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以其赫赫名将之威,平定羌氐,为西北边塞争取了其后二十余年的太平。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东汉帝国冉冉升起。
然而,马援功高不赏。在东汉建武十三年伐蜀大胜后举办的庆功封侯会上,功臣中共有三百六十五人增邑更封,却独独没有马援的份儿。
很显然,光武帝与马援之间的情分,还是远不如他南阳、颍川、河北这三帮老哥们儿的。这没办法,马援进圈子进晚啊,而且晚了足足十年,等天下初定才来扫尾,肉早分光了,刘秀也只能留点汤给他。
马援虽没赶上好时候,但自有其出众之处,否则也不可能位列千古名将。他与两汉其他牛人最大的不同,在其出色的军政统战能力,犹擅教化蛮夷,且颇有西汉曹参之风。
其实越复杂的事情,道理就越简单,马援的妙诀,无非两个字,一为“宽”,二为“信”。
宽者,总大体,简政而不扰民也。
信者,施恩义,务实且以诚待人也。
只要做到这两点,马援就可以翘起脚来治理陇西,一点问题都没有。
据《东观汉记》记载,马援交游甚广,家中每日都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他这官当的,成天也就是和朋友们饮宴闲聊,从不见怎么管事儿,陇西偏偏太平无忧,真奇怪了!偶有不识相的郡吏前来汇报政务,马援就跷二郎腿说:“此丞、掾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邀游。若有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则太守事耳。”
看来,马援也是黄老之道的忠实拥趸,盖乱世务边,与民休息即可,清净无为才是王道。
一次,马援又在太守府衙内与宾客饮宴,忽有郡吏惊慌失措跑进来,大呼糟了糟了!
马援把酒杯一放,大怒:糟什么糟,慌什么慌,淡定一点儿慢慢说。
原来,陇地一向民风彪悍,刚好这天邻县有人聚众械斗,造成流血事件。吏民不知就里,竟误以为羌人作乱,纷纷逃入陇西首府狄道县(今甘肃临洮)狄道城,寻求官府保护。狄道县长闻变,急急前来求见,请示立即关闭城门,并发动军队前去镇压。
马援听完汇报,放声大笑:“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官舍。甚怖急者,可床下伏!”狄道县长听得太守这么说,又羞又惧,竟真逃回家躲在了床底下。一日后,邻县县长来报,说原来真的不是羌乱,也就几个小流氓斗殴而已,事态已经平息了,人民群众情绪恨稳定。狄道县长听闻,更加羞惭,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全郡上下虚惊之余,也对马援皆叹服不已。
就这样,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招抚西羌,教化百姓,大力发展农牧,又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秔稻(注1),以至政通人和,汉胡百姓安居乐业。至建武十六年春,刘秀见凉州形势大定,便将马援召回京师,拜为虎贲中郎将(注2),要跟他商量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帝国的币制问题。如前所述,王莽代汉后,曾下令废用西汉五铢钱,大造宝货新币,导致天下金融崩溃,百姓多受其苦,数十万抵制者还被流放边疆,这都是马援年少时亲睹亲历。而东汉王朝建立伊始,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货币杂用布、帛、金、粟”,并有王莽的货泉和大泉五十等,杂混在民间,给老百姓造成了极大不便,所以马援归汉后多次上疏,言“富国之本,在於食货,宜如旧铸五铢钱。”奏请恢复西汉旧币制(注3),但当时三府(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对此提案心存顾虑,刘秀也觉得天下战事未息,难虑其他,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而如今“兵革既息,天下事少”,马援便决定重提旧议,他回到洛阳后,就去到三公府中找回自己的奏章,对上面批复的十几条反对意见一一解释注明,然后重新写成表章上奏。刘秀见其言之有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天下民众因而得益,这又是马援一大历史功绩。
第二件事就是这年刘秀因度田令实施不利,处死了十余名贪赃枉法的郡守。这对于奉行柔道的刘秀来说,心中当然不免疙瘩,觉得自己做的太过,于是找个机会询问马援的想法:“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
马援回答的很有意思:“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
这就是马援,风趣幽默,豁达坦率,又语带机锋,劝中带谏,当真太讨人喜欢,刘秀放声大笑,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第三件事儿就是马援自找的了。当时刘秀经常召他进宫问对,而待诏总是很无聊的,马援闲不住,竟在宫中开起“百家讲坛”来。我们知道,马援交游广阔,天南海北见多识广,口才也好,长的又帅,加之眉目生动、绘声绘色,感染力极强,吸引力十足,真是满足了观众们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马援讲起劲来,还变着法儿的换花样,今天讲前朝将相,明天讲三辅长者,后天讲闾里少年,大后天再讲江湖豪侠,反正街头巷尾民间逸趣、历史地理人文风俗,马援包罗万象天花乱坠,搞得宫里的太子、诸王、宫女、太监们全都沉迷其中,乐此不疲,百听不倦。这或许就是中国评书的最早起源吧。
除了讲故事,马援还善于论兵。刘秀在晚年已极少论兵,但每有军国大事,还是最喜欢和马援商量,经常当众表示:“伏波论兵,与我意合。”刘秀此言,说明马援已经是和他同等级的军事大师。事实上,自打冯异岑彭死后,马援就成了刘秀第一大军事参谋。其谋略未有不用者。
当然,马援和刘秀虽然志同道合,却非意气相投。事实上,刘秀谨厚谦柔、低调华丽;而马援高调爱现、锋芒毕露。加之马援乃“半路出家”,并非其嫡系,所以刘秀对他少了一份老友间的亲昵,而多了一点疏远的客气,就算稍有不满也不会说出来。这一种独特的上下级关系,非常微妙。
结论就是,刘秀永远无法信任冯异岑彭一样无条件信任马援。这也说明马援当年看的很准,刘秀跟刘邦完全是两类人,刘邦无可无不可,他绝不会因私人感情和道德因素而影响自己的政治判断,所以能一口气给陈平四万金的反间计“活动经费”,而从不问其具体使处。光这点刘秀就永远做不到。
当然,马援和刘秀也有性格相同之处,那就是幽默。一次,马援率军去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平定山贼,大胜而还,回来上书汇报其平贼之策,有妙语道:“贼入山林,不见其踪,故臣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虮虱而剃之,荡荡然虮虱无所复依。”刘秀一听玩心顿起,竟心血来潮做了个实验:将宫中长了虱子的太监全剃成光头,这可真是活学活用,太监们都很无语。其实马援之计固然妙,但要放到现在,这属于乱砍滥伐、破坏环境。
又过了一年,洛阳附近的卷县出了一个叫维汜的人,自称是神仙,妖言惑众,结果被地方官诛杀。其弟子李广于是宣称神仙不死,复聚众作乱,攻陷皖城(今安徽安庆西),杀死了晥侯刘闵(刘赐之子),又自称“南岳大师”(似是道教之雏形),说自己也是神仙。马援奉命征讨,一战全胜,将此大师斩杀。
这些个山贼邪教,都是给马援试刀的,刘秀真正要马援做的一件大事,就是继续岑彭尚未圆满的工作——平南。
原来,就在马援被召回京师的这一年,一向太平无事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突然爆发了大规模少数民族叛乱,这地方虽然偏远,但毕竟是武帝时开拓的大汉国土,且多有汉民移居于此。据《汉书》记载,公元二年,交趾郡的人口为七十四万六千多,多过南海郡且达八倍,可称南方一大郡;甚至交趾郡的大县西于(今越南永富省东英县古螺乡),都有人口三万两千户,是整个南海郡的将近两倍(注4)。而交趾郡的治所龙编,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河内,同时也是整个岭南交州的治所,足见此地乃帝国极其重要的地方,绝不能以蛮荒视之。
所以刘秀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得让马援这个蛮夷专家走一趟。至于交趾怎么会爆发叛乱?这可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我们从春秋时代讲起。
春秋时代,岭南地区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推髻剪发,文身跣足。……以射猎为业,而不知牛耕。……以富为雄豪,争夺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直到吴越灭亡,百越人(后又有古蜀人)相继南迁;又经秦始皇发兵五十万南下,征服百越诸部,在此新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并带来先进农业及铸造技术,文明社会方见雏形。再后来,汉武帝又不断派兵,继续南拓,于是重新规划岭南为交州,从南至北辖日南(治西卷,今越南广治)、九真(治胥浦,今越南清化)、交阯(治龙编,今越南河内北)、合浦(治今广西合浦北)、郁林(治布山,今广西桂平西)、苍梧(治广信,今广西梧州市)、南海(治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七郡。这七郡的情况非常复杂,甚至比凉州的情况还要复杂。原因很简单,这里虽设有汉朝郡府,但其县级以下基层政权仍保持高度自治,实权掌握在当地骆越(注5)首领手里。如此两套权力机构是非常麻烦,其间矛盾注定不可调和,只要一个小火星,就可能引发大爆炸。
果然,忙于四处平乱的东汉朝廷一个没留神,这遥远的南方出事了。而且闹出乱子来的,竟是交趾郡骆越部落中的两朵霸王花:征侧、征贰姐妹。
竟然是俩女贼?洛阳君臣听说后通通吃了一惊。
其实也没啥好奇怪的,交趾名为交趾,其意腿脚交错也,盖此地风俗,男女合川而浴,杂处不避,生男生女一个样,甚至女子比男子还要骁勇善战,而征氏姐妹正是其中佼佼者。
而且,征氏姐妹的父亲乃麊泠县(音迷零,今越南水富省安朗县)骆越头领(又称“雒将”),姐姐征侧的丈夫诗索乃朱鸢县(今越南南河地区)骆越头领,故二女素有威望、桀骜不驯,有时竟连交趾太守苏定也不放在眼里,屡屡触冒汉法。原来,西汉朝廷“从其俗而治之”,并不对骆越人强加汉法,但到了东汉,情况有所改变,中央有意改变策略加强交州统治,恰好这苏定又是个狠人,他觉得治理蛮夷就该狠一点,便想依汉法捉拿征侧夫妇。征侧夫妇当然不肯就范,一通闹跑走躲了起来,苏定也不客气,当即发兵捕杀诗索(诗索之死只见越南史料,汉史未记)。杀夫之仇不共戴天,这下征侧狂暴了,即与妹妹征贰大发雌威,举兵前来攻打苏定,苏定丢掉城池,剃发割须,落荒逃至南海郡(亦见越南史料),交州遂大乱,九真、日南、合浦三郡的越人亦起兵响应,形成燎原之势,转眼攻克六十五县城池,征侧自号为王,建都麊泠,宣布独立。
南方兵弱,交州刺史与诸郡太守皆无力平叛,只能守住其他三郡不失,苦苦等待朝廷援兵。
事情大条了。然而,刘秀晚年用兵越来越谨慎,何况南方地理情况复杂,汉军万里用兵于蛮荒,这说得好听是平叛,说得不好听就是探险,所以战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万全,否则恐重蹈当年李广利远征西域覆辙。事实上,无论从军队规模、进军效率还是远征路程来看,此次远征都远超汉武帝时代楼船军浮海击南越、东越、朝鲜之故事,是为世界战争史上海军远征之里程碑事件。
因此,刘秀一面将马援召回京师备用,一面下诏南方诸郡修车船、通道路、架桥梁,储粮谷,前后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只求稳中求胜,这便是刘秀一贯的行事作风。
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十二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秀正式下诏,拜马援为伏波将军,督率副将扶乐侯刘隆(南阳宗室成员,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与楼船将军段志,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兵万余人,南征交趾。
所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史记》)以两千年前的医疗条件,马援一个北方人去往帝国最南端,就算不打仗,其生还几率恐怕也不会超过50%。然而马援志在疆场,义无反顾,遂与妻子生诀,洒泪而别。
据考证,马援进军交趾之路线当由长江船行进入湘江,在今湖南、广西桂北地区征召士兵,然后由湘江水路进入灵渠(在今广西兴安,为沟通荆州与交州的交通枢纽),灵渠多年失修,早已荒废,马援于是主持大军疏浚这条著名运河,为渠六十里,并建马嘶桥一座,成为百姓美谈。在今兴安县灵渠畔的灵济庙名四贤祠内,仍供奉着开渠、修渠的四位古贤:即秦人史禄、汉人马援和唐人李渤、鱼孟威。
接着,马援大军由灵渠转入漓江,沿江而下到达桂林,在这里又引发一个民间传说。说汉军刚到这里就遇上了叛乱,双方首领来到今天桂林的著名景点伏波山,展开谈判,谈至僵局,马援忽然拔剑而起,剑光一闪,竟将一根巨大的石柱贴地削去寸余,使其悬空(今此奇石称“试剑石”),喝令叛军退兵一箭之地,说完登上伏波山顶,立马拉弓,一箭竟射穿了三座山(今此景点称“穿山”),直飞在桂林城百里之外,神力超乎想象,震的叛军屁滚尿流,退兵退到无影无踪。所以大家不要迷恋小马哥,这真的只是个传说而已。
然后,汉军又由桂林进入桂江、郁江,过浔江,转北流江,一路凿暗礁、疏河道,终于穿越零陵郡、郁林郡与苍梧郡,来在合浦郡境内一道险关之前。这道险关可是大大的有名,就在今广西北流、玉林两县间,由天门山与龙狗岭二石山分支耸秀,东西对列,其阔30步,为古代通往琼州、交趾的交通要道。这正是民间传说中的“鬼门关”(或称“阴阳道”)所在地,过去便进入了南荒中的南荒,人迹罕至,丛林遍布,是毒虫野兽的天堂,是瘴气肆虐(注6)的地狱,去者罕有生还,民间有谚:“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是也。传言马援征交趾路过此地,还在路旁大石上“记号”了一笔(勒石),残碑龟石至今尚存。
果然,“鬼门关”名不虚传,待汉军行至合浦郡治所,士兵已大量减员,就连楼船将军段志也在路上病卒,迭相做了南方之鬼。马援心想这接下去丛林更密、山川更险,而骆越也必借由地形熟悉之优势,在丛林中多设埋伏跟汉军打游击战,如果继续南下强行穿越,恐怕没等到交趾,大军已被越人与猛兽毒虫瘴气折腾殆尽了。
基于此,马援最终决定变更线路,沿海岸线迂回行军,即由钦州过十万大山,一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同时以大小楼船从合浦郡乾体港入海,沿钦州湾、防城海岸与北部湾,紧贴陆路运送补给,如此海陆呼应、伏波而进,这才不枉他伏波将军之名。
这一海路进军也有不少民间传说。据《廉州府志》,汉军船队在途经钦州地界乌雷岭外一道狭窄海峡时,发现此处不仅水位浅、航道狭小,而且风高浪急,船行十分困难,还多有海寇藉此抢劫过往船只。从前过往商旅只能绕道危险的外海航行,鲜有生还者;马援兵多却不怕,遂下令将士们连夜开凿出一条宽阔的航道,在开凿过程中,为避免海寇侵扰,马援又命令士兵将山羊绑在大鼓之上,让羊蹄不断擂响战鼓,同时把铃铛挂在一块叫“乌置墩”的礁石上,风吹响叮当,与鼓声交加,声响震天,威慑海盗。另传说这钦州海湾中本有九口连珠巨浪,声响如雷,船行不得,马援一箭过去,射掉六口,还剩三口。清代番禹人屈大均有诗《伏波射潮歌》云:“后羿射日落其九,伏波射潮减六口。海水至今不敢骄,三口连珠若雷吼。”
有点夸张了,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马援征交趾之战,与其说是与越人的战争,不如说是与大自然的战争,或者说与地形的战争。
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军事地形学,是每一个军事统帅的必修课。而马援自沙盘伐陇以来,无论平羌、征越,皆能克服地形之劣势。其“上将之道”,可称东汉诸将之最,绝对宗师级的人物。
于是,马援巧妙进兵,加之当地百姓引路(注7),汉军轻松绕过了交趾北面骆越严密设防的红河三角洲密林,不日进抵浪泊(湖名,在今越南河内省红河苏沥江之间),这一带气温比附近的河内低十摄氏度左右,最热时也不超过27摄氏度,是交趾著名的避暑圣地,利于汉军长期驻扎。二征叛军见此沉不住气了,连忙组织了主力象兵及船队与汉军展开了一场水陆大战,结果汉军大胜,共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征氏姐妹落荒而逃,率残众躲入禁溪(今越南永富省安乐县)穷山恶水之间,据险自守, 负隅顽抗。
禁溪水急山险,愁雾浓烟,马援也是不敢贸然入内,遂一声令下,命大军随山伐木, 筑起巨栅, 守住溪口,围而不攻。这征氏姐妹也真能躲,一躲就躲了将近一年。而马援也真有耐心,他一面围住二征,一面也不闲着,趁机分兵略定各县,安抚民众,怀柔百姓,收聚粮食,输运军前。双方就这么耗上了。
这就是马援的战略高明之处。对死硬分子围而不攻,而对当地民众怀柔安抚,此即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终于,到了建武十九年正月,二征姐妹粮草断绝,无以为生,部下亡散投降殆尽,最后被马援俘虏斩首,传送洛阳(注8)。朝廷论功行赏,发来诏书封马援为新息侯(封邑即春秋时息国,今河南息县),食邑三千户。副将刘隆则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这一年,马援五十七岁,是东汉开国功臣中封侯最晚的一个,其封邑户数也属后等。但这迟来的荣耀,还是让马援老怀大慰,于是杀牛摆酒,犒赏三军,带着几分酒意,马援不由感慨道:“吾从弟少游,与我志趣不同,尝谓‘人生在世,但取衣食裁足,乘小车御驽马,为郡掾史,老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何必奔波劳碌,妄求功名?’吾当初意不谓然,今至浪泊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中瘴,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不意先诸君而纡佩金紫,且喜且惭。”
人生就是一道道的选择题。是知足常乐的好好先生?还是志在千里的英雄无悔?这就看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大丈夫立功外域,岂易易哉!反正马援觉得:人这辈子不过短短几十年,理应活的精彩万分,像马少游那样畏畏缩缩、庸庸碌碌到底还是不是个男人!
众人听得马援肺腑之言,不由感同身受,皆伏地大呼万岁,胜利的心情有如艳阳高照。
图:息县马援雕塑
关于二征姐妹与马援,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立场拥有不同的历史评价。中国从前的史书,当然都把“二征”视作叛逆者,而把马援视作忠臣良将(骆越人无话语权);但问题是交趾在北宋之后脱离了中国直接统治,成为属国安南,后来又独立成了越南,这下可就麻烦了!为了各自的民族利益和民族发展,现代人不得不对这段历史,重新进行评价。
首先,成书于13世纪到17世纪的《大越史记全书》等越南史料竟认为:二征起义是越南人民反抗汉朝民族压迫和剥削、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二征夫人则是越南人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而马援竟成了汉朝侵略军总指挥,是一个双手沾满了越南百姓鲜血的侩子手。
图:越南二征夫人庙会
今日,在越南各地都有大量纪念二征的祠堂、庙宇和以她们命名的街道。譬如越南首都河内的四个市区中就有一个叫“二征夫人区”。1959年3月14日(即阴历二月初六,据传为二征夫人殉难日),越南政府更是发行了一套“二征”同图邮票两枚,图案为征侧、征贰骑在大象上作战。政府如此,民间更甚,据说在今天越南北方的许多农村,还臆造出征氏姐妹的几十个女部将当成城隍供奉。“我之寇仇,彼之英雄”莫过于此。
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勉强可以接受二征夫人是越南民族英雄,但要说汉朝军队是侵略者吧,这当然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刘秀、马援非常之不公平。然而照顾到越南的民族感情和中越的睦邻友好关系,我们又不得不作出让步,据说当年周恩来和贺龙出访越南时,就去了二征的庙宇凭吊致敬、献上花圈,认为中国人民从前对不起越南人民。就连香港的金庸也认为:“二征王是汉光武帝所执行的大国主义的牺牲者,是被中国的侵略军所杀死的越南民族女英雄。”引起多番争议。
图:越南二征夫人庙会
这些评价和争议,其实很无聊。事实上,在越南尚处在原始蒙昧未形成民族意识与独立国家之时,二征夫人是否会认为自己代表越南人民,马援又是否会明白自己是在侵略他国?所以很可笑,大家都只是在将现代人的历史观点与民族主义强加于古人。所谓侵略,所谓起义,如果汉代人听说,一定很无语。所以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照顾越南人的民族感情,越南人的心理很特殊,一方面他们向往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成果,但另一方面因其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这又让他们害怕受中国影响太深而失去自我,越南人很纠结,我们要理解。
注1:见郦道元《水经注》,为西北地区种植水稻之较早记录。
注2:公元3年(西汉平帝元始三年)前后置,秩比两千石,隶属光禄勋,统领虎贲郎1500人。汉代的宿卫本由郎官负责,但汉朝后期郎官渐渐文官化,实际只在庆典仪式或非常时期才执行宿卫任务,而平常的宿卫任务便由这1500人的虎贲郎担任。
注3: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研究指出,标准的五铢钱大约重四克,重量与同一时期的古希腊货币德拉克马、古罗马货币第纳尔大致相同,说明这一重量和币制是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
注4:即今广东一带,其郡治番禺西汉时曾为南越国都,且以中国当时最大贸易港而繁荣;但公元2年时其全郡人口只有一万九千户,九万四千多人,远不如交趾郡开拓的好。
注5:百越中一支,又称“雒越”,大概是今天我国壮族、黎族与越南京族的先民。
注6:古人迷信,他们认为疟疾等南方传染病的病因是山林间的不良空气,称“瘴气”。
注7:据《防城县志》,今广西与越南交界处之防城港市黄、裴、阮3姓百姓当年协助伏波将军平乱,从军作向导有功,朝廷赐予功田。
注8:这是《后汉书》的记载,越南人却不这么认为,在越南的史料中,征氏姐妹没有被俘虏斩首,而是死战不降,坚贞不屈,于该年二月初六投江自尽了。至今每年阴历二月初六,越南民间仍会为二征夫人举办祭祀仪式与纪念活动。
安南就是中国本土,从中国分离独立,清楚明白的叛国贼,它们心里也清楚,时刻担心被中国清算[得瑟]
二征本是汉属民,不是叛贼是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擅杀叛番头领的原因了,搞得不好成了民族英雄精神领袖,会作为一面旗帜被后来的作乱者利用。而诸葛亮的做法就很聪明,七擒孟获后仍然让他当土王,他回去后只能把坚持抵抗的土人都灭掉,才能掩盖他投降的耻辱,擅用奸细反将,是要大智慧的。就算二征夫人不降,只要把她们养在汉朝后宫,什么都不用做,流言传说都会毁了两位女中豪杰的名声,女人的悲哀也在于此。
平定叛乱,变成了侵略[笑着哭]希望越南认清现实,承认越南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得瑟]
光武帝尽是欺负老实人,伏波将军马援可以说是光武帝晚年的救火队长,哪里有事去哪里。每次完成的都很好。但是还被刘秀欺负惨了!
当时生产力达不到稳定统治,现在再拿回来呗[得瑟]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越贼~自带反骨!!!🔪🔪🔪
虎父犬子
越南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哪来伤害越南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