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奥地利经济学“利息理论”的批驳

红红说商业 2024-09-27 02:36:39

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是央行干预利息,准确地说是央行下调利率,向市场释放了错误的信号,即让大家认为资金很便宜,这怂恿且鼓励了企业家踊跃贷款,让他们进行了更长远的迂回投资生产。

由于企业家长周期的投资导致亏损,因而发生倒闭破产裁员,进而引发危机。所以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央行对利率的干预。

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这个解释只在理论上听起来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未必符合现实。

在这里,笔者提出质疑及反驳。

首先我们观察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央行一般是加息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央行则是降息的。央行对利息的干预一般是反市场周期的。

如果按照奥派的理论,当前经济不景气,央行降息,按理说,企业家应该积极贷款投资了,经济很快就可以恢复了,可惜并没有。

拿日本举例,利息降到零甚至负利息了,资金够便宜了,为什么无法鼓励企业家积极贷款投资呢?

所以说,央行下调利息导致企业投资狂热并破产带来经济危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要知道,大部分经济危机,都是在极短的两三年内发生的。而央行下调利息这个信号,传导给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来做决策,在时间上不可能有那么一致。就算在时候上是一致的,怎么可能带来普遍性的破产倒闭或集体躺平不愿投资呢?两三个点的利息差距负担,怎么会让所有企业都面临困境?

我想奥派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危机,用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理论更为合适。

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资产价格下跌,均会对市场所有企业及居民带来巨大冲击。由于他们的负债不变,资产缩水,为了平衡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才不得不减少投资与消费。

由于资产下跌具有普遍性,基于纳什均衡(即非合作博弈理论)理论,每个人做决策,都是基于别人的决策。既然认为别人会削减投资与消费,在市场陷入低迷的阶段,就算自己看好某一个产业或商机,继续投资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而自己也放弃投资。

由于预判赚钱越来越困难,因而自己也削减消费。

由于每个人都是如此认为,则不可避免地发生通缩螺旋。而此时,央行再怎么下调利息亦是无用。

反过来说,在经济景气的阶段,资产价格处在上涨过程中,人们基于纳什均衡(即非合作博弈理论)理论,每个人做决策,都是基于别人的决策。既然别人都认为资产价格还会上涨,则别人会加大投资,那么自己也积极参与进来。这个时候,央行的利息实际上是偏高的,但依然阻碍不了人们投资的热情。

由于投资旺盛,各行业赚钱容易,人们的消费也水涨船高,因此使市场处于通胀状态。

也就是说,央行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加息却减少不了人们投资与消费,在经济低迷的时候降息却增加不了人们投资与消费,央行的胳膊终归是拧不过市场的大腿。说是央行干预利息导致经济危机,这个理论真是站不住脚了。

鉴于以上分析,奥派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是无力且苍白的。用“资产负债表”理论来解释更符合事实更有力。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