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这样面对负面情绪。

博伦看星座 2024-07-24 03:35:53

Text丨冬日可爱

Edit丨黎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让人讨厌的人。

他们可能是性格不合的同事,多管闲事的邻居,或是品行不端的路人……

面对这些人,我们又难免会因为他们的一些行径而感到愤怒、失望或烦恼。

遇上这种令人生厌的人怎么办?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打个比方,你和一条狗在独木桥上相遇,你会选择给狗让路,还是和狗争吵而被咬一口?如果被狗咬一口,即使你把狗杀掉也于事无补。”

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如何处理这种讨厌的负面情绪呢?

默不作声地疏离

有人说: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默不作声地疏离。

因为这种方式既避免了无谓的争执,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与平静。

我认识两个创业老板,他们共同创立了一家初创公司,暂时称他们一个是A,一个是B吧。

在最初的日子里,两人是合作无间的,共同面对每一个挑战。随着公司的成长,他们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出现了分歧(老实说这太正常了)。A倾向于稳健经营,注重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B则更倾向于快速扩张,追求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

事情就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发展,时间越长,两人之间的分歧越大,他们开始逐渐减少交流,避开了彼此的讨论。

直到有一天,B宣布将离开公司,去追求新的梦想。他的离开没有公开的争吵,也没有指责,只是通过一纸声明,平静地告知大家她的决定。A对此表示了尊重,他理解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

在告别会上,两人拥抱了一下,没有太多的话语,但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理解和祝福。他们知道,尽管未来的道路不再相同,但曾经共同走过的旅程将永远铭记在心。

到现在,A和B还是朋友,还可以偶尔一起宵夜,一起追忆当年和展望未来。

如果当时A和B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非要争一个是非对错的话,那现在的岁月静好是不可能了,两人的关系最终也只会走向破裂,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很可惜了呢?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当朋友、同事或伴侣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时,选择默不作声地疏离,有时候是给予彼此最好的尊重和自由。这种方式虽然带着一丝遗憾,却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会从中学会放手,学会尊重不同的选择。

成年人的疏离,往往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选择。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让我们在保持尊严的同时,也能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永远不要说他人坏话

说一个人的坏话不仅会降低自己的档次,还可能让负面情绪影响到周围的人。像是余光中先生,在面对李敖攻击的时候,选择了保持沉默。他没有在公开场合回应李敖的挑衅,而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行为,彰显了自己的风度和不受对方影响的坚定立场。

友司有这样“一对”伙伴,小张和小李是同事,有一次他们需要共同负责一个重要项目。小张呢,才华横溢但性格直率,而小李则更擅长社交和协调。项目成功后,小李在庆祝会上获得了大部分赞誉,这让小张首先感到失落,随后还升起了一些不满:因为自己也是付出了很多,为什么大家都选择性失明呢?同事们开始注意到小张的情绪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在背后议论小张的不是,说他不懂得团队合作,太过自我。

相信在我们当中,有些人在这个时候估计就已经觉得很委屈了,想要跳出来为自己辩解了。

但小张没有选择这样做,当然,他情绪上头的时候也这么想的,但再深入想一下,这样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把自己真正“坐实”了那些不实的评价。

他选择了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通过实际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开始着手新的项目,用更多的努力和创新来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的沉默和努力逐渐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认可。

用现在很流行的MBTI说法,e人确实更容易比i人获得大众的喜爱,但这不代表i人就比e人的工作能力差。面对不公或挑战时,保持沉默并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更成熟、更有力量的应对方式。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成就来回应负面情况,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努力走向更高的圈层

自我提升是远离讨厌之人的最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进入更高的社会圈层,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伍。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作家杨熹文的经历便是其中的典范。

杨熹文曾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尽管工作繁忙,但她仍怀揣着对文学的梦想。在她的同事选择逛街和闲聊时,杨熹文选择沉浸在书籍和写作之中。她的“不同”让她遭受了排斥和嘲笑,但她也没有因此放弃。相反,这些负面的经历化作了她前进的动力。

她利用每一个空闲时刻阅读和写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随着时间的积累,杨熹文的才华逐渐被人所认可。她的文章开始在网络上受到关注,最终得到了出版社的注意,并成功出版了自己的书籍。

通过自身的努力,杨熹文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功,更在人生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她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成功地远离了她曾讨厌的圈子,进入了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环境。

用智慧转化负面情绪

讨厌是一种情绪反应,背后往往有深层的心理原因。通过自我反省和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当我们理解到讨厌某人可能是因为对方触动了我们自身的不安全感或弱点时,我们就有了改进和进步的机会。一次闺蜜茶话会,听来了这样一个事例:

F是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某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让他感到非常不舒服的顾客:这位顾客总是大声说话,甚至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打电话。F因此感到愤怒和厌恶,但很快他也意识到这些负面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

首先,他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对他的行为感到如此愤怒?”

而后,F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注重秩序和安静的人,而这位顾客的行为挑战了他的价值观,所以他产生了愤怒的情绪。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行为是受到他们自身经历和情绪状态的影响。F开始想,这位顾客会不会也在经历一些困难呢?这种同情心帮助F缓解了对这位顾客的负面情绪。

最后,F决定好好与这位顾客进行沟通,不是以愤怒的态度,而是以理解和帮助的姿态。

那一天,当这位顾客再次大声说话时,F走过去,平静而友好地提醒他图书馆的规则,并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令F惊讶的是,这位顾客竟然对他的提醒表示感激,并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

通过智慧和同理心,我们可以将负面情绪转化为促进个人和他人成长的机会。这种转变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当前的问题,还能够让我们在长远的人生旅途中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王阳明说:“种德者,必养其心。”

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往往是懂得了,做人赢在格局,输于计较。

人之一生,就是不断遇见,不断走散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计较一时就更没必要了。

通过提升自己,远离讨厌的人,反而是更“治标”的一种方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