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节本增效,我接触的几种老板

养牛白皮三农 2024-06-25 09:38:3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肉牛行情不好,主要是经济行情不行,消费水平跟不上了。被动等死可不是咱养牛人的风格,还是得动起来,积极寻找内因,从内部节本增效,这里聊聊我接触的几种老板。 从死淘指标上着手 死淘一向是损失最大的因素之一,死一头一两万,是摆在明面上的损失,有些老板就想从这里着手。这种老板一般是结果导向型,而且自己不怎么懂养牛,就是觉得死牛多了,你管理人员得顶上,不然给你那么高的工资干嘛? 好处就是他们一般也很少干预生产细节,如果手下人有水平,那么就可以充分发挥,干好了日子很滋润。不好的地方就是花大钱或者改制度、设备的时候要给他解释的很详细,这就看你口才了。要是遇上又不懂,又想多指挥的老板……在哪个行业基本都是死路一条,各求生路吧。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牧场的死淘头数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点,影响因素五花八门,一般包含了认知问题、管理问题以及基础设施问题。再想改进的投入就会较大。所以除非明确从指标上要求,一般不会直接从这方面着手,更多的是去要求疾病发病率,接产成活率等前置指标。 就算强制要求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员工也可以通过挂水吊命,拖到下月淘汰等方式满足指标需求,反正扣工资是不可能的。意义不大,反而会因为养着这些无价值牛,浪费饲料,每天还得用药。占了员工的精力,更照顾不好其他牛群,反而恶性循环。 从饲喂着手 想从肉牛日粮上省钱的老板,要么是特别懂的,要么是特别不懂的。如果不算买牛钱,饲料成本在养牛成本里基本上占了70%以上了,算是支出的头一项,是一定有操作空间的,但得看怎么做。自己有门路或者有水平的,拿得到廉价又稳定的边角料,可以找营养师做个替代配方。只靠上门推销的什么预混料、添加剂妄想从牛嘴里抠钱,一般没什么好结果。 咱养牛最终目的是要肉,饲养成本和日增重需要达到一个相对的最低点才行,一味的降低日粮成本,从整个饲喂周期来说,有可能亏的更多一些。有时候日粮成本高一点,周转快一些反而多赚一些(这里的饲养成本包括基建、折旧以及人工等全成本)。当然在某个周期内牧场周转慢一些会多赚一些,这就要算精细账了。 从剩料上要求,从日粮平衡、均匀度上要求,从饲料质量把控上要求是相对合理的,但是操作对于中小牧场来说困难一些。 所有的作物类都是复合成分,而且营养成分是需要打配合的,如果现在有一套成熟稳定的配方在用着,阶段性更替,那最好不要动。玉米、豆粕为主的经典配方是经过千万头牛实践出来的,毒性以及转化率、预期日增重都是经过验证的,不是拿来一个主要成分相似的东西就能替代的。 有时候一堆千奇百怪的农副产品、添加剂进来了,回头一算账,花的比挣得多。就算有稳定的边角料来源,做替代方案的时候小群体尝试、大群体推广还是很必要的。 从发病率着手 从疾病发病率控制方面着手的是聪明的老板。一旦生病,不光花的是那点药钱,日增重也会下降,死亡率也会上升,还占用了兽医做保健、巡栏的时间,隐形成本比较高。 疾病方面,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这都说滥了,但确实是有些钱花出去了,隐形的风险就没了。疾病的成本主要三方面,防疫、疫苗、治疗。 防疫所涉及的方面也相对较多,大类上是卫生、操作、门岗管理,也就是控制传染源也是切断传播途径。 所有外源性疾病基本都要靠一定的致病菌浓度才能发病,病菌浓度低了,免疫力就帮它干掉了。所以勤清粪、喂干净水(刷水槽),麻烦了人,但能切实的降低大多数发病率。 控制外来车辆人员进入,进入也得严格消毒,能有效控制外来病原进入牧场,多用消毒剂、用好消毒剂、配合使用消毒剂能让一切病原消散于无形,个人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消毒剂比疫苗有用。 疫苗更像是一种赌博。疫苗这种事情就是在赌概率,打疫苗人力成本很大,费用挺高,还会降低牛的日增重和健康状态。赌的就是今年这种病要流行,但实际看全国发病情况,很少很少,这和保险有点像,防的是发病的风险,赚的是不发病的钱。但大牧场就是不得不打,因为他们赌不起。中小牧场想节本的话,可以根据当地及周边发病情况,往年情况酌情处理。 有老板说我打一部分不行么?理论上行,但怎么甄别哪头牛对什么病易感?这可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实在想省钱,就打点免费的政府苗,效价低不是没效果,只要能引起免疫反应,让它抗体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了。而且只要80%的牛有抵抗力,那么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治疗是最后的挽救手段,做生意千万别太关注了,关注发病率去。某种疾病发病高了,千万别拧着兽医去治疗去,治三天,好不了就趁体重衰减还不明显的时候赶紧淘汰。往前找病因去,疾病是之前错误的最终结果,前边的错误纠正了,发病自然就少了。 说说药的事儿,保健用药肉牛基本不需要,什么健胃的、提升免疫力的,只要配方做好了,卫生搞好了,真没啥必要。 治疗用药可以用国产大牌子的,进口药是给有钱人用的,咱老百姓犯不上。实在治不了就淘汰呗,千万别反复用药,升阶用药,高端用药,为了你以后的牛能好治点,想想耐药性。 代谢病,肉牛的代谢病很少,偶发几个,基本不需要太关注,如果成批量发生了,那就是饲料出了大问题。 现阶段正常牧场的主要疾病还是母牛难产、育肥牛酸中毒、外伤等,没有太好的办法。管理好了肺炎、腹泻都很少,肉牛抗病性强,不像是奶牛品种。 育肥后期那些不成型的粪便不算腹泻,就是精料多了之后的必然现象,为了增肥损伤了消化道么。这都育肥后期了,快出栏了,只要不是拉水,只要还在增重,那就养着,在它扛不住之前卖了呗。 从繁殖着手 从繁殖上着手的老板可能是真没招了,别的地方省不下来;也可能是眼界跟不太上的。繁殖是重点工作,但不能当做节本的重点工作来做。 可以狠抓受胎率或者一年一犊,但节本就别从这儿下手了。首先繁殖的操作是全球一套操作的,耗材、药品都是差不多的。 其次繁殖上是省不了几个钱的,现在规模肉牛场平均一头牛用1.7~2.5支冻精,一支进口高端货也就小两百块,国产的六七十的就挺好。一年加耗材加人工满打满算500块的费用足够了,牛群规模大了还值得下手,中等规模都没必要。 有几种方法:自己留种的核心群用好的,外卖的繁殖群、商品群用普通的。这种算是最合理的方式,又可以提升自身种群品质,又能降低成本。售出了那就不是你的牛群了,自己手里的要是最好的。 不用进口冻精,全用国产货。这个思路也不错,改良工作让种牛场去做,我们规模不大,就不要想着做核心群的事情。另外耗材也可以考虑国产大牌,国产货不差的。(此处应有广告,^_^) 改良是个系统性的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很大,需要的知识也很多,有这精力多抓抓现场SOP效益提升更快。咱农民不要做教授的事情,享受他们的改良成果就行。 而且进口冻精国外也不会卖顶级的给中国,人家也得留种么,有个前十名以内的,就算最好的了。进了中国的顶级冻精也不会流入中小牧场,早就被大牧场和良种站截胡了。 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 从基础设施上着手的老板也有两种,第一种是人傻钱多,第二种是搞得到政府补贴。话是直了点,但道理还是得说两句。 养牛嘛,就是让牛吃好喝好,没应激没压力多长肉,其他一切都是锦上添花的或者画蛇添足的。 有人说我这儿下雨,建个棚子帮牛挡雨遮太阳,牛毛是干嘛的,下完雨抖一抖一会儿就干了。为了一年10场的雨,1000元/头的标准建牛棚?真没必要。遮阳可以立几根杆子,上边拉上遮阳网。挡风可以只做挡板,还想省钱就用干草捆间隔着摞上4~5米,效果那是一样的。 吉林做秸秆变肉工程的时候,引进了不少肉牛场,提供的都是标准化牛舍,这算是有补贴的,可以做。牛也是抗寒的,会换毛,零下20度往上基本不需要防寒,但会损失日增重,大北方建不建牛舍就需要根据情况权衡了。 养牛嘛,挣钱嘛,不丢人。年景好的时候大家一起乐呵的挣钱,年景不好的时候就得看谁有知识、有眼光、有门路,谁会抓大放小了。 间歇营业,有事儿私信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