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俄罗斯新型AL-51F1(原“产品30”)涡扇发动机的第一张详细照片,该发动机由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发,将用于升级后的苏-57M隐形战斗机、S-70无人战斗机以及主要用于出口的苏-75战斗机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称,AL-51F1涡扇发动机将于11月12日至17日举办的珠海航展(第15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公开展示。目前,苏-57战斗机由AL-41F1涡扇发动机提供动力,开启加力燃烧室后最大推力可达15吨。
2016年3月10日,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总设计师叶夫根尼·马尔丘霍夫宣布首批“产品30”测试发动机完工,并于2017年10月20日,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访问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时展示了发动机成品。
2017年12月5日,苏-57的第二架原型机T-50-2(052)首次升空,该机装备了1台“产品30”涡扇发动机。这种新型推进装置是带加力燃烧室的双轴涡扇发动机,由三级风扇、单级低压涡轮、五级高压压气机和单级高压涡轮组成。
2023年7月,“产品30”被授予军用代号AL-51,基础型号被称为AL-51F1。根据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最初的保证,新型发动机将比老式发动机轻30%,效率提高15-20%。它们还将更省油,并减少活动部件的数量。最终,这将使苏-57的运营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新一代战斗机必须具有减小的雷达截面(RCS)和其他被称为隐身的特征,其中一个关键参数就是有效管理发动机排气喷嘴的热特性,而目前使用的AL-41F1不具备这种特性。根据俄罗斯方面的一份声明,这些参数将由新型AL-51F1发动机提供。
根据之前的信息,新型发动机的特点是减少了活动部件的数量,单台发动机可产生11吨的基础推力,开启加力燃烧室后最大推力可达17吨。此外,还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先进的排气喷嘴材料(玻璃纤维)和内部结构(复合材料)、优化的热特性以及控制燃油、空气流量和废气温度的全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最终,推重比提高了19%,比推力提高了6.4%,油耗降低了9%。
然而,原计划最早于2020年开始在批量生产的苏-57战斗机上用新的发动机替换AL-41F1,但这一计划并未实现。现在的假设是,AL-51F1发动机将用于升级后的苏-57M战斗机,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来确定何时会出现在生产线上。最初有说法是在2025年前后,但目前看来并不现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备受瞩目的S-70无人战斗机的原型机之一将采用平喷管发动机。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新发动机的名称,但根据早先的信息,苏-57和S-70的目标发动机是统一的。
在第15届MAKS-2021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首次亮相的新一代苏-75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的技术演示机上也安装了AL-51F1发动机的模型。虽然该战斗机主要用于出口,但不排除俄罗斯国防部采购自用的可能。
不如我们的WS15!
中国已经看不上了。涡扇15都列装新歼20双座版了,还需要这个还没量产的发动机?何况俄制推比的算法是不含冷却,润滑油等的理想状态。中美是采用的全机状态,我就是装配状态的推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三姨夫升级到五姨夫了
毛系发动机推重比参数计算方式跟美系中系都不一样,要打九折,推比8的只有7,同样推比10的估计只有9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需要了!
WS-15已经是天花板了,下一代是脉冲爆震发动机。
好东西啊,可惜我们现在看不上了。十年前我们还是仰望俄罗斯的发动机,现在嘛,不敢说赶超了,至少也是一个水平线上了,有些地方可能还要更先进,更容易维修保养。俄罗斯现在能打动我们的恐怕也只剩下核潜艇了。也许10.20年后,我们核潜艇也实现超越了。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点赞]
俄罗斯的发动机换个名字来钓凯子。
这发动机还没有大规模量产,也就意味着成熟度不够,关键一点和我们发动机拉不开差距,加上飞机换发动机需要修改飞机气动等软硬件,工程量太大,意义就更不大了,当然如果能平替所有早期几批装俄制发动机的歼20,也可以考虑,毕竟那批早期型号,也需要稳步提高,毕竟换国产发动机,许多还要修改,所以估计俄是盯着这批飞机来推销的!
卖给土耳其吧,土耳其蛮可怜的,照猫画虎搞了个5代机,可是画不出发动机
俄国除了N32发动机,安124运输机还有一点点吸引力
[握手][握手][握手]
到时候买过来,也有了
老毛子只能借珠海航展向外推销武器了[得瑟]
我们可以采购一些,拆开研究一下,取长补短。
弄几台参考参考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