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邻“烧火破丧”,真有这样的讲究和禁忌吗?

芸芸评文化 2024-07-18 04:25:48

所谓烧火破丧,就是当别人家的走丧棺柩经过自己家的前方时,用柴草(麦秸或稻草等)在自己家的门前或院前烧火,以镇鬼驱邪,破让丧气,避免家庭和家人受到负面影响。还有的地方,不知是哪来的传承和讲究,烧火时有意不出火头,沤烟,一家看一家,家家如此,在村庄的道路上,送丧一路烟朦朦,俨然一道景观。

在北方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习俗上都有这个讲究。走丧棺柩经过谁家门前,谁家点火。尤其是年龄稍大一些的人,把此当成一种禁忌。因为禁忌都暗含诅咒,什么破财伤身、贻害子孙、血光之灾等等,谁都想求个平安,所以许多人情愿不情愿地都在操作。

烧火破丧是怎么来的?说不清楚,也难以稽考。各地操作上也有不同,说法更是多种多样。我们以礼仪典籍文本和礼仪制度文本为依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古法丧礼是有火堆的,叫燎;走丧队列是有火把的,叫烛

按《仪礼----士丧礼》的记述,家有丧事,是需要明火的。一是为了照明,即夜晚指路;二是为了壮阳,即屏蔽阴气,增添阳气。

丧事明火有两种,一种是在地上烧的,一堆,叫燎。一种是插起来或用手举起来的,一把,叫烛。燎是晚上烧,白天熄。烛是昼夜不熄的。

走棺动柩,需要列队,烛火是队列的组成部分。《仪礼---既夕礼》有:“迁于祖,用轴。重先,奠从,烛从,柩从,烛从,主人从。”这是动柩朝祖(告庙)的走丧队列,也是发引出殡的送丧队列。轴是灵车。重即主,相当于现在的灵位。奠是供案祭品。柩是棺柩。烛是火把。主人即主家丧服人员。

就是说,按规范丧礼典籍的设定,出殡走丧,棺柩的前后都是有人举着火把的。

这大约就是后世发引出殡走丧时烧火破丧的来由。

2、按道家的说法,人鬼殊途但人鬼同性,人是白天活动晚上睡觉,鬼是晚上活动白天睡觉,人鬼界限就是亮光,一是太阳光,二是火光

民俗文化认为,人是人,鬼是鬼,鬼附身,人得病。所以,人鬼殊途,不能搭界。你见鬼了,就是鬼缠上你了,也就是你有问题了。

鬼与人的存在环境是不同的。人在光天化日之下,鬼在阴暗湿涩之中。人喜欢光亮,鬼喜欢黑暗。按道家的说教,人死为鬼,鬼是不能见光的,见光就散形了。

所以,按民俗文化的说法,火是可以避鬼镇鬼的。古人大概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发引出殡,棺柩前后都用火把。

3、烧火避丧是后世民俗,官方的礼仪是没有的

大体上讲,秦汉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走丧用火逐渐退出礼仪操作。

司马光的《书仪》,朱熹的《家礼》,是宋元明清时期影响较大的礼仪典籍,里面没有送丧用烛(火把)的内容。《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是唐宋明清四朝朝廷诏令全国施行的礼仪制度,里面也都没有走丧用火的规定。《金瓶梅》《红楼梦》是明清时期的写实小说,经典名著,民俗史料价值巨大,但也都没有送丧用火的记述。

就是说,《仪礼》中的走丧用火,在秦汉之后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并没有得到沿袭和传承。

我们猜想,庄邻烧火破丧,极有可能是宋元之后,民间基于人鬼说教而兴起的民俗。即明火以镇亡魂,光亮以避鬼魅。你走吧,我们都是邻居,之前关系都是不错的,不要来惹我们,祝你一路走好,来世托生各好人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