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楚古代“徭役”,能不能吃饱?有白粥咸菜算美食吗?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3-21 15:35:43

近期有人提问:

如果在古代,给徭役每天吃榨菜白粥会怎么样?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抛开史料抖机灵,说这样能笼络人心,让徭役充当死士,古人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云云。

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多人对古代徭役的概念缺乏基本的了解。

现代人幻想的徭役,大概率认为是去修长城,去挖运河,去高句丽前线送粮食。

实际上,古代几乎每个没功名的男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服徭役。

役是国家赋税的一部分,所谓赋税。

税指的是缴纳钱粮物资,赋指的就是兵役徭役。

比如说在唐朝,平民男子十六岁开始就要服徭役,每年服徭役至少二十天。

如果国家无事,可以给财物抵消役,这就是租庸调里的“庸”。

要是大部分徭役工作都是那种去千里之外,九死一生的工作,还有人口吗?

大部分徭役,就是在本地州县服徭役,更不至于九死一生。

比如,在基层衙门里的办事员和劳力,都是让服徭役的人担任。

例如,唐代县衙当差的“白直”,还有“更夫”守桥、“门夫”等等。

这些岗位在我们今天看来,怎么也该有个编制吧。实际上在古代,都是让服徭役的人担任。

这些徭役,可以理解为基层门组织的义务劳动,甚至需要自备伙食。

你如果请这些服这些役的人吃白粥榨菜,人家当然开心。请客吃饭嘛。

而大型工程、守边戍边、动乱时代的徭役,确实是古代百姓的沉重负担。

即便是相对太平的年代,去外地搞大工程,被称之为“外徭”,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减免“外徭”也被历代统治者认为是仁政之一。

即便艰苦,但是真不至于不管饭。

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经过新安,发现为了应付战争,朝廷征发了大量男丁入伍。

整个新安几乎找不到符合标准的丁男,只得征发十八九的中男。

现场哀嚎声一片。

而征发的官员当然要安抚这些青年,大意就是说,现在朝廷遇到了困难,但是“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意思就是,你们吃饭住宿会有保障。

那么吃什么呢?

这里要想明白一个基本逻辑,古代人也是生物。

如果长期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也是会没力气干活。

即便是牛马等力畜,在使役期间也是要补饲精料的。

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每天大约需要3000大卡以上的热量。

这样的热量需求,仅仅靠白粥是很难维持的,偶尔一两顿改善口味还差不多。

古代100克的粗粮,热量大约是350大卡。

在缺乏副食,几乎纯以粮食补充热量的时代,每天两斤粮食,也只能维持一个重劳力最基础的生命运转。

诸葛亮去世前,身体不佳,每天只吃三四升米,大约五六百克粮食。

也就是每天只摄入1800大卡左右的热量,和笔者减脂期的热量摄入差不多。

再考虑蛋白质等营养的摄入不足,诸葛亮的饮食已经无法维持生命运转,故而司马懿才判断他“食少事烦,命不久矣。”

所以,司马懿是懂得营养学的。

南梁将军江革被北朝俘虏,他回忆饮食是“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可见,即便是这些不需要承担重体力劳动的人,在没有足够副食的情况下,如果每天只摄入一斤粮食,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更何况徭役、兵卒的劳动强度更大。

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普通士兵一天的粮食供给是七升,大约是两斤粮食,和我们刚刚的估算是差不多的。

廪 官府提供的粮食,被称之为“廪食”,出土的秦简,记载了廪食的标准。

“男刑徒每个月禾两石,女刑徒每个月禾一石半”。

没有劳动任务就没有食。如果是庶民从事役,则是每个月粟米两石。

秦代一石大概30千克,也就是说,秦国没崩溃的时候,当时的男刑徒在劳役期间,每天能有2千克的“禾”供给,应该是没有脱粒的小米。

普通庶民服徭役每天能有四斤没脱壳的粟,作为补贴。

四斤粟脱壳后能有多少呢?

这个还真有记载,秦汉时期谷粒没有今天大,《九章算术》记载说“粟率五十,米三十”。

也就是每天能有2.6斤粗小米,这么多小米,拿来煮稀饭吃,应该会撑。

这个供给,实际上也是变相的工资,吃不完的部分就是纯收入了。

粮食在很多时候还具备货币的功能。

你看,陈胜吴广他们九百多人去戍边,还能去买鱼,拿什么买的?

根据居延汉简的记载,汉代也沿袭了秦代廪食标准,有时还补贴盐菜。

后世,生产力逐渐进步,役的食也从“粟”慢慢变成“米”。

比如说宋代劳役惯例“一夫日给米2升”,折合一下,也是大概是今天的一点四升米,大概两斤左右。

在明代,大工程的徭役,食标准是每天一升五合米,折合一下,大约是每天2.5斤米。

相对来说,宋代的食标准相对低一些,但也不至于吃你一碗白粥就感激涕零。

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后,尤其是清代摊丁入亩之后,朝廷征发民夫开始用“食银”代替粮食,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一分为二的看,钱币相对于粮食,显然贪污起来也更加方便。

当然,你要说之前发粮食的时代有没有贪腐,那肯定也是有的。

但是粮食贪腐难度大,而且古代也有善待役民夫的青天大老爷啊。

人家善待的举措,比你白粥榨菜来的高级,体现了晚期智人应有的智慧。

前文说过,宋代劳役惯例是一天两升米,但是范仲淹认为,在丰收的年份,劳役的伙食标准应该在三升一天。

好,我问你,那赶上荒年,伙食标准应该是多少呢?

范仲淹认为应该荒年劳役的伙食标准应该定到五升。

这叫以工代赈。

所以,如果你每天给徭役吃白粥榨菜,徭役役应该会说你贪污。

闹不好直接“叫歇”,让工程进行不下去,拉着你一起玩完。

当然,即便是能够每天分到两斤多脱壳的粮食,对于百姓来说,还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百姓不仅要背井离乡,还有承担繁重的劳动。

而且对于相当一部分百姓来说,一天两斤粮食这个收入,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为徭役的粮食,只能自给,难以结余,无法供给给家人。

明朝的资料比较齐全,在明末乱世之前,明代江南普通自耕农有五亩田地的算是贫苦人家,寻常年份大约收入一千多斤米,轮种其他作物,还能多收一季的麦、豆。

可见普通自耕农努力耕种,平均下来天能有三斤多米加上三斤麦或豆一足够供给口粮,远比服徭役要划算。

佃户就惨了,所得收成一半要交给地主,比起自耕农,要多一倍的劳动。

才能达到自耕农的生活水平,家里人口一多,确实贫苦。

但是如果服徭役尤其是外徭,背井离乡的,说不定家人都得饿肚子。

南宋的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了当时苏州的两个小贩,卖黄鳝的,每人每天能够赢利三百钱,当时的米价十升大概三四百钱。

这个收入,用来买米煮稀饭吃大概率会撑死人,相比于服徭役的一天两升,这收入已经不错了。

然而,这则故事里卖黄鳝的小贩并不是作为富人记载的。

强调他俩每天三百钱,实际上是说他们生活一般。

当然,考虑到作者洪迈是统治阶层,他眼中一般的黄鳝小贩,可能确实巴结在社会上相当于中产阶级了。

但也能说明。普通百姓真的没到天天喝白粥就能愿意当死士的程度。

明朝的富农、巧匠、小商贩这些中产阶级,一天收入约三到五分银子。

明朝崩溃前的物价,以万历早期为例,大米十斤两分八厘,牛肉一斤一分五厘,猪肉一斤两分。

可见,明朝太平时期的中产阶级,一家老小天天吃肉有点困难,但是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

这些记载显然和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相违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古人似乎都是长期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诚然,古代即便是太平时代,也时常有饥荒的记载,“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些记载确实不是夸张,也并不是矛盾的。

古代相对于现代对于天灾的防范能力是极差的,在今天工业力量加持下,赈灾的物资可以一夜之间抵达灾区,一夜之间可以完成所有田地的抢收,这是古代无法完成,无法想象的事。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某人是明朝的一个自耕农,家里十亩田,妥妥中产了吧。

这样的田园生活,衣食无忧,甚至偶尔打打牙祭。

但是呢,突然一年闹了旱灾,就是不下雨,放在现在,我们有水泵,有各种现代水利设施,还有各种培育出来的抗灾作物,可古代怎么办?

也许颗粒无收,直接绝产。

理解了这个,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强调节俭,为什么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在农耕时代,节俭意味着能余下更多的粮食,这些余粮就是灾年的保障,余粮消耗光了,饥荒也就来了。

在古代,大规模的运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像范仲淹这样认真负责搞赈灾懂得以工代赈的官僚毕竟是少数。

有可能这个县“人相食”,隔壁州府的人依然过着太平日子,但是朝廷就是不赈灾,所以古代才会有逃荒这一行为。

当然,造成刻板印象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清中期以后,中国确实陷入了极度的赤贫。

尽管因为一些原因,清代粮食亩产略高于明朝,但是人均产粮量却远低于明朝。

简单说,田地就那么多,科学技术又没有质的发展,但是清代中后期人口激增到四亿,人均耕地面积连明朝的一半都不到,生活水平自然无从谈起。

另外,外国文化的传入似乎也是形成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因为人口爆炸陷入赤贫的时代,比我国要早,大约在明朝中后期,日本人口已经突破千万,耕地面积不足中国的二十分之一,人口却已经达到了十分之一。

再加上日本封建领主的剥削,日本的平民和底层武士生活非常困苦,这也是日本海盗盛行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直观的恶果还是体现在了身高上,在当时的日本,白粥和榨菜管够,那是真的能养一批死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