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感怀
父爱重如山,儿报轻如鸿。晚来望夜壶,手短泪满瞳。营生迢迢远,报恩遥遥长,探亲延再延,来世孟婆汤。
【拙作,引自,略改。 注:独居的老人晚上欲如厕,却猝然摔倒在床前。伸出的手极力去够不远处的夜壶,却始终无法触及,眼中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唰地潸然而下!如今的家人啊,皆在遥迢之地工作,欲归家照料父母,却因工作的重压而归期渺茫,就连探亲的时日都一再延后。然而,人生究竟能有几何岁月?相聚的时光又能有几多?待到踏上黄泉之路时,一碗孟婆汤便将今世的记忆尽数清零,即便来世有缘与亲人再相逢,我们能否还认得出对方?】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然而,在这工业化的社会,漂泊在外营生的人占了社会的绝大部分。因此,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分离就成了常态。
远离子女的父母如何养老?这是全社会的公共难题!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时,“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这是一部充满广泛质疑的立法,立法的严肃性与可操作性被广泛抨击,不科学的质疑之声满天飞!然而,时至今天,养老的问题不但没减少,反而伴随着各种“卷”的铺天盖地而不断衍生。而卷学历更是其中的“啃老”最为典型的一种,卷来的学历相当部分都没能为父母带来养老的红利,反而所有卷学历的都在加速耗光了父母的养老本钱!
卷的另一层面,在婚姻上则更是残忍:有孩子的都要卷孩子的培养,无力顾及父母的群体绝对不在少数;而没孩子的很多甚至连婚姻都逃避,象这类群体你期望他承担多少责任?又能承担多少责任?父母反倒要不断为他的婚姻而闹心!
当前的年轻人,有能力而不想结婚的不在少数,想结婚而没能力的更是多数,这是社会生育水平下降的关键因素。在农村,大龄未婚的青年占比很高,才几百人口的老家,未婚的大龄青年(三十以上的)竟然能数出三十多人。并且,周边村庄的情况更严重的亦不在少数。
没结婚的群体中,当前养老问题更严重的不是没能力结婚的部那分人。这部分收入来源不稳定,不过也存在因照顾父母而带来的因素,但至少他们在陪伴父母的方面的作为能为社会接受。反而是能力优秀的部分,给钱不给人的现象极为常见,最大的理由就是工作。工作肯定是其中的因素之一——谁都要工作才能有收入和生活!但这部分有能力而不结婚的群体最大的问题却在于自己的自私。所谓的对另一半的没信心,其实更多源于过高的预期与对承担责任的逃避!像这样的人,永远都有不负责任的借口。父母又能在其身上获得多少的关心?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说此句用于诠释人性的自私与它原本的出处存在偏差,然而却也鲜活地展现出人性自私的范畴之宽泛。啃老的另一种体现,在于子女对父母利益的侵夺。有利益需求时,满口谄媚之辞;无法获取利益时,则无限疏远,此类人数不胜数。更有极端者,对外满口仁义道德,私下对待父母却唯有索取,从未予以关怀,这当中竟然不乏子孙满堂之人!试想一下,自己如此对待父母,待到自己未来年老之时,又将会获得自己子女的何种待遇?
当然,没能力结婚的部分人的未来也必然会成为社会养老的问题所在。这部分人大多没固定的工作,更没足够的社保,单纯靠农保的收入并不足以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一旦生病了,其养老资源消耗就更严重了。
养老的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与2012年的立法息息相关,那就是代际沟通问题。“常回家看看”立法的一项重要诉求在于精神关怀,但在很多家庭中,代际沟通其实是很困难的,父子之间更是困难的重灾区。我父亲是校长,外人看来甚是威严。而我读书时,晚饭后常与父亲在校园中席地长聊,竟然有老师觉得很惊奇,说很少有父子能这样融洽聊天的。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家人之间不应该都是这样无距离的吗?但到了社会后才知道,其实父子能聊到一起的真的很少!
代际间的沟通困难也是间接造成了“常回家看看”笑话的一个重要原因。老人对儿女信息的渴盼,也许就只能以站在村口路上翘首张望的形式获取,很多人回到家的时间也更多花在了朋友的互访上,与父母能沟通的也仅限于刚见面的喧寒与叫吃饭的呼喊,平时即使都坐在大厅中,年轻人更多面对的也只有手机,而非父母。这样的探望能叫“回家看看”吗?或许叫“报到”或“打卡”更合适点吧!
在很多人眼中,也许没收入的老人养老会更闹心。然而现实中,有收入的老人养老并不省心,相反,没收入的也许更省心!为什么?
没收入的老人养老只能靠供养,要求相对较低,有三餐无病痛便无怨言。而有收入的老人往往相对认知素质更高,却要面对子女对其财富的觊觎,特别是多子女者,更易面对见钱不见人的局面,这样的闹心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养老的社会问题?最大的关键便在一个“利”字!
总体来说,人总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何看待利益实物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平衡是解决家庭养老的关键,而社会财富的分配与道德环境的培养则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关键。
活着是每个人的首要追求,当别人的活着与自己的活着需求相矛盾时,如果不作道德绑架,利已选择基本上会是第一反应,这便是老人弱势的一面。在老人的生活与子女的生活需求产生矛盾时,有多少人会第一时间选择便利老人?特别是再加多一层利益关系——自己也有了子女需要嗷嗷待哺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第一时间选择老人?这就象游戏中儿子面对同时落水的母亲与妻子时先救谁的决择一样,甚至更带偏向性的氛围下,老人的弱势便一目了然!
如何才能让自己尽量避免落入道德谴责的环境?唯一的办法只有让自己强大,摆脱无力照顾更多的困境!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都是优胜劣汰,有谁能保证每个人都不被淘汰?甚至谁能保证更多的群体都有足够的能力照顾所有?因为同样的问题:是否因照顾好老人的需要而让儿童、妇女落入困境的人就不需要承担道德的谴责?在道德面前,没有非此即彼的判断,而是通杀局!这才是一般人都必须面临的选择困境!
当然,还有些更让人窒息的逻辑关系也许不便更深入的公开分析。但当社会大众都面临普遍的困难选择时,社会是否可以做更多一些?这是我们做为社会管理者应该深思的事情。
家庭伦理教育是有必要的,这便是老人们没收入的也许幸福感比有收入的更高的原因。如何让家庭成员更重视亲睦关系带来的情感利益多于纯金钱得益带来的负罪感,这是改变社会幸福感结构的关键。
但教育带来的效应总是比较漫长的,当为那些花拳绣腿的项目花费几亿甚至上百亿的时候,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我们是否想过,如果这费用转移到养老关怀上可以解决多少的家庭矛盾?特别是当我们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将管理工作部分重点转移到社会养老项目上,必然是我们管理者必须的课题,而老龄化经济的研究与开展也必然是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也是生产型经济发展到所谓的“过剩”后资源向服务型经济倾斜的必然方向。这也是未来我们能否进入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关键决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