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凭啥成了流行词?你看看人字头上有个啥?

听光谈文化 2024-04-18 08:17:26

在中国,什么最多?

人。

在中国,各大假期最壮观的风景是什么?

人。

为此,中国人发明了一个新词“人从众”。

“人从众”非常生动形象,比如说:到处都是“人从众”。

于是,“人山人海”有了一个新的同义词——“人从众”。

“人从众”看上去很简单。

但是,简单的并不简单,正如不简单的却很简单。

其实,“人从众”每一个字都不简单。

我们说,“人从众”只是仓颉造字逻辑上的一个小小发明;只是古文字智能造词的一个小小例子。

换句大白话,汉字的逻辑是为了“一看就明白”,“人从众”的意思同样“一看就明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汉字。

汉字无论是会意字,还是象形字、形声字、指事字等,究其根本,都具有会意功能。

也就是说,汉字其实都是“会意字”,都是为了让人触类旁通,为了让人“直达其意”,瞬间明白。

再看“人从众”。

“人从众”这个词简单直观,一人二人乃至三人成众,确实是“到处都是人”,意思直截了当。

而且,跟“又双叒叕”一样,“人从众”看起来也很智慧,又有创新的文字趣味、文化趣味。

所以说,这个网络流行词符合汉字的智慧,是个“好词”,是个相对少有的“好词”。

但是,仅仅是用于形容人多,“人从众”还是缺乏文化品位。

我们说,“人从众”每一个字都不简单,是说“人从众”每一个字都有深刻的精神,以至深刻的力量。

“人从众”作为最古老的汉字,本身能够体现许多文化内涵,甚至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伟大使命。

因为汉字将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将发扬光大,“人从众”的精神需要发扬光大。

具体来说——

一个人:顶天立地;

两个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个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形象来说,就是因为人字头上有个天,有个太阳……

1.人

什么是人?

顶天立地,叫人。

盘古开天辟地,就是顶天立地;

女娲抟土造人,都是顶天立地;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这个人字也是顶天立地。

所以说,每个人都应该是大写的人字,每个人都应该顶天立地。

21世纪,要求每个人人由小我变成大我,每个人都要回归这个“顶天立地”。

2.从

什么是从?

人跟人,叫从。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从“好人”学好,跟从“坏人”学坏。

所以说,要见贤思齐,要先行带后进。

所以说,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

人跟人——是从;

人带人——也是从。

对于“高人”,更是如此。

3.众

什么是众?

“三人行”。

什么是“三人行”?

人们通常的理解是:大多数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甚至理解为社会上哪儿都会遇到老师。

但从更高的文化层次而言,其实并非如此。

或者退而言之——并非绝对如此。

根本而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指向的是圣贤文化及其传承。

“三人行”的组合其实是圣贤组合,就是在“三人行”中,必然有一个明师,其他二人是弟子、协侍、随从。儒释道等文化均是如此。

就像众字在甲骨文的书写中,居中的人头上还有一个大太阳,为明师之意、圣人之意。

同时,三人行的“三”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指,“言其多”而已。

在中华文明中,要求的是三人行、众人行的深刻传承,是人人皆可为圣贤的深刻传承,即圣贤文化的薪火相传。

那么,什么是众?

众就是群,就是兴观群怨的群,就是群策群力的群;

众就是齐,就是见贤思齐的齐,就是修齐治平的齐;

众就是一,就是一以贯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众就是同,就是同心同德,就是大同社会,社会大同。

所谓三人成众,众志成城。

一言以蔽之,在中华文明眼中,在中华文明的独特使命中,在21世纪,“人从众”的崭新意义就在于——

天下大同,一个也不能少。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欢迎关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