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问:叶将军还在,会授什么军衔?贺龙的回答斩钉截铁

笑蓝阅览过去 2024-10-25 04:26:54

1940年末,延安一纸调令,叶挺将军被任命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统领陇海路以南所有部队。然而天意弄人,在经历了皖南事变、六年囚禁后,1946年4月8日,叶挺将军在返回延安的途中遭遇空难不幸牺牲。1955年授衔前夕,许光达向贺龙询问:"如果叶将军还在,会授予什么军衔?"贺龙斩钉截铁地回答:"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这个回答背后,蕴含着对这位杰出军事家的深深敬意,也折射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叶挺将军究竟具备怎样的才能与功勋,让元帅们如此推崇?

戎马驰骋写春秋

1897年,叶挺将军出生在广东惠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少时期的他就立志报国,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的优秀毕业生。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指挥的独立团战功显赫,被誉为"铁军"。这支部队所向披靡,攻必克、战必胜,创造了以一当十的战斗神话。

1927年,叶挺参与领导南昌起义,率部担任先遣队。起义军攻入南昌城后,他被任命为总指挥,指挥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巷战。

同年底,叶挺又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在这次起义中,他率领工人赤卫队和农民武装,与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受命组建新四军。在他的领导下,新四军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叶挺将军在新四军时期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他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指挥部队多次打败装备精良的日伪军。

在军事指挥上,叶挺将军具有独到的战略眼光。他提出新四军应该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这与延安的战略方针高度一致。

作为一名军事家,叶挺将军善于分析形势,判断战局。他多次提醒项英,新四军军部在皖南的处境十分危险,应该及时转移。

在叶挺将军的指挥下,新四军创造了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之敌的战例。他们经常以少胜多,打败敌人的"扫荡"行动。

延安钦定:统帅大军显才华

1940年末,华中地区的军事形势日趋复杂。延安先后向这片战略要地派出了两支八路军精锐主力部队。

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115师344旅和343旅685团,约一万七千人,堪称八路军最强主力。另一支由彭明治和朱涤新率领的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继承了井冈山红四军的光荣传统,其中就有叶挺将军当年率领的独立团。

此时的华中战区,新四军已有多支部队。张云逸等人领导的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支队,以及彭雪枫率领的第六支队,构成了一支数万人的劲旅。

这些部队虽都在华中战区作战,但建制和指挥并不统一。延安高层认识到,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选拔一位有威信、有能力的军事主官。

这个人选需要具备两个关键条件:过硬的指挥能力和深厚的革命资历。因为这里不仅要应对日伪军的围剿,还要处理与国民党顽军的军事摩擦。

1940年11月12日,延安做出重要决定:任命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刘为政委,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与八路军部队。

这一任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要知道,叶挺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因特殊身份而受到诸多限制。

三年军长任期中,他四次提出辞职,两次离开部队,实际在军部工作时间仅一年有余。但延安依然对他委以重任,不仅让他指挥新四军,还将八路军主力部队交到他手中。

这个决定背后,是延安对叶挺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在新四军军长任上,叶挺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他深刻认识到延安提出的"挺进敌后、发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的正确性。

叶挺还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灵活运用游击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多次指挥部队以劣势装备打败日伪军的进攻。

在这一时期,叶挺表现出高超的战场判断力。他清醒地认识到新四军军部驻扎皖南的危险性,多次向项英提出军部应该尽快转移的建议,以免被国民党军队包围。

这一重要任命,既体现了延安对叶挺将军的信任,也反映出当时华中战区统一指挥的迫切需要。延安相信,以叶挺的军事才能和革命经验,一定能胜任这一重要职务。

事变险境:将星忠烈写春秋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叶挺将军及其部队陷入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形势危急万分。

叶挺凭借敏锐的军事判断,认定唯一的生机在于迅速打下星潭,撕开合围圈。为此,他亲自带领副参谋长周子昆实地考察地形,制定了详细的突围方案。

这个方案是当时最佳的突围选择,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项英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召开了长达七个多小时的会议讨论对策。

在这关键时刻,宝贵的突围时机被白白浪费。最终,会议否决了叶挺的建议,选择了高岭突围路线,导致新四军遭受重创。

叶挺将军被俘后,蒋介石看重其军事才能,多次派人劝降。顾祝同、陈诚、张发奎等人轮番出马,以高官厚禄相诱。

面对诱惑,叶挺始终保持革命战士的气节。他不仅严词拒绝了这些劝降,还在被关押期间写下了传诵至今的《囚歌》。

蒋介石见软的不行,决定亲自出面。但叶挺的立场依然坚定如铁,不为所动。他反而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要求。

这个要求震撼了所有人:他愿意用接受军法制裁的代价,换取上饶集中营中几百名被关押的新四军指战员获得自由。

在长达六年的囚禁岁月里,叶挺将军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与新四军战友们同生共死的情谊,让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部下。

直到1946年春,叶挺才终于获得释放。4月8日,他与王若飞、博古等人一同乘机返回延安。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

延安的军民群众也闻讯赶到机场,期待着见到这位传奇将军。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那架飞机在黑茶山上失事的噩耗。

这个意外,让叶挺将军未能看到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但他用生命践行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

他在狱中写下的诗句:"囚我身,不囚我心",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这种精神,感动了无数后人。

这场空难夺去了叶挺将军的生命,也让中国革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但他用行动证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元帅评说:将星陨落惜英才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予军衔的消息传遍全国。许光达将军在一次谈话中,向贺龙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如果叶将军还在,会授予什么军衔?"贺龙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这个回答道出了众多革命元勋对叶挺将军的高度评价。

陈毅元帅也曾被问及类似的问题:"要是叶将军还在,贵军(指新四军)就有两位元帅了?"面对这个假设,陈毅郑重其事地回答:"要是他还在,我就把这元帅的桂冠奉送给他。"

这番话绝非客套。若叶挺将军能平安归来,凭借他的资历和军事才华,必定会被委以重任,出任一个战略区的军事主官。

事实上,在1940年延安就曾任命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统领陇海路以南所有部队。这个重要任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他的信任。

叶挺将军在军事指挥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突围方案,在皖南事变中被证明是最佳选择。他对敌后游击战的认识,与延安的战略方针高度一致。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叶挺将军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绩。从北伐战争到南昌起义,从广州起义到新四军时期,他都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指挥的部队,无论是早期的独立团,还是后来的新四军,都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这些战绩,都印证了他作为军事家的非凡能力。

1946年4月的黑茶山空难,不仅让叶挺将军失去了生命,也让中国革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毛泽东为此深感痛惜,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叶挺将军的英名传遍中华大地。他在狱中创作的《囚歌》被选入学生课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这首诗歌中"囚我身,不囚我心"的豪迈气概,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

他的一生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贺龙、陈毅等元帅对叶挺将军的评价,反映了革命同仁对他的敬重。

如今,每当人们讨论"哪些人物本应有资格跻身十大元帅但英年早逝"这个话题时,叶挺将军的名字总是被人们提起。这不仅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更是对他革命精神的永远怀念。

在中国革命史上,叶挺将军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军队的光辉史册中。

那句"元帅,理所当然的元帅"的评价,道出了历史的遗憾,也见证了一位杰出军事家的不朽功勋。

叶挺不死的话,要么授元帅,要么不授衔!1.叶挺作为新四军军长,比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更有资格代表"新四军"这个″山头"。2.仔细分析三十六军事家排名方式,在建国前牺牲的11名军事家中,唯独把叶挺排名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其他10名军事家则排名在大将之后,这是为什么?说明党中央是把叶挺当作元帅来排名的,其他10名军事家则当作大将来排名的!这样排名不会打乱十元帅十大将的原有顺序,因为叶挺极可能排名在贺龙(贺龙元帅编号001,朱德是004,002很可能是留给叶挺的。)之后。

5 阅读:2780

评论列表

迪迦奥特曼大古

迪迦奥特曼大古

6
2024-12-22 19:40

顶多大将,甚至上将

战虎 回复 03-03 14:12
假如叶挺健在,是否会被授予元帅军衔? 1. 1955年授衔的实际背景 时间与条件 新中国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当时评定“元帅”主要考量以下综合因素: 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担任的主要职务、资历与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担任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并在组织上享有极高威望。 与党中央核心领导层的密切关系和长期革命资历的延续性。 最终名单 1955年共授予了10位开国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他们都是在解放战争乃至更早时期指挥大兵团、多条战线,多数人还在建国后继续担任极重要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各大军区司令员等)。

天涯 回复 03-14 19:16
叶挺不死的话,要么授元帅,要么不授衔!1.叶挺作为新四军军长,比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更有资格代表"新四军"这个″山头"。2.仔细分析三十六军事家排名方式,在建国前牺牲的11名军事家中,唯独把叶挺排名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其他10名军事家则排名在大将之后,这是为什么?说明党中央是把叶挺当作元帅来排名的,其他10名军事家则当作大将来排名的!这样排名不会打乱十元帅十大将的原有顺序,因为叶挺极可能排名在贺龙(贺龙元帅编号001,朱德是004,002很可能是留给叶挺的。)之后。

╭逝去的诺言╮

╭逝去的诺言╮

6
2025-03-06 00:21

乱写一通,叶挺将军什么时候毕业黄埔一期?黄埔一期都是他的属下

沈效义 回复 03-19 08:45
对,黄埔军校成立之前他就是孙中山警卫团营长[点赞]

沈默的大海

沈默的大海

6
2024-12-21 00:29

叶挺阿军名声大,影响力大,但活着估计会转地方,不会参与受勋,因为授大将(上将)对不住他,授元帅确实条件不达标(有脱党史),总之叶挺将军争议很大。

战虎 回复 03-03 14:10
总的来看 叶挺将军的历史贡献无可置疑,其在我党我军早期的创建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人民军队第一任总指挥”也并不夸张。 但由于他牺牲过早,1955年授衔时已不在世,自然无从被授予“元帅”。 如果他能够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继续带兵或担任高级领导职位,很可能跻身于开国十大元帅之列,或至少是开国大将级别的最重量级人选之一。

战虎 回复 03-03 14:10
叶挺在革命史上的伟大功劳 北伐“铁军”名将、南昌起义骨干、新四军首任军长;其军事生涯和意志品质都具高度传奇性与革命意义。 假如他未在1946年去世 只要继续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后发挥类似其他顶级统帅的作用,凭借其早期资历和声望,“评为元帅”当然有很大可能;但亦非100%必然,需要看他在后续解放军指挥实践和建国后任职情况。 为何有人质疑他“难当元帅” 因他缺失了最关键的解放战争高级指挥资历,且在1930年代后期—1946年之间长期脱离实际指挥(被囚禁),故有观点认为若活着也未必被授予如此最高军衔。 毛泽东对叶挺的高度评价 叶挺确为中共早期领导的革命军队“最早的正规军指挥官”之一,在军史开篇地位非常突出,毛泽东等党内领导人多次对其给予很高赞誉。

ghjsueo

ghjsueo

4
2025-03-05 22:55

叶、项当然是元帅,新四军的代表

我想飞

我想飞

4
2025-03-18 21:29

可以这样说吧,十大元帅里那几个总,都是他小弟,我说的是当初起义时

龙飞凤舞

龙飞凤舞

3
2025-01-01 11:54

也就是大将,上将有点委屈啦

战虎 回复 03-03 14:11
总的来看 叶挺将军的历史贡献无可置疑,其在我党我军早期的创建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人民军队第一任总指挥”也并不夸张。 但由于他牺牲过早,1955年授衔时已不在世,自然无从被授予“元帅”。 如果他能够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继续带兵或担任高级领导职位,很可能跻身于开国十大元帅之列,或至少是开国大将级别的最重量级人选之一。

天涯 回复 03-14 19:17
叶挺不死的话,要么授元帅,要么不授衔!1.叶挺作为新四军军长,比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更有资格代表"新四军"这个″山头"。2.仔细分析三十六军事家排名方式,在建国前牺牲的11名军事家中,唯独把叶挺排名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其他10名军事家则排名在大将之后,这是为什么?说明党中央是把叶挺当作元帅来排名的,其他10名军事家则当作大将来排名的!这样排名不会打乱十元帅十大将的原有顺序,因为叶挺极可能排名在贺龙(贺龙元帅编号001,朱德是004,002很可能是留给叶挺的。)之后。

ghjsueo

ghjsueo

3
2025-03-05 22:55

叶、项不死应为帅,新四军的代表

猜你喜欢

笑蓝阅览过去

笑蓝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