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讯 终于有向乘用车“内卷”说不的大佬了。
7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内卷不是好事,但我们已经身处内卷的环境,“卷”字一日不消,中国汽车就不能真正走遍全球。杨学良建议,不打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要打高质量价格战,不但要打高质量价格战,而且还要打技术战、质量战、服务战、品牌战,还有企业的道德战。
此前,宝马中国表示,将推出国内汽车“内卷”价格战。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日前,有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因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将从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
实际上,国内乘用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都已经积累了十足的优势,在大环境经济赢弱的情况下,行业仍然长期保持稳健。
半年报预告显示,部分车企表现出色。长城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65亿元-73亿元,同比增加377.49%-436.26%。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为50亿元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2.51亿元到52.51亿元,同比增加567.13%到700.56%。宇通客车净利润预增280%,赛力斯扭亏,净利预增226.87%,中通客车净利预增130%,安凯汽车也实现了扭亏,预增112.85%,江淮汽车预增86.86%。
根据懂车帝数据,今年6月,造车新势力发展强劲。
理想6月交付新车47,774辆,同环比双双上涨,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到188,981辆,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6%。理想L6已成为理想如今最走量的车型。
6月,在理想交付量继续攀升的同时,问界也迎头而上,二者差距收窄。从6月数据来看,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46,141辆,环比大涨超五成。其中智界S7交付2,995辆,问界系列(M5、M7和M9)交付43,146辆,较上月提升近六成。
蔚来6月交付新车21,209辆,同比增长98%。零跑与蔚来相差不大,6月交付新车20,116台。小鹏仍在次一级的梯队中,但也保持上涨态势。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此前曾表示,预计MONA今年下半年销量将超过小米SU7。
当然,小米可没有那么好超过。6月小米SU7交付量已超10,000台。按照小米SU7超10万辆的锁单量,其规划将在2024年有效交付的9个月时间内,冲刺12万辆交付目标。唯一制约其交付量的是产能。
同样受产能影响的还有哪吒,由于低估哪吒L增程版订单量,公司甚至出现了销量呈现同比下滑的情况。
据中汽协数据,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43.2万辆,同比增长18.8%,市场份额达到64.6%,上升11.5个百分点。除了新势力以外,占据顶梁柱地位的当然还是老牌巨头。
6月,比亚迪月销超过新势力总销量的两倍。公司报告期内销量高达341,658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环比5月增长2.97%。奇瑞、吉利和长安等老牌企业也都表现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汽车行业长期竞争激烈,降价几乎已经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而通过金融政策手段降杠杆,以寻求另一种方式的降价,也成为一大竞争方案。
日前,特斯拉官宣全新购车政策,在7月底前购买Model 3/Model Y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可享受“5年0息”等优惠活动。
按照特斯拉最新的“5年0息”政策进行简单计算,如果在7月份购买后轮驱动版或长续航全轮驱动版Model Y,并选择“限时0息贷款方案”的32%首付比例(79900元),相比标准方案,60期贷款分期可优惠约21227元,每月还款2833元,折合到每日,日付约94元。
这当然不是特斯拉首创的,今年来,就有多达20个汽车品牌推出过“0首付”或“0利息”等购车金融政策。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今年1~5月,约有56款电动汽车降价,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利润的下降。
4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21年-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分别为6.1%、5.7%和5%,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理论上,车企利润的压缩应该使得消费者购车的价格更便宜。
不过此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虽然国内乘用车市场普遍降价,但乘用车零售均价却越降越贵。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平均价格为14.2万元,2020年为15.3万元,到2023年零售均价提升至16万元。而2024年1~6月,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更攀升至17.9万元,较2019年上涨了3.7万元。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国内中高端产品的逐步被接受和部分车企受限于成本能力放弃竞争被动提价。
鼓励良性竞争不是鼓励无限制地内卷,谁都赚不到钱只能导致产业格局恶化,最后买单的只能是客户自己,大家一起“把饼做大”,提升国内自有品牌的竞争力,才能反哺每一个环节。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