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下列情况一定要警惕肾血管性高血压,怎样用药?医生讲清楚

梦槐玩转养护 2024-11-15 03:29:3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

肾动脉的狭窄使得肾脏血流减少,导致肾脏误认为全身血压过低,从而分泌大量肾素,进而引发血压升高。长期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早期识别肾血管性高血压,规范用药治疗至关重要。

张先生今年52岁,平时身体状况还算不错,除了偶尔的血压偏高,几乎没什么大毛病。

可最近几个月,张先生发现自己经常头晕、乏力,尤其是早晨起来时,感觉胸闷气短。起初他并没有在意,认为是压力大导致的休息不足,但随着症状越来越频繁,他的妻子张太太终于忍不住,硬拉着他去医院做了个检查。

接待他们的是内科专家李医生。在得知张先生的病情后,李医生详细询问了他近期的生活状况和家族病史。张先生告诉李医生,自己家族里没有高血压的遗传史,而且年轻时身体一直很好,血压问题也是这几年才开始冒出来的。

听到这里,李医生皱了皱眉头:“您平时有吃降压药吗?”

张先生点了点头:“有的,医生之前给我开的药,我一直按时吃,但最近好像效果没以前那么好了,血压还是时不时地飙上去。”

李医生拿出听诊器仔细听了听张先生的心跳,随后轻轻叹了口气:“我怀疑您的高血压可能并不是单纯的原发性高血压,而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尤其是您提到最近药效不佳,这可能与肾动脉狭窄有关。我们先做个详细的检查。”

经过一系列检查,张先生的肾动脉超声结果显示,他的左侧肾动脉有明显的狭窄,血流量大幅减少。这一结果证实了李医生的猜测。

李医生拿着报告,对张先生和他的妻子解释道:“您的情况确实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简单来说,因为肾动脉狭窄,肾脏无法获取足够的血流量,导致它误以为全身缺血,从而分泌一种叫做肾素的物质,肾素会让血压升高。降压药对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效果有限,所以您的血压控制得不太理想。”

张太太听完有些紧张:“那这种病严重吗?需要动手术吗?”

李医生安慰道:“不用太担心,肾血管性高血压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手术。我们通常会根据狭窄的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果狭窄非常严重,可能需要通过介入治疗,比如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但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目前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调整药物,配合一些扩血管药物来改善肾动脉的血流,同时继续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张先生听后有些疑惑:“那我之前吃的降压药是不是就没用了?”

李医生摇摇头:“并不是完全没用,只是单纯的降压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效果不如对原发性高血压显著。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可能还会加入一些ACE抑制剂或ARBs类药物,它们能够有效抑制肾素的分泌,帮助更好地控制血压。”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张先生按医嘱调整了药物,血压逐渐恢复到了正常范围,头晕和胸闷的症状也明显缓解了。

回到医院复查时,李医生对张先生的恢复非常满意,并叮嘱道:“您的情况好转了很多,但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除了按时服药,平时的生活方式也要注意,尽量避免高盐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定期监测血压,有任何不适要及时来医院复查。”

张先生点点头,感激地说道:“谢谢李医生,幸亏听了您的建议,要不然我还以为只是普通的高血压,不会想到是肾脏的问题。”

李医生笑了笑:“高血压的类型很多,像肾血管性高血压这种继发性高血压并不多见,但一旦出现,确实容易被忽视。所以,一旦发现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用药效果不佳,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肾血管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中的比例虽然不算高,但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肾动脉狭窄,是中老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可能包括持续性的高血压、头晕、乏力、胸闷、视力模糊等。很多患者常常误认为这些症状是普通高血压引发的,忽视了其背后的肾脏问题。

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血压升高,更在于它可能会逐步损伤肾脏,甚至引发肾功能不全,严重时需要透析治疗。

为了预防肾血管性高血压,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控制体重、避免高盐饮食、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定期检查血压,尤其是那些血压波动较大、家族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更应该警惕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张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小信号都不容忽视。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现药物效果不佳,或者伴随明显的头晕、胸闷等症状,千万不要拖延,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症状,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事实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病情恶化的关键。张先生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愿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医生最后的叮嘱仍在耳边回响:“无论多忙,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健康是第一位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