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事:外公用箩筐挑着我,走了50里山路,才把我挑回外婆家

温州故事大叔 2024-10-06 15:28:39

自打我记事起,我是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外婆家坐落在文成和泰顺交界处,那个名叫箬阳的小村庄里。箬阳村位于海拔 500 多米的群山中的小盆地里,四周青山环绕,山上都长满了竹子,一阵风吹过,便传来哗啦啦的翠响。群山的东北角有处豁口,在豁口处,有一条山路,一头连着村子,另一头蜿蜒通向山下,行至半山腰,便踏入文成境内了。

我在箬阳村生活的时候,箬阳村还是联云公社所在地。但是箬阳村很小,不到一百户人家,人口也不到500人。群山豁口处的那条山路沿着北边的山脚到了村里,就成了村里最宽的大路,大路经过一棵老柏树之后,就转向南方,径直穿过盆地,跨过一条小溪,到了南边山脚,便沿着山脚向西,通向山顶,前往往更偏僻山村。

母亲说,我是刚学会走路不久就被外公从文成县城用箩筐挑到箬阳的。母亲是家里的长女,因此在外公眼里,我就是他的“长外孙”,当地俗称“外孙王”。我出生后,经常在外做工的外公会时不时的绕道来看我。

我的父母结婚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分居两地。母亲卫校毕业,被分配在泰顺县司前卫生院工作。而父亲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文成县城,两地相隔一百多里,在没有通公路的年代,要走上两天。我虽然在文成县城医院出生,但是母亲休完产假就带着六个月大的我回到了泰顺。

母亲现在还会说起,她当时在司前,独自一个人带着我,有多么的辛苦。白天我被母亲托在一个隔壁大妈家里,只要听到我母亲下班回家的声音,隔壁大妈就立刻把我送回我母亲怀里。因此,母亲经常一只手抱着我,一只手还要炒菜做饭、灌开水、扫地。

因此断奶后,母亲就把我送到了文成县城,让父亲带我。父亲信奉“子不教,父之过”的教条。在我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年龄,就没少挨父亲的打。外公那次来文成看我,恰巧看到我被父亲打得嚎啕大哭。见到这一幕之后,外公二话不说,就要用箩筐挑我走。

我人生最早的一幕记忆就是:我坐在箩筐里哭,箩筐被人挑着,一颠一颠的,箩筐盖时不时的被掀起来,塞进几片饼干。在箩筐外断断续续传来的说话声中,我时醒是睡。就这样,经过四十多里山路后,我到了箬阳。那一年,我不到二周岁。十多年后,小舅舅指着一个装满竹炭的箩筐说:当年,我就是坐在这个箩筐里被外公挑到箬阳的。

我在箬阳这个村子里,整整生活了四年,到了上学的年龄才回到县城。这四年期,恰巧是我们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四年,历过许多经的事情,让人记忆深刻。箬阳虽在群山之中,相对闭塞,仍与很多农村一样,酝酿着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让年幼的我记忆尤新。有的事情,是在长辈一次又一次的复述中,又从新装进了我的脑海里,有的事情,就如同胶卷,从没忘记。

我的妻子,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去外婆家,舅舅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她丈夫小时候在这个村子里的故事,可以写成厚厚一本书。我想,我在箬阳四年的童年时光,让我在以后性格中留下了箬阳村的影子。前几天,我写了两篇我在箬阳村的童年趣事,虽然没什么阅读量,但是我想,我还是有必要试着把我童年的故事写出来,看看能不能写成连起来是一本书,分开看是一个个小故事。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经常与小舅沿着后山的大路走山顶,看着远处的群山层层叠叠,努力的幻想着外面的世界。在山顶上,小舅告诉我,在视力所及的第四道山脊的背后,就是文成县城,那里有我的父亲。

今晚,我特意打开高德地图数了数,发现文成县城到箬阳隔远不止四道山脊。小舅,你又骗了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