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当敌人的利刃精准对准你的软肋时,你该怎么办?
1965年的一个午后,在越南清化省,雷达和高炮部队的战士们正一丝不苟地盯着屏幕,保持高度戒备。突然,刺耳的爆炸声打破了天空的宁静。
短短几秒钟内,美军的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精准地扑向雷达站,全班几乎全军覆没,整个阵地陷入一片火海。这一幕无情地敲响了警钟:美军的新式武器,不可小觑!
反辐射导弹,这个乍一听有点“科幻片”味道的武器,专门追踪雷达发射的微波信号,像只嗅觉灵敏的猎犬一样逮住目标就不放手。被锁定的雷达站跑不了、躲不掉,简直就是“活靶子”。
而那时,咱们在技术和装备方面跟美军差距显著,这仗怎么打?第一次交锋就吃了个大亏,但尴尬注定只是个开始,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给出个漂亮的结局。
其实,这并不是咱们第一次在防空作战上遭遇困境。早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的防空部队就吃过技术落后的亏。当时为了对付敌机,我们开始部署雷达系统,想提高预警和拦截效率。但限于技术水准,我们的雷达对高速目标的监测还有明显短板。直到60年代,我们才研发出了一些国产双频段雷达,这才勉强跟上脚步。
但是,美军步子更大。越战期间,“野鼬鼠”战术横空出世:专门用反辐射导弹追着雷达站打,掩护后续轰炸机清场。“百舌鸟”在这种战术里大显身手,几乎让我们的雷达站无所遁形。科技落后意味着你得随时绷紧神经,但偏偏“技”不如人,守不住阵地,这感觉真是窝着一肚子的火。
不过,聪明人不会让火白着急烧,怎么熄火才是重点。清化省惨败后,中国技术人员和前线官兵咬着牙从残骸里找线索,硬是剖析出“百舌鸟”的技术弱点:它只能锁定活跃的雷达信号,而对关机状态的雷达束手无策。这个发现让咱们意识到:关机也许不是懦弱,而是求生之道!于是,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开始了。
通过不断研究,我们逐步搞出了“俯冲告警器”和“小回波观察电路”这些新设备。通俗点说,就是雷达能更快察觉远处飞来的利刃,同时还能“装死”逃过追杀。可能有人觉得这些改进“很朴实”,可在那个年代,这些“小心思”就是我们逆境求生的关键。
技术上有了那么一丢丢改进,但问题是,技术再好,没有战术配合也是白搭。谁家兵书里不是写着“兵不厌诈”?与其拼命扛着硬抗,不如多点聪明劲儿。
说到战术,不得不提那时候总结出来的“三板斧”:一是“多点干扰”。敌人导弹追着雷达信号跑,那我们就弄多个假信号,敌人导弹“认亲”都犯迷糊了!二是“虚实结合”。打个比方,你布一个真的雷达站,旁边再伪装几个假的,混淆视线,敌人就跟进错片场一样,扑了个空。三是“时开时关”。雷达不停歇地开着就死得快,那弄个“间歇性工作模式”总行吧?敌人冲过来时,咱们就关机,让它找不到信号源。
这些战术乍一听似乎有点“缩头乌龟”的意思,但别急,这么做并不是单纯为了藏,而是为了抓住反扑的时机。实际操作证明,这些“土办法”还真有奇效。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67年的谅山战役。
谅山战役可以算是“反辐射导弹较量中的翻身仗”。彼时,美军的导弹一波波砸过来,针对我们的雷达站毫不留情。防空部队指挥官一边用虚假目标吸引导弹,一边通过光电设备进行辅助观测,提前掌握敌机动向。结果呢?导弹没找到真正的雷达来了个“扑空大赛”,而咱们趁势干掉了几架敌机,狠狠出口气。
光电辅助观测技术,正是那时候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想出来的新招儿。雷达容易暴露位置,但是光学设备可以“潜伏”,起到有力支援。奠边府地区也曾试验光电设备配合雷达作战的策略,同样打出了漂亮的防御战。
而北部湾沿岸的雷达分队更是玩出了新高度的“戏精战术”:采用机动部署的方式,每过几个小时就挪个窝。美军的导弹追不到目标,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局限性。真应了那句老话:“精明反被精明误”,看着敌军无功而返,战士们总算稍微喘了口气。
越战终究只是一个起点。从此以后,类似的技术博弈成为防空作战的主旋律。经历了那些年的磨砺,中国防空部队逐步建立起分布式作战体系,把雷达站和配套设备“摊开分布”,再加上诱骗目标协同作战,面对现代化反辐射武器的威胁,存活率比过去可强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当我们站在今天回望过去时会发现,很多问题依旧没变。比如,想要全面提升防空作战能力,光靠新的设备和点子还不够,更需要一整套信息化、协同化的多维体系。
1990年代,中国模拟海湾战争搞了一场防空演习,虽然验证了新战法的有效性,但也暴露了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说白了,这些新仗可不单靠“人多”或者“装备硬”就能赢,拼的是整体作战的“智商”和“情商”。
战争能磨炼智慧,但智慧绝不止于战争。对于不断“升级打怪”的防空作战技术,我们的努力只是希望,未来不必再次经历那些让人痛彻心扉的损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