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理论。而在王阳明之前的陆象山心学,却是主张“先知后行”。陆象山《与罗章夫》云:“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这是明显反对“先行后知”,认为“不知而行”是“冥行也”,以强调“知”对“行”的引领作用。
而陆象山虽然主张“先知后行”,但是,象山心学也强调“行”的重要性。象山心学里面的很多“知”的论述其实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也就是说,象山心学的“知”其实也有很强的实践(“行”)内涵。比如:他认为不能改过就不是真“知道”。象山说:“自谓知非而不能去非,是不知非也;自谓知过而不能改过,是不知过也。真知非则无不能去,真知过则无不能改。人之患,在不知其非不知其过而已。所贵乎学者,在致其知,改其过。”(陆九渊《与罗章夫》)
可见,象山心学虽然没有提出“知”和“行”要“合一”,但是。其“知”和“行”至少是统一的,是接近于“知行合一”的。
问题是:为什么从古至今(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行”不能“合一”者如此之多,以致于很多人发出了“知易行难”的感慨呢?
“知行”不能“合一”(或者说“知易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行”的原动力。
我们知道,全部的心理现象就三个:“知”(认知)、“情”(情绪情感)、“意”(意志行为)。
在“知”“情”“意”三者之间,“情”是核心,是动力,“知”是从“情”分化出来的,并且时刻受“情”的影响的——当然,“知”也会反过来影响“情”,即所谓“认知疗法”。正是在“情”和“知”的共同作用下,“意志行为”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意志行为”的力度和强度则直接决定于“情”的强弱——“情”越强,则“行”越强;“情”越弱,则“行”越弱。如果“情”的动力几乎消失了,则无论“知”得如何深刻,“行”也很难持续。这就是“知易行难”的心理过程。
前面已经说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是最古老的“心理现象”,而“知”在最早期和“情”是一体的,也就是“知”就是“情”,“情”就是“知”。(比如原始人在森林遇到老虎,“恐惧”的情绪和“要迅速逃离老虎的认知”是合一的)正因为“知”和“情”是合一的,所以,早期人类的“知行”是天然“合一”的,根本不存在“知行”不“合一”的问题。后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导致了“知”和“情”的矛盾,最后才导致了“知行不合一”的问题。
所以,要分析“知行不合一”则必须分析“知”和“情”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冲突。
“知”和“情”的矛盾主要是因为“知”忽略了一部分人(有时甚至是大部分人)的情感需求。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你在学习上能走多远。所以,学习一定要主动积极。这个道理好懂吗?很好懂!一般智商的学生都能明白。那为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却很少呢?因为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验到正面的积极的情感,而常常在痛苦焦虑和紧张中学习。消极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认知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就当然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某种“知”(比如某种道德思想)照顾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是一种很好的思想理论,是非常好的“知”,但是有一部分人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内心的各种欲望,导致其内心最深层的欲望与这种很好的“知”相抵触,比如有的学生知道尊重父母是一个子女最基本的道德需求,但是由于他管理不好自己欲望和情绪,负面情绪太多,无法用温和的语气和父母对话,这样,尊重父母就无从谈起了,尊重父母的“知”就无法落实到“行”了。
所以,如果只是极少数人感到某个思想或理论“知易行难”则往往是这少部分人的问题,需要其认真反思,调节好内心的各种欲望和情绪,让自己深层的欲望与这个“知”相吻合。如果大部分人都对某个思想理论感到“知易行难”,那么就应该反思这个理论对人的情感需求的忽视或者说不够重视了。
“知”和“情”吻合了,“知”和“行”就自然“合一”了。而“”知”和“情”的矛盾正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矛盾所在,是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文明走向的矛盾所在。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肖军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