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春风化雨阁
编辑丨春风化雨阁
李清照的一生从优裕走向苦难,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巨变使词人视野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赵明诚“天台之遇”后,李清照的词风与前期迥然不同,从前期幸福甜蜜的“闺思闲愁”,发展到后期孤独凄苦的 “苦寂悲愁”。
那么,赵明诚“天台之遇”前后,李清照遭遇的情感变故、婚姻变故、社会变化是什么?她的词作具体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变化李清照前后期词在题材、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李清照前后期由于心境的极大变化,引起其词作题材选取的诸多不同。
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比如《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等。
而后期词作题材则多写内心愁苦,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这首词从意境上看显然是一首后期词。
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评传》中指出《渔家傲》作于李清照47岁时。
作品中写“仿佛梦魂归帝所”,显然是对故人的怀念。
“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心情迷茫,不知何处可去,此种苍茫心境词人只有到了后期才有。
“蓬舟吹取三山去”写出了词人消极思隐的心境,此句有苏轼《西江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蕴含的“且寄道心与明月”的心意。
此词以超凡的想象力把“星河”、“帝所”、“三山”等诸多意象融合起来写自己的心情,词人前期作品还没有达到此种境界。
意象选取上,李清照前后期词中“酒”这个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很不相同。
前期有“沉醉不知归路”、“未成沉醉意先融”、“东篱把酒黄昏后”等,其中酒意,不是游兴的欢愉,就是散发的闲愁。
而后期词中酒意则多含悲愁色彩,“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等,其中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和兴致,而是充满了愁情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浓愁却愈发强烈。
另外,“雪”这个意象,前后期蕴意取向也大不相同。前期是“年年雪里”,后期却是“踏雪没心情”。
词人本来非常喜欢雪。
前期在北方,年年下雪,词人也年年踏雪赏雪:“雪消玉瘦,向人无限依依”;而逃到南方后,雪难得下一次,词人也难以再提起游兴,只任它“香消雪减”“给道归迹情留”了。
词人并非不爱雪,只为愁情满怀,因而什么事都难以提起兴致。
意蕴取向的不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前后期情感上的变化。
在语言风格上,前后期词也很不相同。
李清照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
如小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一幅夕阳、碧水、青草、藕花、鸥鹭的晚景画卷,美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争渡,争渡”则写出了游玩归来的一群少女的顽皮,将人物的欢快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前期这样的词很多。
她若偶尔与夫小别,相思成愁,也会写一些情思绵绵的思夫词如《一剪梅》、《满庭芳》、《玉楼春》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末句使用比兴,写出相思人愁,已成为传世名句。
而后期,李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浓烈了许多,如“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等句无不描画出一个消瘦、苍老、愁绪满怀的妇女形象,她的名作《声声慢》,全词以十四个悲苦色彩的叠字开头,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奠定了全词的悲凉基调。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牵起了老年孤独的李清照的痛处,寄喻了她对亡故丈夫的极度思念。
李曾把《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其中有“人比黄花瘦”一句,如今却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都无人来怜惜采摘了。
词末用一个“愁”字作结,更明白道出了作者思夫悲夫、自怜自苦之意。
这首词与其前期词作相比,其中的“苦寂悲愁”前期词绝无一首可及。
李词前后期的差异绝不是个人化作品与社会化作品的差别,而是在个人化作品的前提下,由于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导致的情感基调、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1.前期李清照前期生活典雅美满。
其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这一时期李清照尽情享受着父母之爱,夫妇之情,因而词作大都写她的闺阁情怨,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1)闺中少女时期(18岁以前)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由于生活幸福,性格天真活泼,此期的词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忧无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其词如《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既写了少女动人的美好容颜,又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羞怯,从而把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任何人都忍不住对之爱怜有加。
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2)美好婚姻时期(18岁至屏居青州十年时期)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乐章。爱情使李清照的美好人生更上了一层楼。
如果说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的是爱的悲伤,那么李清照则为我们留下了另一爱情经典———爱的甜美。
其词作即是其生活的表现。
如其送别作《一剪梅》,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其中滋味无比甜蜜。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
如李所作《醉花阴·重阳》,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赵明诚不仅为李清照的相思之情所感,更为词的艺术魅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
他三日作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却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这三句正是李词《醉花阴》的最后三句!由此可见他们夫妻二人是多么的琴瑟相和。
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
2.后期(赵明诚外遇后)上天似乎要发挥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于是对她进行了新的人格考验、让她进行新的命题创作。
先是赵明诚有了纳妾之举,李清照近20年的理想婚姻受到了背叛,使她在感情上遭到了沉重打击。
接着,社会变故的打击也开始折磨她。
赵明诚“天台之遇”使李清照始感孤寂、失落;后金兵入据中原,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漂泊,流落南方,境遇更加孤苦。
“天台之遇”、南渡后,李清照经历了丈夫不忠、国破家亡、流离凄苦的生活巨变,因而其后期词作多悲叹身世,融和着哀怨情愁、家国之变,饱含时代沧桑,抒写了怀旧之感、故国之思、悼亡之情。
同前期词相比,其后期词无论是思想内容的深度还是艺术概括的力度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格调上也由前期的明快妍丽变为后期的沉郁凄怆。
3.十年青州屏居结束至南渡前期李清照的词并非从南渡以后才变得凄惨悲切。
如她38岁所作的《蝶恋花》,此词基调可谓凄入肝脾,哀感顽艳,较之其南渡后的词作,其中悲苦并无不及。
其它同期词作如《凤凰台上忆吹箫》、《念奴娇》等的内容都绝非是伉俪小别之作,其中并非少妇闲愁、伤春悲秋之情,而是流露出一种身陷绝境般的悲苦。
如果以哀婉凄苦作为分期标准,赵明诚青州屏居结束后上任做官纳妾,就应该是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分水岭。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屏居只有十年。
1118年,赵明诚离青州赴任。
李清照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为其送别:“……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赵明诚出外做官,却偏偏要李独自留在青州。
为了留住他,李清照便反复咏唱宛转凄切的《阳关曲》。
她为什么这样苦苦挽留不愿让他走呢?
“念武陵人远”揭示了作者没有明说的难言之隐——担心他会像汉明帝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那样遇上仙女,乐而忘返。
“烟锁秦楼”句比照萧史弄玉的爱情故事。
在神话故事中,弄玉和箫史共居秦楼十年后,双双比翼飞升,爱情婚姻美满。
而她李清照虽然也曾陪伴丈夫屏居青州十年,到头来自己却象被丈夫遗弃了一般,孤单单地留居在被烟雾笼罩的青州闺楼中。
作者写这首送别词可谓用心良苦,她想感化丈夫不要忘掉她另图新欢。
特别是“念”字领起的下文,多么委曲动人,那种望眼欲穿的神情,伴和着作为见证的楼前流水的如泣如诉之声,怎能不使人心弦颤动!
不过,由于老庄思想对李清照的影响很大,使李清照最终能够用旷达超脱、随缘自适的态度面对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婚后生活道路。
虽然她在感情上和赵明诚有“天台之遇”的隔阂,但李清照最终能够冰释前嫌,与赵明诚重归于好。
4.南渡以后南渡以后,国破、家败、夫亡的厄运接连降落到李清照身上,使她晚年的生活最是孤寂索寞。
词人既失去了故国和故乡,又失去了至亲的亲人,成了一个“孤舟嫠妇”,不幸和痛苦伴随着她。
对李清照这样感情丰富细腻的女人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
她身心痛苦、阅历丰富、思想深沉,情绪孤寂悲楚,在述说流落飘零之愁和兵荒马乱之苦的时候,念念不忘北方的故乡热土,时时追忆往昔的欢快生活,常常嗟伤哀叹羁旅生涯的漂泊无依,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透露出几分苦涩与凝重,体现出良多沉郁和感伤。
先后写下了《鹧鸪天》、《添字采桑子》、《武陵春》、《声声慢》、《忆秦娥》等不朽的作品。
这些词作感情凄怅悲楚,真切地反映了诗人后半生悲苦的生活。
因此,在她后期词作中,再也无法一睹前期那样欢快的情致,取而代之的便是那深沉的、无限痛楚的心音了。
总结:从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中,我们可以真切体会到后期李清照的寂寞人生形成的悲剧性,而恰恰正是后期李清照的巨大悲剧人生影响其词作风格大变,使其词作哀怨深沉、悲怆动人散发出类似悲剧的打动人、影响人的特有情感魅力。
后期的李清照无边寂寞———没有爱情、没有婚姻、没有子女、没有知音、家庭破碎、国家破碎、身心疲惫、理想难酬、复国无望……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纺织,化愁为美,使后期的易安词超越前期而迈上了婉约词作的巅峰。
其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着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独立于黄花与秋风之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参考文献:[1]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戴武军.老庄思想对李清照的影响[A].孙崇恩.李清照研究论文集[C]﹒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