些老艺术家为什么能屹立不倒?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且非常敬业。
达式常对表演的热爱如同他们那个年代的烙印,深深烙印在骨子里,哪怕岁月流转也无法抹去。从22岁首次登上影坛到现在83岁,达式常用自己的60年时间去诠释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员"。
达式常曾言:“演戏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继续演下去。”
这份对演艺事业的执着,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和缺乏的,达式常们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坚持自己的信念,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当达式常在金鸡奖的舞台上举起奖杯时,他的目光坚定。那一刻,他不仅仅是一个老艺术家,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用一生完美诠释了敬业精神、坚持到底与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含义。
达式常的故事,恰恰完美的诠释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这个充满浮躁的时代,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热爱,年龄就永远不是问题。
关于达式常的故事挺有趣的。60岁那年,他终于决定买套新房了。
但达式常一脸淡定。他的妻子王文皓还笑着说:"咱们这是老了才想起来买房吗?"
达式常笑呵呵地回答说,房子只是一个住处,现在孙辈们都有了,有了大房子,可以让女儿回家住得更舒适。
达式常60岁才买新房,这让当下的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对达式常来说,房子只是用来遮风挡雨的工具。他和王文皓之间的爱情,可不是靠房子来维系的。
他们的故事始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那时的达式常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吸引了大批女同学的目光。
他却偏偏对默默无闻的王文皓情有独钟,只因在他眼中,王文皓那一股努力向上的劲儿格外吸引人。
达式常回忆起那时,他就觉得那姑娘与众不同:她不爱打扮,总是埋头看书,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在相识相爱的过程中度过了58年。从小屋到大房,从青春到白头,他们的感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醇厚。
"我们每天都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王文皓笑着说,"他拍戏,我在家照顾孩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达式常对金钱的淡泊和对感情的专一让你对这位老艺术家有了新的认识吗?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他的价值观显得特别珍贵。
"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在一起,钱够用就行了。"达式常这么说。
这种"佛系"的人生观,是不是让你感到十分舒适呢?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拼命赚钱买房的时代,达式常的选择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或者说,生活的真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珍视所拥有的一切。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达式常用他的人生选择,教我们明白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是在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
达式常在1963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后即被分配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他的首部电影《兄妹探宝》为他的演艺生涯拉开了序幕。
你以为达式常出生在一个很富有家庭吗?答案是否定的,他的家庭非常普通,父亲是一个记账的生意人,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
家里面有12个孩子,他排在第九位。
达式常回想起小时候,自己的家庭非常贫穷,经常是一顿饭仅有白米粥和咸菜,叮当响的生活让他记忆犹新。
然而,即使环境再差,也挡不住好学的人。达式常从小就显露出对知识的渴求。有一回,他鼓起勇气,腼腆地请求父亲借些书给他自学。
这份上进心让老板爸爸感到非常感动,于是直接资助他上学了。
"那时候我非常高兴,"达式常感叹地说,"兴奋得像中了大奖似的。"
从那时起,达式常发奋图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在学校里,他偶然接触到话剧表演,从此对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
达式常回忆着说:"当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我就觉得我找到了这辈子的目标。"他眼里闪烁着光芒。
1959年,年仅16岁的达式常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上海电影专科学校,从此正式踏上了自己的表演之路。在校期间,达式常学习非常努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堪称系里最优秀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22岁的达式常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兄妹探宝》是他的首部作品,尽管只是个小角色,但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那时我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拼命演,"达式常笑着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真是太可爱了。"
达式常从贫苦少年逆袭为崭露头角的新星,他的经历充满了激励人心的因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毅力,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22岁的达式常满怀热忱地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他对演艺事业充满了热爱。
在这个一夜成名似乎变得轻而易举的时代,达式常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也许,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梦想。
达式常的演艺之路充满坎坷。正当他的事业有了些许起色时,一场特殊时期的风暴席卷而来,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银幕,到乡下做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那段时间确实艰难”,达式常回忆道,眼中流露出些许的无奈,“但我从未放弃过表演的梦想。”
就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达式常和王文皓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他们共同面对难关,这份感情也在砥砺中愈发深厚。
然而生活总是起伏不定。在1973年,达式常终于迎来了他的机会,重返大银幕。他带来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达式常笑着说:“重新站在镜头前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像鱼儿重新回到了水里。”
然而,他对表演的痴迷也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大家或许还记得电影《东港谍影》吧?其中有场戏需要达式常驾车飞驰。
为了达成完美的效果,他把油门踩了底,最终导致车子翻了。
达式常回忆道,"那一刻,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场戏一定要把它拍好,但是我没注意到安全问题。"
虽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副驾驶的女演员受伤严重。这次教训让达式常深深体会到表演虽然重要,但安全更为关键,不能忽视。
“那次事故让我深刻体会到,热情和理智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不论是在演戏还是生活中。”达式常不无感慨地说,“全身心地投入固然重要,但保持冷静、时刻保持清醒才是真正的艺术。
自次之后,达式常对扮演更为冷静和审慎,他不再拼命运索,却仍然对扮演充满热爱和全力以赴。这种平衡,使他的演员生涯更远、更稳。
达式常总结Actor这个职业: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智慧;只有找好度,才能走得更远。
达式常的经验告诉我们热情重要,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理智。在我们追梦的道路上,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这个追求急速和效率的时代,达式常常把自己的经历当作例子,他的故事就像是最好的诠释。经验经挫折怀人,总是让人学会反思自我,因此,有时候慢一点,才能更稳健更顺手地走更远的路。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在热情和理智之间寻求平衡,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精彩人生。
时光飞逝,达式常已经83岁高龄了。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退休,而是在2023年5月接下了电影《昆仑山下大医生》的拍摄任务。
“83岁又怎么样?”达式常笑着豁达地说,“只要我还有力气,就会继续演下去。”
你得知道,这部电影是在新疆拍摄的,那里的环境可不好。阳光毒辣,风沙四起,年轻演员都叫苦不迭。但是达式常却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角色。
"达老师,您这么拼命,我们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了。"年轻演员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敬佩之情。
但是达式常却笑着摆了摆手,说:“别叫我老师,叫我老头儿就行。演戏嘛,就得严肃认真,否则就对不起观众了。”
在片场,达式常对角色的揣摩不仅细致入微,还经常主动找导演商讨角色的服装、生活习惯甚至发型等细节。
"每一个角色都是新的挑战,"达式常说,"我必须把每个细节都琢磨得透彻,才能把这个角色演好。"
回想起游本昌老师的那句话:"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时刻准备好接受新的角色。"
这句话的含义常被达式的实际行动诠释。
在这个年轻人为主的娱乐圈,达式常以他的坚持和热爱,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老当益壮"。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年龄永远不是问题。
"演戏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努力演下去。"达式常曾这样坦述。
从达式常22岁初入影坛,到83岁依然活跃在片场,用了整整60年的时间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员。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达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真正的力量源自于热爱。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就会永远年轻,永远不会老去。
或许,达式常的不老传奇就是:用对生活的热情点亮生命,以敬业至上的态度面对人生。他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一名演员的传奇人生,更是人们对一种精神的深刻至深的传承。
难道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需的吗?《围城》中的达氏坚持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尤其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更显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