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首善,陈光标化身农民,坚持回家收麦子二十周年

一舟热点 2022-06-01 09:22:52

说起陈光标,相信很多人都认识,早些年他可谓是风头兴盛,大名声响的首善;虽然说陈光标首善的称号,有很多争议,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确是实实在在做了很多善事。

所谓枪打出头鸟,陈光标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也因为太高调,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攻击,有人说他行善助人,是活雷锋,是大好人;有人说他高调行善,是为沽名钓誉,捞取私利。总之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可谓是毁誉参半。

在谈及为何喜欢高调行善时,他曾解释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当中来;他也总喜欢引述小时候那个小红花的故事。

1968年出生的陈光标,小时候家境贫穷,家中原本有五兄妹,在他四岁的那年,因为极度的贫困,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相继被饿死;这种由贫穷而产生的惨痛经历,让他对贫穷的恐惧记忆深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岁那年他就已经懂得了,拿两个小木桶到井里打水,然后用扁担挑到镇里到处叫卖,以挣点零钱补贴家用。

后来他总共赚到了1.8元;开学的时候在交完了自己的书本费后,他听说邻居的一个小孩没有钱交书本费;于是毫不犹豫地走到学校帮他把钱交了,老师为了表扬他,给他奖励了一朵,用红纸剪成的小红花;陈光标高兴极了,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做了好事,以便获得更多的表扬,于是他把小红花贴在了脸上。

这就是他做好事最初的动力源泉,同时也许又是他为何一直喜欢高调行善的缘由,或许做了好事得到那种精神上的表扬,才能够让他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经历过严冬的寒冷才会懂得春天般的太阳温暖;吃过苦,受过穷的人才能够对穷人,有发自内心的感受与帮助;这也许就是陈光标源源不断地行善的真实感受。

在1996年陈光标通过卖医疗器材,赚到了将近二十万块钱,他拿出三万块资助了一个白血病患者。

在2002年的非典和2004年的东南亚大海啸当中,陈光标都积极地捐钱捐物,帮助了很多的人。

2007年陈光标的捐赠总额超过了1.8亿元人民币。

然而真正让陈光标名声大噪,享誉全国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当中,他不仅组织了60台大型机械,和120名机台操作手奔赴灾区参加救援行动,而且他还亲自背、抬、抱出200多人,救活了14人;他带领的团队更是救回了131个生命。在这次灾难当中捐赠了过亿的物资,得到了温总理的称赞。并获得了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的称号。

“爆红”后的陈光标各种名誉和头衔纷至沓来,他的慈善行为也变得越发高调起来,其中在2010年陈光标曾用3300万的现金堆成墙,在媒体的见证下“高调行善。”

伴随着他高调行善带来的掌声和喝彩外,更多的质疑、声讨与争议也纷纷涌现,然而陈光标似乎初心不改,依然我行我素;不管别人说他高调行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以获取更多名利,还是为了作秀、炫富;他依然在继续着他的高调行善风格。

并且在2014年,陈光标还在美国高调地斥资17.5万美元,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宴请1000名美国穷人或流浪汉免费吃饭,并且承诺在用餐后每人发放300美元现金,这种行为遭到人们当场的质疑与抗议。

然而真正让陈光标陷入舆论风暴的,是在2014年的“冰桶挑战”事件中,被人证实是作假,后来他自己也公开承认是作假,但是他解释,之所以“作假”是为了达到吸引大众的目光与关注。

2016年陈光标又被传出假公章的事件,之后陈光标逐渐淡出媒体的视线,开始在大众的视野里销声匿迹了。

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做好人好事也难;经历过一系列舆论风波后的陈光标变得低调,成熟了很多,在后来即使偶尔出现在公众场合,他的言谈举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高调张扬了。

昨天陈光标又出现在视频里,多年不见的“标哥”确实比以前成熟稳重,低调了很多。

只见他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收割麦子,那娴熟的手势,还有那身朴实的农民打扮,太接地气了,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出现在眼前的,就是那个曾经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慈善界闻名天下的首善陈光标!

看起来倒是很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叔,据他本人说:这是他第二十个年头回家割麦了;想不到标哥一个赫赫有名的大老板,初心不改,竟能坚持二十年亲自回家割麦;有几个像他一样富有的人还能够这样接地气,就冲这一点所以也实属难得!

即使又有人要说他作秀又如何?

其实很多人还是喜欢陈光标的,即使他行善高调是为了获利又如何?这么多年来他真金白银的捐赠不少于二十亿,他用行动实实在在地做了很多善事,数不清的人从中得了帮助。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他的善行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也有瑕疵,但是人无完人,谁又能没有瑕疵呢?

一个做了一百件坏事的人,只要做回一件好事,也许就会被世俗的人认为是好人值得原谅;相反一个做了一百件好事的人,只要偶尔犯了一点错,以前所有的一切名誉可能就会被抹杀;这就是世俗的社会。

更何况陈光标的高调行善,也确实带动了很多人参与到慈善中来,使很多有需要帮助的人从中获益,这样的高调又有何不可呢?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