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德发,1973年入伍,在某部汽车连当驾驶员。那时候能当上汽车兵,在我们农村可是个稀罕事儿。
记得新兵连训练结束,指导员问我:"小王,你识字不?"
"报告指导员,我初中毕业!"
"那行,你去当汽车兵。不过记住,开车不是耍玩意儿,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
来到汽车连后,我才知道这里的伙食标准比普通部队高,是每人每天0.55元。指导员说,开车的兵体力消耗大,多给几个菜也是应该的。
看到连队的车库时,我惊呆了。一排排崭新的"大依发"卡车整齐地停在那里,那可是从德国进口的好车啊!车头高高的,驾驶室宽敞,方向盘比我们村拖拉机的还要大。
老班长刘师傅带我熟悉车况。他说:"这'大依发'可是宝贝疙瘩,一辆顶咱们好几年的伙食费呢。开得好用得巧,比啥都强。"
头一次上车,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那驾驶室比我家房子还气派,仪表盘上指针闪闪发亮。刘师傅教我:"先听声音,再看表,最后才能动。"
就这样,我开始了汽车兵的生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到车库擦车、检查。那时候,我们都把车子当亲人似的伺候。
在汽车连,最重要的就是"一懂三会":懂得车辆构造,会开车、会保养、会修车。每天早上出车前,必须把车擦得锃亮,发动机舱里一点油渍都不能有。
那时候的"大依发"是稀罕物,全国也没多少辆。每次出任务,路上的人都要驻足观看。我记得有次拉货去邻省,一路上不知道被多少人竖大拇指。
不过,开进口车也有压力。刘师傅常说:"这车可金贵着呢,一个零件坏了都要从国外订,比咱一年的伙食费还贵。"所以我们格外珍惜,保养特别仔细。
每到周末大保养,我们都要把车彻底检查一遍。从车头到车尾,从底盘到顶棚,一点儿都不马虎。用棉纱擦拭零件时,连螺丝缝都不放过。
伙食确实比普通连队好。每顿饭有两个菜,星期天还能加个荤腥。我们总说:"多亏了'大依发',让我们沾了光。"
记得有一次执行紧急运输任务,大雪封山,路上能见度不到三米。我正为难时,刘师傅说了句话我一直记得:"就是把这车当自己的眼睛,走一步看一步。"
那一夜,我们硬是顶着风雪,把急需的物资送到了。到了目的地,打开车门时,我的军装都结了一层冰。团首长特意来看我们,还给加了鸡蛋。
0.55元的伙食标准在当时算是很高的了。有次我回家探亲,母亲问起在部队的生活。我说每天能吃上两个菜,有时还有肉。母亲听了直抹眼泪:"总算能吃饱饭了。"
可我们心里明白,这高标准是有压力的。我们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每次出车,那可都是几十万的国家财产啊。
连长说过:"汽车兵就是要对得起这口饭。开车要稳、准、狠,修车要快、准、好,这才对得起0.55元的伙食标准。"
有段时间,我们连要执行一项重要运输任务,每天天不亮就得出车,晚上十点多才能收车。炊事班特意给我们准备了夜宵,就是用剩菜煮的稀饭。
吃着这稀饭,想着肚子里有了底,明天又能开着"大依发"上路,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
到了年底总结表彰,我们汽车连年年都是标兵连。领导说,就是因为我们把车管得好,把粮食贡献得好,把任务完成得好。
现在想想,那0.55元的伙食标准和"大依发"卡车,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一批技术兵。让我们从泥腿子变成了能驾驭先进设备的人才。
1978年我退伍时,连里换了新的解放牌汽车。虽然不是进口车了,但那种爱护车辆、精益求精的传统一直保持着。
如今,我在老家开了个汽车修理厂。厂里挂着一张我当年和"大依发"的老照片。每次看到这照片,就想起那些与"大依发"相处的日子,想起0.55元伙食标准的美味。
最近厂里来了个年轻人学修车,是个退伍军人。看他认真的样子,就像当年的我。我对他说:"修车和在部队一样,要讲究个认真细致。"
那辆"大依发"和0.55元的伙食标准,早已成为历史。但它们教给我们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作风,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骨子里。这可能就是当兵的收获,也是部队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文章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