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引领的秦腔风潮:
新疆首个秦腔班社的故事
陈 岚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传承和发展。其中,秦腔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影响范围更是遍布全国。而在新疆,首个秦腔班社的成立,更是揭开了秦腔在边疆地区发展的序幕。
19世纪末,新疆地区正处于动荡时期。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腔艺人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带到了新疆。据《中国近代简史》记载,1876年,左宗棠带兵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节节取胜。这一时期,参与作战的主要有两支军队:一是由刘锦堂率领的湘军,驻扎在迪化的满城;二是甘肃军,驻扎在迪化城。甘肃军中陕、甘将士较多,他们十分喜爱秦腔和小曲子,经常进行自娱自乐演唱活动,使秦腔得到了传扬。
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军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转至迪化。随着新疆建省,陕、甘、晋等省的汉、回、满族人民响应清政府“到新疆屯垦戍边”的号召,大量移民西迁。梨园艺人们也随之出塞入疆,带来了花鼓戏、灯影戏、扁担戏、道情、“泥头子”戏(木偶)等剧种。在此期间,不少陕、甘籍的秦腔艺人来到迪化,他们流落街头,走镇串乡,以敲梆子卖唱为生。这些艺人们为秦腔艺术传入新疆和秦腔戏班在新疆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代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七月初,流落“口外”(即新疆)迪化县(今乌鲁木齐市)谋生的兰州秦腔艺人吴吕鳌,召集了一帮兰州艺人“谝传”。
吴吕鳌首先亮出自己的谋算,向在场的人们说:我们到这口外闯荡已经有些年了。可这么大的个迪化就听不见一点鼓乐弦歌。过几天七月十五就到了。我们把学下的乱弹、鼓子,大戏、折子戏都凑一凑,拾裰拾裰。七月十五红山庙会上,我们也亮一下,给这次庙会助个兴。话音刚落,人们便为这既风光红火,又可赖以谋生的提议所深深打动,异口同声地山呼赞同。公推吴吕鳌为首领班主,立即开始献计献策。凑钱捐款。然后便夜以继日地聚在一起拉戏排演,添制戏箱行头。只几天就排出了十几出本戏折戏。
到七月十五日,吴吕鳌早早便带着戏班子来到了红山。以“新盛班”的名义挂出了《三娘教子》、《走雪山》、《花亭相会》的大牌。立即引起了轰动。庙会一开,迪化各族观众便风涌而来,将戏台围了个严严实实。新鲜有趣的情景,悦耳动听的唱腔,使人眼花缭乱的身架舞蹈。把人们看的如痴如醉,欢声如江潮叠起。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新盛班”在迪化城乡被人们争相邀请,凡庙会,节日及达官贵人的家庆喜事均以“新盛班”到场演出为幸事。几年间,新盛班的名声便传遍了新疆,吴吕鳌的艺名也响彻各地,成为新疆各族观众爱戴的秦腔名伶。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动了边城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迈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乌鲁木齐成为了新疆与内地各省工商贸易往来的枢纽。来自陕、甘、晋、津、湘等八省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纷纷涌入迪化,寻求商机。其中,陕西商人数量最多,陕西会馆的影响力最大。陕西会馆成立不久,便吸纳了“新盛班”。为了提升社会影响力,加强演出阵容,陕、甘、晋三省会馆将所有来疆的梨园艺人纳入“新盛班”,并更名为“三合班”。
随后,云南籍马家人投资建立了“天山戏园”,专门上演秦腔。民国六年(1917年),陕西会馆从西安购置了一套戏箱,供“三合班”在迪化和北疆各县巡回演出使用。1925年,甘肃会馆又出资五十万两新疆省票,为“三合班”购置了一套全新的戏箱。三省会馆不仅为“三合班”提供演出场地,还积极为其创造演出条件,使秦腔在边城艺苑声名远扬。随后,秦腔票友袁阁臣等人利用老君庙戏台,创办了“元新剧园”。1939年,“天山”、“元新”两剧院合并,改用城隍庙戏台,并宣布成立新的秦腔戏班——“新中舞台”。新班成立后,秦腔舞台艺术的音乐和唱腔有了显著的改进与提升。
在那个时期,秦腔在迪化城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让居民们沉浸于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会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表演者是来自兰州新兴社的著名秦腔艺人刘金荣(须生),他以其庄重威严的舞台形象和激昂动人的唱腔,在边城成功演出了经典剧目《狸猫换太子》连台本戏,赢得了戏迷们的狂热追捧。
与此同时,兰州文化社的其他顶尖秦腔名家,包括刘易平(须生)、陈景民(正旦)、楼英杰(青衣)、靖正恭(小生)和九龄童(青衣),也陆续抵达边城带来了经典剧目,如《周仁回府》、《白玉楼》、《斩秦英》、《五典坡》、《玉堂春》、《二进宫》、《伍员逃国》、《三堂会审》、《秦香莲》等,在边城的舞台上逐一亮相,秦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如同一场文化风暴,席卷了迪化城。他们的演出不仅展现了秦腔独有的唱腔、表演和服饰之美,更重要的是,通过戏剧所传达的社会价值和深刻主题,触及了观众的心灵。
这些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秦腔一度成为了迪化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对于迪化城的班社来说,通过与秦腔名家的交流互动,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水平。同时,秦腔的流行也为班社带来了更多的观众和市场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发展壮大。这场秦腔盛宴不仅促进了秦腔艺术在新疆的传播,还加强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它成为了一个桥梁,连接了新疆和内地,连接了不同民族的心灵。不仅如此,新盛班还是新疆有史以来第一个戏曲班社,在新疆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发韧开创之功,后来新盛班代代相传,盛名不衰,至今已逾百年,发展壮大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仍活跃在天山南北。
作者简介:
陈岚,女,撒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后分配到兰州市秦剧团工作。1997年任办公室副主任;2003任办公室主任,2005年考入兰州市副县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三级舞台技师。2006年任兰州戏曲剧院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调入“中国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工作。2020年6月年返回兰州大剧院,从事兰州戏曲剧院党建、艺术资料搜集整理、宣传以及舞美工作,2024年被聘为秦腔博物馆专家顾问。
在工作之余专心进行戏剧学研究和评论工作,在报刊杂志媒体发表多部论文。其中发表于2008年《中国戏剧》及《中国文化报》上的《藏在深山人未识——关于古老剧种“麻布戏”调查报告》一文引起国内文化界关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麻布戏因此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首次考证出秦腔传统剧目现存2335出,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另外,对兰州曲子戏的研究亦取得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于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被甘肃省艺术研究所特聘参与“甘肃省戏曲文献工程”的编写工作。 2023年出版个人专著《秦腔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