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杨小平医生
作为一个四十多年经验的老大夫,最近很是感慨,天天接诊有息肉患者,在以前哪有这么多息肉结节!
虽说有检查手段的日益进步的影响,让我们更多的发现了它的存在,但其实现在的饮食问题很大,为息肉的产生创造了更多生长环境!
俗话说“病从口入”,体内有了息肉,吃什么、怎么吃,这里头学问大着呢。一不小心,吃错了东西,那可能就成了息肉的“帮凶”。
所以,下面这几类食物,咱们息肉患者得躲远点,它们在中医里可是“发物”,不管你是胃息肉、肠息肉还是胆囊息肉,都得管住嘴,这样才能免得挨一刀!
1.辣椒、芥末、生葱、生蒜这些食物吃起来那个辣劲儿是过瘾。但你可知道,它们性热,吃多了就像在体内点了一把火,把气血都给搅乱了。息肉本来就是因为气血不通才长的,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息肉肿得更厉害,疼得你受不了,恢复起来也慢。
2.炸鸡、煎牛排、猪油渣、动物内脏、全脂奶制品这些高脂肪的东西,吃起来香,可进了肚子,那就成了脾胃的负担。油脂多了,脾胃消化不了,水湿就留在体内,跟息肉混在一起,息肉就越长越大,越来越难治。
3.虾、蟹、鳗鱼、鱿鱼、生蚝这些海鲜,虽然鲜美但要少吃,但在中医看来,它们容易生痰湿。痰湿这东西,又黏又腻,跟息肉混在一起,就像给息肉穿上了一层“盔甲”,药物都进不去,病情当然就复杂了,治疗起来也麻烦。
4.白酒、红酒、啤酒、米酒只要是含酒精的,都得小心。酒性热,还藏着湿毒,喝多了,湿热就在体内乱窜,把气血都搅得黏糊糊的。而且,酒精还会刺激息肉,让息肉的环境变得更差,容易发炎、出血,康复的路就更长了。
5.人参、鹿茸、桂圆干、红枣炖汤这些补品,听着就滋补。但对息肉患者来说,它们可不是好东西。因为息肉患者体内往往阳气过盛,再吃这些温热的,就更上火了。火大了,津液就被烧干了,痰和瘀血就多了,息肉就更有“营养”长了。
下面来看一个案例:
张先生,45岁,近期频繁出现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时而便秘,时而腹泻,便血鲜红。经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处有多枚肠息肉。日常伴有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小便短赤等症状。舌象红绛、苔黄腻,脉象弦滑。依据其症状、舌脉表现,诊断为湿热蕴结、痰瘀互结型肠息肉。
长期饮食不节制,偏好辛辣油腻、滋补温热食物,致使体内湿热积聚,炼液为痰,气血瘀滞于肠道,发为息肉。
针对张先生的情况,开出以下中药方剂:
方剂: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木香、槟榔、三棱、莪术、浙贝母、薏苡仁、败酱草、甘草。
1.清热燥湿: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苦寒之性,直折肠道湿热,消除湿热蕴结的根源,净化肠道内环境。
2.行气导滞:木香、槟榔行气化滞,理顺肠道气机,缓解腹痛、腹胀,促进肠道正常蠕动。
3.活血化瘀: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破除息肉周边瘀血结块,削减息肉体积,助力肠道组织修复。
4.化痰散结:浙贝母、薏苡仁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化解黏腻痰湿,捣毁息肉生长根基。
5.解毒排脓: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协助清除肠道内毒素与瘀血,减轻炎症反应。
6.调和诸药:甘草调和药性,缓和诸药峻猛之性,护胃安中,避免损伤正气。
张先生在服药的同时,也严格遵循这饮食忌口,饮食也比较清淡,蔬菜水果、粗粮加上后,营养也比较均衡,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快的回到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