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4 号下午 1 点 22 分左右,琼瑶在淡水区的家中悄无声息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享年 86 岁时。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整个人都懵了,心像是猛地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那些曾经守着她的书、追着她剧的日子,刹那间全涌上心头,跟开闸的洪水似的,止都止不住。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家里那本《还珠格格》,书页被翻得卷了边,纸张也泛起了旧黄,可每次翻开,就像打开了装满童年欢乐的魔法盒子。小燕子那风风火火、古灵精怪的劲儿,还有紫薇举手投足间的温婉娴静、满肚子的才情,在琼瑶的生花妙笔下,一个个角色都像是从书里活过来了,嬉笑打闹、吵吵嚷嚷中,全是对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向往。
再就是《情深深雨濛濛》了,依萍站在大雨里,那单薄却倔强的背影,还有书桓眉眼间藏不住的深情和偶尔的迷茫彷徨,剧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葛,承包了我寒暑假的喜怒哀乐,守在电视机前,一会儿哭得稀里哗啦,一会儿又笑得前仰后合,成了记忆里怎么都抹不掉的片段。
她写的故事啊,就像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情感养分,滋润着一代代人的心田,教会我们这些毛头小子、青涩丫头怎么去向往甜甜的爱情,怎么珍惜血浓于水的亲情。剧里那些或柔情似水、或直抒胸臆的台词,都成了小伙伴们课间嬉笑模仿、斗嘴打趣的 “金句”,时不时就冒出来几句。
谁能想得到呢?这位一手缔造无数浪漫传奇,在文坛封神的大咖,人生的最后谢幕,居然这么让人揪心。
听她 63 岁的儿子讲,琼瑶走之前留下了遗书,还特意叮嘱秘书中午回家看看。秘书推开门的那一刻,估计心都凉了半截,眼前残酷的现实像一盆冷水,直直泼了过来 —— 琼瑶安安静静地躺在房间里,生命之火却早已悄然熄灭。
119 的医护人员赶到的时候,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看到琼瑶已经毫无生命体征,呼吸心跳都定格在了那一刻,大伙心里都清楚,这位传奇女作家是真的彻底跟这个世界告别了。
社交媒体上贴出的那封遗书,篇幅不长,语句也简单,却看得人眼眶发酸,心里直揪。
“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身为创作者的那份倔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对自己生命走向的最后坚守和把控。回头细想琼瑶这跌宕起伏的一生,幼年就赶上兵荒马乱,四处漂泊、居无定所;青年怀揣文学梦想一头扎进文坛,摸爬滚打、历经坎坷才崭露头角;中年好不容易作品大火,火遍大江南北,却也招来了数不清的质疑、争议;晚年呢,本该含饴弄孙、安享天伦,却深陷家庭矛盾、理念分歧的泥沼……
桩桩件件,随便拎出来一件,搁普通人身上都压得喘不过气,更别说全都堆在她一个人身上了。她笔下的人物为了爱能上刀山、下火海,冲破重重阻碍,现实里的琼瑶,骨子里肯定也有着同样炽热滚烫、不肯低头的灵魂,哪甘心晚年被病痛折磨得没了人形,被身体的衰弱一点点耗尽精气神,就这么无声无息、浑浑噩噩地度过余生呢?
琼瑶的离世,就好像在时代奔涌向前的滔滔洪流里,一座屹立多年、承载无数文化记忆的地标建筑,“轰” 的一声塌了。
对于咱们这些书迷来说,那感觉就像是珍藏青春回忆的保险柜突然被人撬开,珍贵无比的记忆保管者一下子没了;放在文坛这个大圈子里看,文坛少了一位开山辟路的大师,是她最早用那细腻入微、丝丝入扣的情思,在言情这片土地上精耕细作,掀起通俗文学的热潮,引得无数人投身其中。
可换个思路琢磨琢磨,这说不定就是琼瑶给自己精心挑选的谢幕方式呢。大半辈子都在用笔杆子书写爱恨情仇,临到人生结尾了,鼓足勇气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独特的句号,这份果敢决绝、洒脱随性,跟她笔下那些冲破世俗枷锁、勇敢追爱的女主角们,简直如出一辙。
虽说如今琼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那些印在书页里、定格在荧屏上的故事,可不会随着时间褪色、消散。
往后的日子里,它们就像一群灵动的小精灵,悄咪咪地穿梭在岁月的缝隙间。但凡有人心血来潮,翻开一本旧书,或是重温一部经典剧集,琼瑶倾注在里头的才情、满腔热血,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与坚守,立马就能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把沉睡的记忆唤醒。
她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从台前走到幕后,把文字搭建的舞台完完整整留给后人,供大伙细细品读、缅怀追思。
往后啊,真希望天堂也有笔墨纸砚,书香环绕,好让琼瑶接着书写那些动人心弦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