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科技时代,智能手机虽然取代智能电视成为了家庭娱乐的核心之一,但电视作为家庭必需品也是必不可少的,选购一台合适的智能电视并非易事。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智能电视的选购要点。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建议选择激光电视。其本质是短焦投影仪,在清晰度和抗光性上远逊于液晶电视,而且液晶电视大屏技术成熟,价格更具优势。
尺寸方面,秉持买大不买小的原则。在预算许可时,更大的屏幕能带来更出色的观影沉浸感。低于 65 寸的电视不太推荐,因为上墙后视觉上会显得更小。比如 1 - 2 米距离可选择 55 英寸电视,2 - 3 米距离则选择 65 - 75 英寸电视较为合适。
内存的选择也很重要,运行内存和存储内存都不能忽视。对于普通家庭,2 + 16GB 的配置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若有特殊要求,可选择更大内存的产品。智能电视处理器影响运行,常见联发科,当然也有华为海思芯片,四核性能高但热且贵。普通用户双核够,追求画质可选联发科高端。
分辨率方面,4K 已足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8K 片源稀少,购买 8K 电视意义不大,况且大品牌的 4K 电视已是标配。真4K和假4K,更准确地说,是RGB三色4K和WRGB四色4K。色域上,越高越好,认准 DCI - P3 标准,96 - 98%的色域范围即为广色域电视。
刷新率要认准真高刷。日常追剧、看新闻,60HZ 足矣;若喜欢玩游戏、看大片,应选择 120HZ 以上的刷新率。但需注意,部分电视宣传的 120HZ 高刷可能是虚高刷,会牺牲画质。部分眼睛敏感用户长时间观看 OLED 屏幕会眼睛不适,因适应不了其光源闪烁变化。为改善此,有了“高频 PWM 调光”技术,大幅提高亮灭交替频率,超眼感知频率就不敏感了,手机也常用,最高达 4320Hz 。但不管怎样,控制观看时间才护眼。
峰值亮度也是关键,越高越能提升画质和抗干扰能力。低端电视亮度通常在 200 - 300 尼特,中端电视建议选择 500 尼特以上的,1000 尼特则更佳。运动插帧技术是电视画面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依赖于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MEMC)原理,在原有的图像画面间,依据前后帧的信息,通过精密算法计算插入新的运动补偿帧。此技术能有效填补原始帧之间的时间空隙,减少画面拖影及抖动现象,使动态画面更为流畅清晰,显著提升了电视画面的视觉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观看体验。
对于电视音质不必过于纠结。高端电视音质虽好但价格高,普通用户选择配备回音壁的入门级电视,同样能获得不错的影音体验。
品牌选择上要谨慎,国产品牌如 TCL、海信、创维性价比出色。索尼和三星虽品质优秀但溢价高。而东芝、松下、飞利浦、夏普等假洋品牌则应避开。
再深入了解一些核心因素。分辨率并非唯一决定画质的要素,还需综合考量屏幕大小、色彩表现、刷新率等。面板与屏幕类型也有多种。LCD 屏幕依靠背光发光,黑色表现不够深邃,易出现拖影或模糊;OLED 屏幕每个像素点独立发光,黑色深邃,对比度高且无拖影,如今烧屏问题已大幅改善。
QLED、Mini LED、QD - Mini LED 各有特点。QLED 电视色彩和对比度提升显著但需背光;Mini LED 电视控光精细,亮度和色域出色;QD - Mini LED 电视结合前两者优势,显示效果更优。
VA 软屏对比度高,适合曲面设计,用于电视较好;IPS 硬屏色彩还原稳定,广视角,更适合显示器。
QD - OLED 电视凭借自发光特性和量子点技术提升色彩;Micro LED 电视以微型化 LED 灯珠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适合定制化大尺寸显示屏。
画面表现力方面,屏幕亮度(单位:尼特)影响画面清晰度,HDR 技术扩展动态范围,提高画面明暗对比和色彩饱和度。峰值亮度是重要指标,1000 尼特以上符合 HDR 标准。
HDR 格式多样,HDR10 采用静态元数据,应用广泛;Dolby Vision 以动态元数据支持更高亮度和色彩;HLG 适用于广播电视;HDR400 是显示器的认证标准。
背光分区技术指的是液晶电视的背光源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且每个区域都能独立控制亮度,旨在提高电视的对比度和黑色表现,在观看体验上带来更好的效果。背光分区只有翻倍提升,综合画质才能有明显改善,例如百级和千级。目前市面上背光分区大都在千级左右,基本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了。
聊聊手机品牌造电视的优势。例如,小米电视优势在于价格亲民,生态链整合出色。如小米电视 S Pro 采用先进的 MiniLED 技术,配置高、性能强;L85RA-RX 拥有 85 英寸大屏和出色画质;L75M9-S 是高性价比的游戏电视。
再比如华为智慧屏主打自主研发技术,画质出众。如 Vision 智慧屏 SE3 有 AI 功能和护眼认证;Vision 智慧屏 3 系列,画质出色,刷新率高,有护眼技术,外观时尚,性能强劲,还具备游戏增强功能和 AI 人体感知功能。
总之,选购智能电视要综合考量诸多因素,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做出明智选择,才能拥有满意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