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交达人:40年前秘密访华,叩开中美关系大门,基辛格的传奇人生

读书文史 2023-11-30 22:21:36

人总在被神化。——亨利·基辛格(1954年)

他是犹太人,也是美国人,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好评度远超别人。

40多年前,在一个温暖明媚的初夏5月,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安静的街道上。这时候,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正在慎重地通过他的私人渠道,向远在国外的美国驻巴大使约瑟夫·法兰(JosephFardand)秘密传递一项重要口信。内容大致是:

“请大使先生找个借口尽快回国,因为尼克松总统有紧急事务需要与他亲自交谈。”

很快,大使以私人事务为借口,迅速飞往洛杉矶,并在抵达洛杉矶之后,迅速转乘了基辛格的一架私人飞机,来到了基辛格的私人住宅。

在那里,基辛格告诉了驻巴大使将要秘密访问中国的计划。

一、秘密访华

由于这项信息计划只由尼克松总统、基辛格本人以及大使本人知晓,因此这个口信被称为“机密访问中国计划”。

为什么是“机密访问中国计划”?

因为当时尼克松总统面临着国内政敌多和外交政策压力大的双重挑战。为了确保访问能够成功进行,避免国内外政敌的攻击,所以采取了高度保密措施。

为什么是驻巴大使约得知此项计划?

因为中美之间的秘密接触很大程度上依赖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沟通。当时,巴基斯坦最大的敌人是印度,而和中国的关系很好,和美国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此,巴基斯坦是两国关系的突破口。

为了避开国际上的耳目,基辛格精心策划了一次亚洲之行,以掩盖他即将展开的机密任务。按计划,他先后访问了西贡、曼谷、新德里和伊斯兰堡,行程看似平常,却隐含着深层的意图。

因为在抵达巴基斯坦时,则将从巴基斯坦秘密飞往中国。

而如何才能保证在中美秘密会谈公布于世之前,他访问中国的行踪不被发现呢?办法就是让叶海亚·汗总统邀请基辛格到位于山区的一个疗养地度周末。这个看似寻常的邀请,实则是整个计划的关键环节。

在那个宁静的山区,基辛格并没有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相反,而是登上了一架预先准备好的飞机。这架飞机在夜幕的掩护下起飞,向着一个神秘的目的地进发——中国。

基辛格装病“胃疼”,“失踪”了两天,这两天足以让他访问中国。

1971年7月的凌晨4点,基辛格与随行人员在巴基斯坦的军车护送下,抵达了查克·拉拉机场。此处,一架飞机已然等待着他们。这架飞机由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特别准备,驾驶员还是叶海亚·汗的私人驾驶员,飞机则早已试飞过北京。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基辛格成功抵达中国,开始了他的36小时机密访问。也正是这次秘密访华,叩开了中美之间尘封20多年的外交大门!这不仅改变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更为两国的之后的关系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无疑,基辛格在推动中美关系进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能够改变世界上两个大国关系的人物,必定不简单。

那么,这位人物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二、种族受害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这个名字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他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也是中美关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伟大的外交家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出生于德国,是犹太人后裔。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菲尔特,这是一个位于纽伦堡西北方大约八公里的小城镇。他的父亲是当地一所高中的教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主妇。这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中产阶级家庭。

1923年,也正好是德国历史上充满动荡和不安的一年。在这一年,希特勒发动了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企图通过暴动夺权。而当时,德国的失业问题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大量的人们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这使得德国社会处于一片混乱和不安之中。

由于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和政治动荡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极度混乱。他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确定自己的生活和财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人们的焦虑和恐慌,也使得各种极端思想在德国社会中不断涌现。

一些人提出了军事接管的主张,认为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军事统治才能够恢复德国的稳定和秩序。另一些人则主张工厂社会化,希望通过将工厂和企业国有化的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同时,驱逐犹太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情绪在德国社会中迅速蔓延。

后来,德国向美国借来了大笔的贷款,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改善。

然后,好景不长。之后美国及欧洲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这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了深度的困境。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更没能幸免,迅速滑向了崩溃的边缘。

在美国,经济危机使得物价飞涨,钞票变得像废纸一样无用。人们为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不得不使用小车推着成堆的钞票。这种绝望的场景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失业的阴影笼罩在每个德国人的心头。

德国人在沮丧和愤懑中失去了理智,他们开始盲目地追随任何能够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新领袖。只要这位新领袖许下改善生活的诺言,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希特勒就是在这个时候利用了这个机会,用欺骗德国人民的弥天大谎夺取了政权。

希特勒承诺德国人将重振经济、恢复就业机会,并利用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煽动民众情绪。他的诺言使得德国人民对他产生了盲目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使他成为了德国总理。

从此,犹太人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

1933年4月,希特勒正式发布了一道反犹太人命令。这道命令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德国,使得犹太人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

第一道命令就是开除所有担任警察、教师、军官、法庭工作人员等单位部门的犹太人。这个命令如同晴天霹雳,那些曾在德国社会中担任要职的犹太人,一夜之间失去了他们的工作和身份,成为了无业游民。

紧接着,犹太人的商店被暴徒们捣毁,那些曾经繁华热闹的店铺变得一片狼藉。犹太教堂也未能幸免,它们被摧毁,成为了废墟。几万名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他们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无法掌控在自我手中。

历史上,菲尔特曾被称为“犹太人的城镇”,因为这里的犹太人社区非常活跃和重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基辛格一家,作为犹太人,没能免难。

首先,基辛格的父亲于1933年被解除了教职。

其次,亨利·基辛格和弟弟也被学校除了名,被迫转学到一所专为犹太人开设的学校。这所学校虽然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但并不能完全保护学生们免受外界的伤害。

年少的基辛格三、移民求学

在那个充满动荡和恐惧的年代,基辛格一家在饱受了各种的磨难后,决定逃离自己的故乡,于1938年经伦敦移民到了美国。那年,基辛格15岁。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基辛格的“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5岁时,基辛格流落到纽约,这个城市的繁华与自由让他暂时忘却了过去的苦难。然而,他深知自己不能安于现状,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命运。而他也的确有这方面的天赋。

在刚刚抵达美国纽约后不久,他顺利进入了乔治·华盛顿中学。这所学校成为了他崭新人生的起点,在这里,他不再受到德国时期的各种束缚和压力。在这个充满机会的环境中,他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的才华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读书是重要的,赚钱也是重要的。由于经济的压力,他不得不边打工边挣钱。白天找寻工作来维持生计,晚上他读夜校。

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努力提升自我,他的坚持也最终得到了回报。1941年,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从乔治·华盛顿中学毕业。

毕业后,他进入了免缴学费的纽约城市学院,选择了会计专业。如今,说起这个会计专业,估计很多人不禁一笑,在中国,读了出来十有八九是要失业的,转行就业的。然而,在当时,这却是极具前景的专业。

然而,真正改变基辛格命运的,是在1943年这一年。他被征入了军队,与几百万其他青年人一样。也许,当时的他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由于基辛格会说流利的德语,以及在行政管理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当美军攻入德国时,他从一个反特队的小成员迅速晋升为了黑森州贝格斯特拉区的负责人。当时,基辛格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在不经过详细审问的情况下就抓人。

尽管在基辛格的亲戚中,至少有12位在纳粹统治下被杀害,但在处理纳粹分子时,他却表现出了极好的自我克制和人道主义精神。他始终坚守职责,维护秩序。基辛格的努力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和尊敬。后来,当他被调往其他情报学校时,当地老百姓还请求美军将其留下来。

由于表现卓越,基辛格在1946年5月退伍时被陆军授予了一枚铜质奖章和两个奖状。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基辛格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的认可。他的勇敢和毅力在军队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这些品质也将在他的未来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次年,基辛格回到了美国,继续攻读他的学业。他向多所大学提交了入学申请,也许是他的卓越才华和表现,哈佛大学向他递出了橄榄枝,还给他提供了奖学金。对此,他深表感激,一如他曾回忆说到的:“哈佛真不错,尽管招生结束了,还是接收了我。”

在美国,基辛格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天赋和政治才能。1950年,基辛格获得最优等的文学学士学位。时隔2年后,他获文学硕士。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还担任了《哈佛国际评论》的编辑。到了1954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四、与中国的交往

他的才华和勤奋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然而,基辛格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远不止于此。

1969年,基辛格被聘为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从此开始了他在美国外交政策领域的卓越贡献。他积极参与了中美之间的秘密谈判,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3年,基辛格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在这个职位上,他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进步,促进了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之后的多年里,亨利·基辛格曾10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是中国的“老朋友”。

基辛格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国务卿之一。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至今仍然不可忽视。

2023年,亨利·基辛格在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自此,外交界又失去一位传奇。而随着他的离去,还有那个时代,留下的只有历史的回响和人们的无尽怀念。

他曾说:“我希望我离开这个世界时,世界会比我降生的时候太平些,在实现人类理想方面多一些创造性。”

但愿,如此。世界,太平!

参考资料:

1,冀朝铸口述;苏为群采访整理.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冀朝铸口述回忆录[M].2012

2.杨建邺.啊,还有这样的故事![M].2013

3.萧三郎著.和书有关的日子[M].2021

4.范锐编,塔木德大全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