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对手术刀,当曹操遇到了凯撒,2人对决谁会是最终赢家?你怎么看?

沁说 2021-06-30 10:51:25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两个最狼狈的场面,第一次是华容道遇关羽,低声下气取得一条生路,第二次则是被马超逼得割须弃袍,颜面尽失。

大家只记住了曹操的狼狈,却忘记了,在和马超的对阵中,曹操最终还是击败了马超,平定了关陇。在闻名天下的西凉铁骑面前,曹操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用快速机动兵力实施突然分割打击,马超猝不及防,几乎被全歼。

一百多年之前,远在西方的罗马大帝凯撒,率军第八次远征高卢,几乎用和曹操同样的战术,在阿莱西亚全歼了高卢起义军维钦托利。

作为公元1世纪前后,东西方的两名枭雄代表人物,曹操和凯撒相比,有太多的相同点。如果二人认识的话,一定会有种惺惺相惜。

首先,作为不世出的乱世枭雄,二人都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预判能力,曹操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认准时机,广积粮,缓称王,挟天子令诸侯,几乎用雷霆手段扫平了北方的各路豪强,一统北方。

同样的,凯撒在罗马陷入内乱之际,洞察到原有共和制的种种弊病,抛弃陈制,南征北战,冒天下之大不韪,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罗马大帝国。

其次,二人在行事方面,都属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军事方面,更是才能出众。曹操对内连续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击退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部落,百战成王;

凯撒则统一罗马,征服高卢、伊比利亚和日耳曼人,连续两次击败埃及,将罗马帝国的版图拓展到了整个地中海沿岸,登上了欧洲权利的巅峰。

那么,如果擅长当“军事解剖学”大师的曹操,遇上“外科手术”专家凯撒,二人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获胜的会是谁?

曹操和他的军事解剖术

中国最伟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十倍,要用围攻;五倍要采取群殴战术一气猛攻;一倍的话,要分割打击,各个击破;兵力相差无几的时候,要善于打僵持战;当然,如果兵力没有敌人多,自然走为上计。

总而言之,战争的首要目的,永远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实力为主要目标。

孙子兵法的这种“以兵力区分战争策略”的战争原则,成为中国几千年来来遵循不变的战场守则,虽然不同名将的用兵之法千变万化,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当然,白起、项羽、韩信、李世民、林粟这六位不世出的奇才,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而曹操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孙子兵法》中的这种分割击破的战术方法,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就是后世伟人用兵的雏形:利用高速运动战和地理的纵深,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牵着敌人鼻子,从而像切豆腐块一样,将敌人一块块击碎。

以潼关战役为例。

潼关战役其实源于曹操的一个战略失误。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天下三分形势初成,曹操见南方一时难下,便想着迂回作战,先解决汉中的张鲁,进而击破益州刘璋,形成对荆州的战略包围。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唯独漏了占据关陇的西凉军阀。西凉马超见曹操无暇顾及西北,便联合韩遂,起兵作乱,曹操被迫转移了矛头,将枪口对准了马超,从而给了刘备喘息和坐大的机会。

建安十六年,曹操亲征西凉。在潼关天险面前,曹操摆出大军压阵的局势,却明修栈单,暗渡陈仓,派遣徐晃率领4000人,北渡黄河,绕过潼关天险,击败了西凉梁兴等来援人马,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曹操此举,完全突破了传统兵法中“别军声东,主力击西”的惯例,而是大胆采用“主力声东,别军击西”的战术,变假空虚为真空虚,让徐晃不费出灰之力,就成功完成了对西凉军团的切割。

马超和韩遂军队,成为一支孤军。西凉军队还没反应过来,便完全落入了被动。面对此景,马超和韩遂想速战速决,曹操却紧闭营门,实行了围城打援。马超多次率军围攻曹军无果,反而被曹操用反间计,离间了二人关系。

西凉同盟不攻自破,成为了曹操特种军团虎豹骑的又一个战利品。

凯撒的军事艺术

看完曹操的“切豆腐”,再来看凯撒的“外科手术”。

相比东方教科书般的《孙子兵法》,古代欧洲并没有纯军事理论著作,但这并不代表欧洲人对战争的理解不到位,相反,欧洲人通过笔记、文章等方式,将自己行军打仗的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细节感十足,相比于东方军事著作,反而更接地气。

比如凯撒的《内战记》和《高卢战记》中,就详细记载了凯撒行军打仗的过程和一些感想,给欧洲后世的军事理论,带来了启发。

凯撒的罗马兵团,延续了马其顿方阵的结构、战术和训练方法。

这个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创造的、以重步兵为主的古典阵型,严密而可靠。每个军团由1500人左右构成,分成若干个小方块,每一个方块的构成,为16×16和32×16两种——每行16人,每一行有一个行长,站在第一列。

重兵团以6米长的长矛为主要武器,配有大盾。当和敌人相遇时,罗马兵团的这些小方块,就以行长为尖兵,插入敌人的阵型中,对敌人阵容进行手术刀一般的解剖。随后,重步兵手持长矛对敌人进行第一波杀伤,再通过随身的短剑,对其进行二次攻击。

可以说,相比传统的军团,罗马军队纵深度更深,阵容更厚,且进行了升级,每一个独立的方针,都有独立作战能力,且配合默契,所面对敌人时,往往能无往不利。

罗马军团的这种战无不胜,充分体现在凯撒和高卢人的八次战争中。

高卢人生活在阿尔卑斯以北的广大平原,严重威胁着罗马人的生存,高卢人甚至一度攻陷了罗马城,让罗马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击败高卢成为罗马人生存的必须选择。

凯撒出任高卢总管后,多次和高卢人发生了战争。公元前58年,一支30万人的高卢大军,来势汹汹,兵临罗马边境。当时凯撒只有一个兵团的兵力。

面对此景,凯撒也完成了和曹操一样声东击西的壮举。他派遣小部分兵力正面迎敌,然后率领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埋伏到了高卢人侧方,对高卢人的大军,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肢解”和蚕食。

在凯撒不间断的分割下,高卢军团首尾不能相顾,乱成一团。最终,凯撒完成了对高卢军队的“外科手术”式打击,高卢人方寸大乱,一败涂地,凯撒乘胜追击,几乎将高卢军团全歼。

如果当凯撒遇上曹操,会怎么样?

凯撒和曹操都是擅长分割打击和声东击西的军事高手,但是如果当二人相遇,会怎么样呢?

这就要首先看一下二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东方军队和西方军队的优势和劣势了。

曹操长于全局谋略,而短于对阵。

曹操在征服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的战争中,扮演的都是类似于韩信一样纵览全局的帅才,往往能通过总体布局和远程指挥,完成对整个战场形势的布置,堪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是在对军队阵型的塑造和临阵指挥上,曹操就明显弱了一截,他亲自指挥的战役,往往都惨不忍睹,比如在潼关战役中,曹操临阵指挥,就一度输给了马超,差点命丧西北。

和曹操相反,凯撒擅长临阵指挥,但在全局的把控上,则稍逊一筹。

凯撒军队和高卢人的八次战役中,都是硬碰硬,靠阵容的深度、厚度,完成切割,进而层层歼灭,完全是传统的列阵作战方式,少了很多谋略的味道。

二人军事才能的优劣,其实也就体现出了东西方军队的不同。

冲锋陷阵上,欧洲军队明显更有章法。相比希腊、罗马和马其顿一丝不苟的战阵和方阵,中国的军队往往随意而松散,少了很多战术运作的空间,战场上狭路相逢,完全靠着一鼓作气的冲锋陷阵,而没有各个小团队之间的配合和聚合。

但在不同兵种的搭配使用上,中国战法则更胜一筹。罗马军团在马其顿军团的基础上完成了升级,但是也延续了马其顿人的弱点:兵种单一,军团的机动性太差,进而造成作战方式单一,战斗中只能干一个活——冲锋。相反,中国军队往往是将骑兵、步兵、射手和器械搭配使用,灵活性十足,机动性也十足。

所以,如果当曹操的大军在战场上遇上凯撒的罗马军团,短期内凯撒是占尽了优势的。罗马军团完全可以靠着严密的队列和紧密的配合,在冲锋陷阵中冲垮曹操的军队,占据制高点。

但是,当曹操的军队一旦习惯了罗马军团的这种一招鲜式的笨重阵型,便会放弃统一战场,利用射手和骑兵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罗马军团必然运转不灵,像洋葱一样被层层剥开,进而丧失整个战局。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个人分析偏向于凯撒会取得局部胜利,但夺得大盘的,终归会是曹操。

当年,擅长多兵种配合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就靠着轻重骑兵的张弛,完成了对欧洲重兵团的蹂躏,成为了欧洲人的梦魇。

话虽如此,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决定战争胜利,永远不是正面对抗这一个因素,还与地形、气候、资源、甚至运气息息相关,南美洲的小蝴蝶,可以煽起一场太平洋的海啸,小小的葛逻禄,也可以让占尽优势的大唐军队,瞬间全军覆没。

战场之上呈现的,永远只是最终结果,决定战争结果的,是广大人民。所以伟人说,世上永远没有不败将军,只有人民群众永不败。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1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