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被动,死于自然!中国女网红赴瑞士安乐死:惟有高调与渲染不必呈现

瑜说还休 2024-10-28 15:17:43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消息:中国某位女网红因长期患红斑狼疮,选择了赴瑞士“安乐死”,因此引发网络之上的一场大论战。

首先,对于生命而言,几乎可以说,人人都是“生于被动”——那是缘于父母的选择,因此造就了每个人的生命。可见,人的出生,无法自主和自由选择。

而从生命之始,人生之路,也必然会是“向死而生”的终极历程。

那么,作为成年人,对于走向死亡,是不是就有了自由选择权呢?一般来说,应该如是!

比如,可以选择自然终老;还有,像见义勇为者,选择不怕牺牲去救人,或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士兵,做出勇敢向死的选择,仍是一种个人的自由。

而近年来兴起的“安乐死”——自主决定选择死亡,也同样是一种个人的自由权利,也仍值得人们予以尊重。

曾经看过一部外国电影,名字叫作《遇见你之前》。

电影讲述了一个富二代小伙威尔,他本来有着美好的生活与爱情,但因一场意外事故,脖子以下全部瘫痪。

从此,威尔的人生成了一个痛苦的历程,他因此变得脾气暴躁,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家里雇来的多个护工,都被他盛怒之下赶走,但在最后,当一位应聘护工的女孩小露,走进了他的生活,因此改变了其人生态度。

小露姑娘虽来自贫寒家庭,但她总是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威尔被感染之下,也因此敞开心扉、重拾快乐,但这一切的幸福感觉,最终仍无法抵挡伤痛带给生命的巨大伤害,他终究还是选择走向“安乐死”。

而同样陷入到这场爱情中的小露,也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尊重威尔对于死亡的自由取舍。

电影显然在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自由与权利,但在直面人生的波折与无奈时,勇敢去做愿意和值得做的事情,他人和社会也同样应予以尊重。

而这位患红斑狼疮的中国女子,别管其人生中有着怎样的经历或不堪,但作为个体的生命,当她不想或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选择去了法律允许安乐死的国家,或许,她现在已经走向了没有病痛的天国,这也仍是值得世人尊重的一种个人自由——毕竟,“不经他人痛,哪知他人难”!

不过,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位女子的个人社交媒体,从10月24日起就不再更新,头像已由彩色变成黑白了。

但是,到了10月25日晚之后,她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竟然被禁言了,其中的一些账号,已变成一串数字,她的视频也被删除至只剩下一个。

这一情况和现象或许说明:网络媒体平台也已意识到,对于此类事件的渲染与喧嚣,其实,已经逾越了一定的社会道德或法律之底线。

也就是说,这样的个人死亡选择之自由,却因其高调而产生出巨大的社会影响与示范效应,而这种个人的自由,其实已影响到了他人的自由了!——实质上,真正的个人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

因为,对于他人来说,个人的死亡选择,对于本人及家人、朋友而言,那是一种天大的事;而如果仅止于私域空间,他人亦无可置喙,但是,当这一事件因主动或被动的原因,已然成了一大公共领域的舆论事件,显然就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那么,这就有可能对于同样患有此病的群体,产生一种不可治愈;只有痛苦或无法生存的一定误导性。

更重要的是,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年轻人,也同样包括很多缺乏自主、独立思想的成年人,或都会对“安乐死”产生偏差性理解,产生一定的社会误解与误导了。

其实,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媒体和公众传播有关自杀信息的指导原则中,就已经明确提到了“关于避免渲染和宣传自杀的具体建议”:

其中的要求有:“一是避免详细描述方法。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社交媒体,都要避免自杀手段和具体地点”。

“二是谨慎处理语言,使用不会美化、正常化或煽动自杀的语言。应当用事实性的、客观的语言来讨论自杀事件”。

“三是避免将自杀浪漫化或戏剧化,不应过分强调个人故事中的悲剧性或英雄色彩,以免造成误解,认为自杀是一种解决困难的方法”。

“四是另外要提供求助信息、强调预防、考虑社会影响、尊重隐私”等。

对照这四条原则,我们就不难发现:为何网络媒体平台,会在此女子所谓去“国外安乐死”成为公共舆论事件后,将其相关账号封禁,或删除账号内容的原因了。

死亡,对于有着情感、思想与理智的人类来说,永远都会是一个重大的沉重话题。

“向死而生”,虽是生命自始至终的必然指向,但是,正常情况下的正常人,谁不想在“生老病死”中,自然而然地死亡呢?

当然,生命并非永远那么的自然而然,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困顿与曲折,所以,个体的生命选择“不自由,毋宁死”,也就是值得尊重的个人选择了——比如,有人选择合法性质的“安乐死”等。

但是,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走向死亡了,或是自主选择了方式、时间和地点等个人死亡的自由后,却不应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以及此后的永远直到永恒的时空里,还要留给世人或后人一种异样高调的渲染与喧嚣——因为,那样的做法,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用你的死亡之个人自由,惊扰或误导了他人对于生活、生命、死亡之自由的理解与选择。

生于被动,是无奈;死于自然,是无解——但能让死亡变得安静和自然,却并非都是那么容易。

比如,有的人死后,选择了将一把骨灰撒向大海:“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一由生至死的过程中,或许才是最为自然的回归方式,也不失为一种令人仰视的生命之“延续”!

而另外有一些人,在其死后,仍然以某种高调、喧嚣的方式,标榜和宣示着其曾经的存在感——比如,立起高大的坟茔和墓碑;或者,树立的人胎金身之庙堂一座座……这也是不同人的不同之主动或被动选择。

只是,哪一种生命离去的方式,还能会比自然而然的走向永远,要更为趋向于永恒的无限与无垠呢?——这或许,就只有天知地知人心知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0 阅读:243
评论列表
  • 2024-10-28 17:39

    说的很对,别的地方的人都是八九十岁了。一来是有慢性病,二来是觉得活够了。这个年纪轻轻的战胜不了疾病就走上绝路的人确实不值得什么讨论。世界上有多少得这个病的人,有多少肾衰竭的人,又有多少透析的人,都像她这样 ,那都不需要医院这个科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