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藏第十部郝家秘传太极拳谱崔虎刚六合武学

忆南评文化 2024-11-04 18:07:59

太极拳谱之谜

一、太极拳历史大案

太极拳有诸多历史大案、要案。经过学界同好近二百年的艰辛努力,硕果累累,但许多基本问题依旧成谜,有些课题,甚至因今日一流学人误解,加之其影响力,导致相关研究,越来越偏离历史真相。

关于武禹襄与王宗岳太极拳论谱之谜,是学界热点之一、基础问题之一,却众说纷纭……这里我们对事不对人,简单探讨一下武氏与舞阳盐店太极拳谱之谜。

二、舞阳盐店拳谱残缺原貌

咸丰年间,河南舞阳县知县武禹襄之兄武澄清,从舞阳盐店(如同今日煤老板的生意)实际上得到的是(王宗岳的)一个拳谱残本,其拳法招式名称,顺序与杨禄缠所习、教武氏兄弟的雷同,此残本并没有名称、没有拳论的篇名……

康戈武先生根据姚继祖遗文文章介绍,开始武氏兄弟并不知道,发现于舞阳盐店的拳谱是何人所写。所以武秋瀛在《拳论》(《太极拳论》)文字之后,专门题写了:“右论不知创自何人,语极精细,非精于是拳者,不能为是论,可谓拳中之圣矣。”

因舞阳盐店的拳谱属于武氏从杨禄缠、陈清平所习拳法为同一门的产物,武禹襄喜出望外地从兄长手里拿回家,认真研究了许多年。这是王宗岳太极拳论谱的1.0 版本。

三、舞阳盐店残本归属

由于杨禄缠先生早期在技术上对武氏保守,此时武氏也不客气,于是得到这个拳谱后,武氏没有给杨禄缠。这一点可以从杨家及其传人早期公开的拳谱可以获知。

由于杨武两家交往密切,杨禄缠还委托武氏培养自己儿子文化,时间一长,杨禄缠听到了风声,以后便下功夫寻找这类拳谱,最后也得到了王宗岳太极拳论谱,这是王宗岳太极拳论谱的2.0 版本。同样,杨禄缠也没给武禹襄先生他们这个版本。这一点也可以从与李氏老三本拳谱等对比可知。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民国时期唐豪、徐哲东等学人将武氏及杨家这两个版本混为一谈,先入为主、想当然地得出许多似是而非的结论。

好在杨禄缠先生得到的2.0 版本上,有山右王宗岳及拳论篇名“太极拳论”。这是日后武、李知道其残本拳谱的原来归属、拳谱篇名的来历。

但武人保守是难以克服的,因此当时两家依旧没有互换过各自所藏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本子。

更有今人拿着王宗岳太极拳论谱的2.0 版本,却说自己是早于王宗岳的太极拳传承,王宗岳抄自他们的,把师父说成徒弟,自然经不起考验。

四、太极理论阐述拳理

历史上,将中国传统理论、包括太极学说应用于各领域比比皆是。同样也应用于武林不同门派中。最晚从明代流传的宋太祖拳开始,许多拳谱就有这样结合与论述(详见中华武藏第十一部、第十五部、中华武藏第十三部)。

王宗岳太极拳论,是以传统太极那一套理论,与武术(十三式拳法)结合的论文,是其中最成功的一篇论文。

五、王宗岳太极拳论谱的版本及流传

事实上,王宗岳太极拳论谱,清代不止武家兄弟、外甥李亦畬以及杨禄缠有,河北广平六合通背拳传人陈利(陈华)、山西心意传人也有,这是大发现!大问题!大历史!

六、太极拳谱跋文

此外,由于学人找不到王宗岳的其他可靠信息,包括有些学人对李亦畬先生《太极拳谱跋文》:“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者,亦非全本。自宜珍而重之,切勿轻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亦畬氏书”的错误理解,或误以为武氏所得另有它本、其他拳谱的内容,或误以为其中另有一些李氏之外的其他高人的论述,并且已经失传等等,因此,一些学人开始质疑武氏舞阳盐店得谱说法,并发展为:本是武氏自己的作品而武氏谎称、伪造王宗岳等等。

这一跋文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二月及四月,先后在唐豪先生《行健斋随笔》、徐哲东(徐震)先生《太极拳考信录》出版的书中公开。

由于对于李亦畬《太极拳谱跋》,许多学者看不懂其文含义,按照自己对“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的错误理解,或者去寻找含有诸家、李氏拳论内容另外的本子;或者把一些其他内容,想当然归入其中等等。

实际上,李亦畬这里“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都是关于此拳谱版本的信息、看法及推断,并未涉及拳谱内容或其他抄本问题。其大意是:

关于此拳谱,李氏听武氏几位舅舅的介绍,并结合自己的推断看法而判断:

(世间)有这个拳谱的太少了。即便一、两个人有这个拳谱,也不完整了。所以异常珍贵,不能随便给人,因为他们不是知音,世间知音也很少。当心!当心!

这才是李亦畬此跋的原意。

此外,李亦畬这里为何说“间有一、二者,亦非全本?”,即便一、两个人有

这个拳谱,也不完整了呢?

因武氏、李氏没有杨禄缠手中的王宗岳太极拳论谱2.0 版本抄本,他们从杨禄缠那里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甚至只得到了抄本的作者“山右王宗岳”、篇名“太极拳论”等部分内容。因此李氏判断:即便一、二人有这个拳谱,亦非全本。

李亦畬先生此跋文,写于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整理老三本拳谱的时候。笔者从各方面信息推测:很可能此跋,李亦畬先生是为其外甥马同文所抄自己那个同治六年的本子所题,以李亦畬先生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交代王宗岳太极拳论谱的来历、流传情况,即所知这个拳谱的相关版本信息及其价值等,并叮嘱要重视保守。

李亦畬先生同治六年的原本,或许被马同文搞丢了,以至于李家没有保存下来(有学人甚至认为属于子虚乌有;永年太极拳大事记(李锦藩)中也没有相关记载)。希望有一日能重见于世。

李亦畬先生整理老三本的时候,有可能要回来马同文抄录的同治六年本,在此基础上重新搞出来的,老三本完成之后,又还给了外甥,让他继续保存了这一本。马同文抄录的李亦畬先生同治抄本,不在老三本之列,后来李亦畬先生此跋文,又被郝家过录于其抄本中,徐震先生称之为“移录本”。目前马同文抄本及其顾留馨的两个抄本、郝家的“移录本”均在失传中。

……从民国21 年,早于民国26 年(1937 年)唐豪《行健斋随笔》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公开这一跋文内容时间抄本的存在,可知其另有来路。这一抄本,也证明了李亦畬先生上述《太极拳谱跋》在当时的部分流传情况。

挖掘抢救更多历史文献,才能带来历史难题研究的突破。每一个结论,才能有历史文献证据支撑!

本书首次公开分享的民国郝家太极拳谱,便是其中一个。

这一太极拳谱为我们研究太极拳历史,包括郝家贡献,武家兄弟武学心得及其传播等重要历史,提供了重要文献、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

按永年李氏后人整理永年相关出版物:

”……民国乙丑年(1925年) 许之州县长倡仪,成立“永年县国术馆”。第一任馆长芦海帆,第二任馆长郝月如,第三任馆长韩钦贤,李福荫、李集峰、张安国、陈秀峰任教师,官员最多。

民国己巳年(1929年) 李亦畲自藏本曾于十三中学油印。

……民国壬申年(1932年) 李子实送师兄韩钦贤一本手抄《太极拳谱》。

民国癸酉年(1933年) 孙禄堂卒。《廉让堂太极拳谱》由李福荫编排“十三中学”油印本。

民国甲戊年(1934年) 在山西太原印《李氏太极拳谱》,郝为真诸弟子为郝和立碑,郝砚耕返永年,在永年中学任国术教师。杨澄甫在上海公开 出版发行《太极拳体用全书》铅印本。

民国乙亥年(1935年) 郝月如卒。李槐荫在太原公开发行《李氏太极拳谱》铅印本。

民国丙子年(1936年)杨澄甫卒。《廉让堂太极拳谱》,由李福荫编排“石印本”出版。……

1964年……是年,姚继祖以订证顾留馨所著《太极拳研究》 一书,对四字诀的作者错误推理之说,从李泽堂(李逊之)之子家中借取书拳谱。

……1961年郝少如集郝月如遗稿,整理《武式太极拳》书……“

(李锦藩《永年大事记》)

实际上,“永年县国术馆”成立的1925年,就有一个《永年太极拳谱》双色石印本:

当与郝月如关系密切。

对比而言,可知我们抢救分享的此郝家秘传拳谱与其为同类拳谱,而内容另有其他。因此,有可能它为永年最早太极拳谱石印本的底本。改写永年太极拳的出版物历史!

一大批清代、民国拳谱文献,包括……《赵堡街陈派太极拳谱》(详见中华武藏第十八部、吴孟侠民国抄本拳谱(揭示出“牛连元”实际上是河北广平陈利太极拳传系而来的王树刚先生(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四(太极拳谱卷一));宋书铭太极功亦当是河北广平陈利太极拳传系而来)的发现;包括清代河北广平太极拳陈利一支的重新发现及其历史作用,都将改写、填补相关历史的研究及空白。

……

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也为学界论证、指出李氏后人某位所传出的几个文献,均有问题:1、李家家藏的王宗岳阴符枪谱;2、明万历年间王宗岳为阴符枪谱所作的序;3、在香港出版的李亦畬先生“自藏本”。这里通过此本对比可知,从其传出的武秋瀛光绪九年落款,同样有问题……

挖掘历史文献,是破解历史大案最佳途径!希同好能重视、参考并研究出更多成果。

目录

主编简介

编委名单

部分编委简介

导读

凡例

抄本原貌

简体对照及校注

附录一鸣谢本书筹委老师

附录二《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各卷及《中华武藏》各部名单

附录三预告

多支持,多抢救,多分享,多保护,多受益!

帮人就是帮自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