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放鞭炮,春节的这2个代表性的习俗,如今一个影响力减弱,另一个饱受争议

读书文史 2022-02-01 00:25:14

文 | 读书君

#文化大拜年##春节大联欢#

春节的历史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年味,似乎已经越来越淡。

在过去,过年不仅有着浓郁的习俗文化韵味,还充满了各种人情味。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主要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腊月初八做腊八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过小年准备食材,腊月二十六“扫尘土”,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全家准备好的丰盛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

传统的春节,由一系列的习俗组成,包括贴春联和门神、燃放烟花爆竹、除夕守岁、拜年、逛花市、“祭祖”和“感恩”等。

在春节习俗中,其认同感最高的两项活动是贴春联和放鞭炮。

王安石那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高度形象地概括出了新年到来,千家万户热闹、欢乐、喜庆迎接春节的情景。

01 贴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活动。每年除夕当天,家家户户都很早地做好了准备,庄重地张贴春联。

一些地方,甚至在除夕前一天,就已经开始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简短的十几个字,就高度地表达了人们对新春和对未来一年寄予的美好希望。

说起春联,其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话说其原型,始于辟邪。相传在战国时期,老百姓会将桃木做成桃梗,随后将其挂在门口的年画前,一次希望能够辟邪消灾,祈祷福气的降临。而这样的桃梗(桃符)是一年一换。

宋朝时,贴春联更加麻烦,话说除了要求贴门神、贴春联,还要换桃板、换桃符、换天行帖子。

后来,到了明朝之后,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这种春联模样的雏形。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都金陵之后,下令要求百官在除夕写一副春联。后来,春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最终延续到了今天,成为了我们家家户户每年必贴的对联。

当然,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毕竟它体现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若是贴不好,会招来笑话。

过年贴春联,需要记住“三不贴”原则:

第一,切勿贴反。

春联分为上下联,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如何区分呢?

基本上可以按格律方式来判断:

上联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字(即拼音的第三或第四声);而下联的尾字应该是平声字(即拼音的第一或第二声)。

第二,切勿贴错时间。

一般来说,贴春联的时间,选在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切勿过早或过晚。

第三,切勿贴双数。

对联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春联的数字应该选择单数,代表吉利。双数为阴,有不吉利的意思,这点应该避免。

02 放鞭炮

中国人过春节,少不了要放鞭炮。这个放鞭炮的习俗,从古代就沿袭到了今天,其起源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那个还没有火药、纸张的年代,古人们就学会了用烧竹子的方式来使其发出爆裂响声,以此希望达到驱逐瘟神、驱赶灾害的目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说得不过如此。

老话常说,“开门爆竹”,一年一季的新春佳节,每家每户新春开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蕴意除旧迎新。

除此之外,放鞭炮还可以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感,给人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美好节日氛围。

03 时境变迁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贴春联的普及度也渐渐在下降,甚至一些人觉得要清理,撕来贴去的很麻烦,干脆不贴,方便省事。一些家庭,甚至多年不贴春联。

而关于放鞭炮,则更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习俗话题。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到如今多地已经开始实行“禁鞭令”,燃放鞭炮已经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中国地大物博,土地辽阔,纵然全国都同一个节日,其风俗习惯也有所差异。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春节所展现出的活动内容,早已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不过,纵使时代再怎么演变,一些基本的传统习俗,依旧未变。而另一些习俗活动,则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渐渐消退、消亡。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