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大庙:
遗落在黄河边的秦长城
几段残破的长城,散落在山河之间。黄河在山脚下,缓缓流淌,山静静矗立,悄然无声。而在这山河之间,就是横亘万里的长城了。 这长城,有砂石堆砌的,有夯筑的。有人说,它们是明代的边墙。而最新的考察又说,这长城就是秦长城。 雪岭堆银,千米高差,让我们见识一首古诗的意境 “大庙”,这是个读一遍就忘不掉的名字,也是一个给人无限诱惑的名字。既然地方以大庙而命名,那里是不是有座很大很大的庙呢?不久前,有信息说,大庙一带新发现秦长城遗迹,填补了秦长城的研究空白。
大庙村内的城隍庙
事实是否真如人们所言呢?一个周六的早上,我们开始寻访秦长城之旅。然而,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差点改变我们的行程。
早上七点多,雨丝就在天空中飞舞了。到八点,雨丝已经变成淅淅沥沥的中雨了。大庙那边该不会也有雨吧?我们很是担心。看看天气预报,靖远已经发布了沙尘暴蓝色预警。那么风一定很大了,只要没有雨就行。出市区,没走多远,雨就渐渐地变小了。、
这次探访我们联系到靖远的摄影家房振国。房振国长期在文化系统工作,研究地方文史,熟悉白银地理。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在白银市区同房振国会合后,风似乎小了许多,天空明亮了许多,对即将到来的大庙之行我们充满了期待。
大庙村是靖远县兴隆乡一个行政村,大约处在靖远西北部,既是黄河岸边的一个村落,也是一个和宁夏相接壤的村落。距离县城大约有110公里,距离兰州则有300公里左右。这个村子不仅以盛产香水梨而闻名,更是以丝绸之路和黄河交汇的水旱码头而闻名。久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得这个小村有不小的知名度。 离开白银市区,沿高速公路,直奔距离白银70多公里外的王家山出口。相对而言,这条路比较近,要比走靖远县城省不少时间。下高速后,上109国道,我们直奔北长滩乡。从靖远县城到北长滩再到大庙的路,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一个支线。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曾在这里发现一个东罗马银盘,见证了丝绸之路曾经的兴盛。
黄河在黑山峡内流淌
房振国说,我们要从109国道一个名叫杜寨柯村子中间,向左拐直插黄河边。杜寨柯,这个名字很奇特。在北长滩一带,很多的地名都带着“寨柯”,比如有范寨柯、东李寨柯、刘寨柯、杜寨柯等等。这些地名为何如此奇怪呢?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查了不少资料也没有弄清楚。似乎这个词,可以前后颠倒。戏剧中穆桂英占山为王的山寨就名叫穆柯寨。而在陇西县有个村子名叫柯寨乡。从字面意思看,柯在汉字中是斧柄的意思,也是一种植物,还有草木的枝径。寨自然就是山寨的意思。或许这些地方以前长着某种植物。这似乎不太靠谱。或许它是丛林里有座山寨的意思,亦或许来自西夏语。
半个小时后,到了杜寨柯村,已是上午十点多了,可是村子很是冷清。从岔路口向左手拐,就是去大庙的路了。此时,我们注意到外面的植被发生的变化,兰州出发时虽然下着雨,但街边的树叶子已经深绿色了。可是,这里的柳树叶子还带着淡绿色。显然,气温要比兰州低得多。
离开杜寨柯,走了没多久,路边起起伏伏的山丘,就逐渐变成了高大的山岭。山路在渐渐地升高,拐了几个弯,我们眼前一亮,“大雪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只见群山连绵,无边无际,从半山腰到山头上被白雪所覆盖。 房振国说,这就是靖远的古八景之一“雪岭堆银”。靖远境内有一座哈思山。哈思出自蒙古语,为美玉的意思,带着很浓厚的游牧民族色彩。哈思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由于海拔比较高,过去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化。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哈思山积雪山下洁白,山顶的颜色稍暗一点,那是山顶的森林了。远远看上去,果真下面是雪白,上面是银色,故而名为雪岭堆银。哈思山是靖远黄河南岸的一座大山,也是一座防守的屏障。在明代,每到冬季,黄河结冰,游牧民族的骑兵就会踏冰过河,突破黄河岸边的长城防线,这里就是守护靖远县城的屏障了。
哈思山顶的皑皑白雪,人称雪岭堆银
继续前行,找了一个视野稍微开阔的地方。下车准备拍照,谁知,刚一开车门,一股冷风就向我们袭来,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外面的气温,比车里低了二十多度,尽管我们穿了厚衣服,但仍旧冻得瑟瑟发抖。
房振国说,这里的海拔要比大庙的海拔高出1000多米,每年春天,大庙的梨花开了一个多月后,哈思山下腰站一带的花才开。而大庙毛杏子,都指头大了,哈思山下的杏花才开。
真有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 山河之间,长城如草蛇灰线,时断时续 绕过哈思山后,就是腰站,也是丝绸古道一个重要的岔路口。丝绸古道过靖远县城后,分成几支,分别通向黄河的北卜口、小口子等渡口。这些渡口实际上就是黄河在峡谷中的几个缺口,水流平缓,既便于防守,也便于渡河。因而,自古他们就是黄河上重要的渡口。在腰站有个岔路口,向右拐,过腰站、兴隆等地,我们直奔大庙而去。路基本就沿着河谷而行了。河谷名叫马尾沟,是季节性的砂河,路边也不时有点泉水流淌,点缀着寂静的砂沟。 大庙就坐落在马尾沟和黄河相交处,也在黄河中红山峡和黑山峡的交汇处。半个小时后,在砂河中行走烦了的我们,忽然发现了一道黑色的山崖,而黄河就在山崖下缓缓流淌。这就到了大庙村。
大庙的老戏台远近闻名
大庙村毗连靖远新民村、马尾村、营坪村、腰站村,整个小村由几个散落在黄河边的社组成。这些小村落,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黄河沿岸,又被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成一条精美的链子。马尾河似乎将大庙分成两部分,究竟该先去哪边呢?我们有些吃不准。
“先去营盘村吧,”房振国说。营盘村,听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有戏,显然,这个名字和古代的征战有关,应该是明代的军营吧。车向左拐,刚冲出河谷,眼前的景色就令我们惊讶。大树,一人无法合抱的大树,它们是生长了千年的老梨树。这些梨树在小村中水泥路边依次分布,构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这真是一个令人心仪的小村。村子里见不到几个人。年轻人早已外出打工,年老者下地干活了。好不容易在一处小卖部,见了几个村民。我们询问有关边墙的事。村民们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情况。 小路,沿着黄河而修建,名叫夹道。人们说,是在黄河和山之间的路,故而叫夹道。其实,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误解,它应该是长城和黄河,或者两道长城之间的路。 车沿着夹道,慢慢前行。忽然,出现了一道不为人注意的土墙。停车,跑去一看果然就是长城。
大庙村内古老的梨树
这段长城紧挨着路边,高有三米多,长二十多米,一股苍凉之气扑面而来。房振国拿出随身携带的卷尺,量了一下,夯土层厚七八厘米,城墙的土质比较细腻,不像秦汉长城那样掺杂有杂质,也不像一些宋代城墙,夹杂有木料、瓷片。靖远县文化部门的调查和乡亲们传承的说法,这就是边墙。靖远县一些史志资料记载,大庙一带有明代长城,而且有一个地方名叫边墙弯。显然,这就是明代的长城。
然而,在不久前新华社刊发的宁夏考古学者观点,他们在宁夏和甘肃交界处的地方发现了秦代长城遗址。这个报道中说,靖远县大庙地区黄河洪漫地上的秦长城现存遗迹有3段。这些长城遗迹,分布在大庙村村落、果园内。为何乡亲们认为是边墙呢?除了这处长城外,大庙村的其他社,是否还有长城遗址呢? 顺着夹道向前而行。这时,夹道更加狭窄了。水泥路也到了尽头,极其狭窄的砂石路,仅仅能通过一辆小车。路是从山腰铲出来的。黄河就在我们脚下。在一处拐弯处,我们停下眺望黄河。果然,在这里山崖大体呈现两种颜色,越往上游走,山崖的颜色就越呈现出红色。越往下游走,山崖则显出黑色。上游是红山峡,下游则是黑山峡。
黄土砂砾,层层相叠,堆砌出烽火台,它是秦长城吗 走过长长的夹道,我们来到营坪村。此刻,天虽然已近中午,但村子里却鲜见人来往。这个安静的小村真有点“世外桃源”的样子。在村子最外面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房屋所在地的地势很有特色。这是一处山口边的坪台地,门口不远就是一个状如喇叭口的河谷,很有易守难攻的意味。
长城残迹,人们认为这就是秦长城
我们敲开大门,说是来寻找长城的。主人家姓王,我们向她打听哪里有长城。主人说,你们是说边墙啊。我家后面就有。听了这话我们算是松了口气,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跟着主人,绕到她家院子边上,她指着一处高出地面三四米的土堆说,这就是边墙了。这处边墙残迹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呈长方形,一部分呈四方,整体上看似乎是长城一个烽火台。
主人在长城的南端扎了一个篱笆门,推门进去,绕到面向黄河的一面,正面看上去更加明显一点,残余城墙损毁比较严重,下面被人们挖开了一个引水洞,能看出一层黄土,一层砂砾的夯土层。和我们在营盘村中看到的长城残迹又不一样。这段长城残迹非常坚固,比当地普通的土层坚硬许多。 这段长城似乎更接近一点秦长城遗迹。那么,它们真的是秦长城吗? 关于秦长城的起源和走向,以及残存遗址,向来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毫无疑问,甘肃是秦长城的起点,但关于甘肃境内的秦长城人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在临洮洮河边上,也有人说在岷县境内。更为扑朔迷离的是,许多人将战国秦长城和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秦长城混为一谈。这就更加增加了秦长城的研究难度。
羊圈后面就是残存的烽火台
甘肃境内的战国秦长城始于秦昭王时期,为防范西北游牧民族的袭扰而修建,它西起甘肃临洮、渭源、通渭、陇西、静宁,过宁夏后,又经过了镇原、环县、华池等,共计8个县,长度达800公里。在秦昭王修筑长城后50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抗北方的匈奴,下令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这就形成长度达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秦长城。
秦长城因河为塞,以黄河为天堑,为依托,在游牧民族容易进犯的地方,修建城堡,挖建壕沟,构建了一道完整的防御线。当时,蒙恬因河为塞,设立44个县。《史记》中只提到了榆中县。但有专家认为,考察甘肃黄河沿岸的几个古县城,似乎能看到它们和秦长城之间的关联。比如汉河关县(今积石山大河家康吊村)、金城郡治允吾(今永靖盐锅峡黄河畔)、祖厉(靖远河靖坪附近)、鹯阴(平川陡城)。此外,还有媪围县。这些古县很大程度就是秦汉古县。
这个长城遗迹是否就是秦长城呢? 扑朔迷离,秦长城或许被明长城所覆盖 大庙古称孛罗口,又叫大庙堡,所处位置正是黄河上古渡口,古老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过泾川、平凉、固原,进入靖远境内,几个支线分别走向黄河几个峡谷的交界处。这里水势平缓,适合渡河。这里也是明军防守的重要隘口,因而在黄河边上修建了一段长城。保存在大庙的长城遗址,有记载明确说,它们就是明长城遗址。
黄河岸边的明长城
甘肃境内的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一路东行,在武威附近形成两条防线,主线从凉州卫、古浪所、土门、西景、大靖、裴家营、景泰红水、永泰城、索桥渡过黄河,进入宁夏境内。另一条复线则从武威黄羊镇、穿古浪峡、乌鞘岭、永登、安宁、金城关,而在兰州黄河南岸也有一段长城,从西固新城沿黄河南岸一直延续到兰州城。最后汇合成一条,顺黄河而下到靖远、固原,止于宁夏下马关。
大庙一带的长城残迹,应该就是明代长城残迹吧?可是,为何会有两种不同修建方式的长城呢? 既然到了大庙,我们先去参观下大庙村。原路返回,到马尾沟,沟的对面就是大庙村了。整个村落被绿树所包围。从外面看起来,村子不大,应该没有什么值得令人惊奇的地方。 进了蓝色牌坊后,我们就发现村里与众不同,街道虽有些窄,但却保留了一些老民居。有沿街店铺,也有老院子。自然,最引人瞩目的戏台是我们必须去的。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戏台。这是一组有些令人惊异的建筑,我们找到了大门,却被一堵墙堵住了去路,向左手拐,才绕到了戏台的正面。戏台正对着隍庙大殿,这也符合先娱神,再娱人的做法。没赶上庙会,大院内寂寂无人。
为数不多清代店铺
走在大庙村内,我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现象,有些地方的街道并不是正正规规的直来直去,而是呈现三岔状。为何街道会成三岔状呢?这似乎和城堡的性质有关,街道呈现三岔状,往往是出于防守的需要,目的是迷惑敌人的视线。自然,这是为城堡被攻破,打巷战所做的准备。由此可见,大庙堡位置之重要。
相对而言,通往大庙的路虽然远一点,但比较平坦,对于运输量巨大的民间商队,这里正好渡河。而且这里也是明代通往长城沿线运送军粮的重要通道。民国时期,水上运输非常兴盛,从兰州来的筏子客多在这里歇脚过夜。这里人文非常鼎盛,是靖远有名的文化乡。光绪八年,当地人魏武烈在大庙白衣寺创办文峰书院,后改为“靖北高等小学堂”,为靖远乡村自办的第一所学堂, 于右任曾为他题写“耕读传家”匾额。 从大庙村出来,我们准备上渡口过河返回。可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里的几处长城遗迹,是否就是秦长城呢?
这要从兰州境内秦长城说起,因为这是一条线。关于兰州境内的秦长城,人们认为被明长城所覆盖,因而在今天兰州的黄河南岸已经看不到秦长城遗迹了。唐代杜佑的《通典》里,曾有这样的记载:“五泉县有古苑川及古长城”。这说明在兰州城到苑川一线是有古长城存在的。显然,就是秦长城了。《皋兰县志》也说,兰州的长城为“秦蒙恬所筑,(明)万历元年补修”。《重修皋兰县志》说得更具体:“长城在黄河南岸。秦蒙恬筑,明万历元年补修。二丈余,土色坚韧。西自新城起,沿河而东至靖远县大浪沟,约计二百余里。”
黑山峡内的古渡口
从这些记载来看,这里的明长城也应该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补的,因而,我们已经找不到秦长城的痕迹了。或许,营坪村的那座烽火台,就是当年秦人所留,故而显得和其城墙不一样。 站在长城边眺望黄河,河面上渡船来来往往,山间梨树郁郁葱葱,这个安静的小村,隐藏着多少的秘密,期待人们破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