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游史渊 2025-01-02 18:20:06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涌动着无数的智慧珍宝,其中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简单俗语“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就蕴含着令人发省的哲理。

而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人肉凳又是什么呢?

再饿莫吃坟前供

神秘的祖先力量

在古时候,人们相信人死而魂不灭,据说死去的祖先们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关注自己的后代子孙,并且拥有一种能力,能够根据后代子孙的表现对其施福降灾。所以,我国有众多祭拜祖先的节日:除夕夜、清明节、重阳节以及中元节。

每到祭拜祖先的日子,各家各户都会隆重的对待,先将祖先的坟茔修整一番,然后将坟前清扫干净摆放供品:一只烧鸡、一条鱼、一块烹炸的猪肉以及各种时令的水果。

后辈的心思也很简单,将好吃好喝的都摆上,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与孝敬之情,希望祖先能够庇佑家人一生顺遂。所以,古人通常认为偷吃了给祖先的供品,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会惹祖先生气降灾于自己。所以,就有了“再饿莫吃坟前供”这句俗语。

吃坟前供的卫生隐患

按照古时习俗,祭拜祖先的仪式完结之后,祭拜所用的各种食物都会留在坟茔前供祖先“食用”。而这些被遗留下来再无人看管的食物,经常会被一些野生动物吃掉,此外,食物都是有保质期的,即使是在天寒地冻的腊月,时间久了也会变质坏掉。

这些食物不管是被动物咬食过还是时间久了放坏了,都不能再给人吃。否则,轻则是腹泻拉肚子,重则感染了病毒还能要人命。为了防止小孩子不懂事,在外面玩的肚子饿了捡拾这些供品吃,就有人以“再饿莫吃坟前供”来告诫小孩子。

一种善意的给予

逢年过节给别人送祝福的时候,我们常说“万事如意”、“顺风顺水”,但是人生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有人愿意雪中送炭,帮自己一把,那一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也幸好,善良这种品质总是在人性中闪闪发光。

而能在祭拜祖先的时候修整坟茔、摆上供品,那就说明这家人的生活不说大富大贵,起码是能够满足温饱的需求。所以,有人在教导家中晚辈的时候说,“再饿莫吃坟前供”,这样,如果有生活不顺导致吃不饱饭的人,就能够先填饱一次肚子。

“再饿莫吃坟前供”,短短七个字的俗语,却道出了很多人生哲理。那“再累莫坐人肉凳”又在向我们传达什么讯息呢?人肉凳又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再累莫坐人肉凳

“人肉凳”指的是把别人的大腿当做凳子来坐,这句俗语背后蕴含着不一般的故事。

“人肉凳”的尊严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皇帝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种至尊的地位则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肉凳”最早就是诞生在这种政治大环境下。

皇帝出门在外走累了,又恰巧四周没有可供歇脚的凳子,皇帝身份贵重,又不可能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此时,跟随身侧的太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由众多太监围成一个半圆,都双膝跪地,膝盖与膝盖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可供皇帝坐的平面。

从这种角度来说,坐“人肉凳”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上到王孙贵族下到乡绅官僚的各阶层都有人选择以这种方式来消解自己的疲惫。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主、平等的口号逐渐深入人心,这种践踏别人尊严的坐“人肉凳”也被摈弃。“再累莫坐人肉凳”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

“人肉凳”不符礼仪

我国一向有礼仪之邦的雅称,虽然今非昔比,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已摈弃了很多繁文缛节,但是“礼”的核心仍旧在延续。而这个“礼”中就有一点是主张感情的含蓄表达:即在公共场合表达亲密要有分寸。

自由恋爱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了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在公共场合之下,情侣之间的某些亲密行为还是让众人无法接受。“坐人肉凳”就是其中一种:一方坐在凳子上,另外一方径直坐在其腿上,这种十分亲密的动作往往让旁边的人十分尴尬。

所以,“再累莫坐人肉凳”就是在提醒人们感情的表达要有边界,谨遵礼仪规范。

“人肉凳”表达的教育理念

从十月怀胎开始,父母就在子女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总是毫不吝啬的表达爱,但是在教育子女方面,爱与溺爱之间只差了一个字。

婴幼儿时期,孩子必须依靠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存活,所以,出门在外,小孩子往往要被父母抱在腿上,父母的腿就成为了孩子的“人肉凳”。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爱的深沉,孩子已在岁月中长大,他们却迟迟不愿收回自己的腿。

溺爱会让孩子失去生长翅膀的机会,所以,“再累莫坐人肉凳”就成为了一句家庭教育的告诫:一是父母要及时收腿,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生活的重量;二是孩子要及时站稳,不要永远只能依靠父母的力量生活。

结语

时过境迁,“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这句俗语所蕴含的道理也在不断的改变。

出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珍惜粮食理念,现在的人们会将坟前供带回家自己吃掉;出于“人人平等”的民主理念,践踏尊严的“人肉凳”已不复存在。

但是,俗语中所蕴含的善意给予和礼仪教化,在当今社会仍旧闪着光,值得我们思考与践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