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美国空军举行了为期8天的“竹鹰24-3”联合演习,共调动了3000多名美军和150多架各型飞机,美国媒体的报道十分露骨,称这次演习是美国空军重新优化“大国竞争”手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标直指中国。
不过,这次演习并未在中国周边举行,而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几个地点,以及太平洋东部濒临美国西海岸的上空进行,表明美国空军还是有所顾忌,没敢将类似的演习搬到将来真正要作战的第一岛链进行。
这次演习,将美国空军数年前提出的“敏捷作战部署”(ACE)概念,与美国空军从1975年就开始进行的“红旗”演习相结合,用来磨练新的空军前沿战术。
在解放军的远程打击力量飞速增长之后,美国空军意识到,其在亚太地区的全部空军基地,都在解放军“东风快递”的打击范围之内,战时将没有任何基地可用的,于是提出了“敏捷作战部署”概念作为对策。
其核心思路是将美国空军的部署分为"枢纽-辐条"两种基地,以一个在“东风快递”打击范围外、相对安全的持久基地为核心,也就是枢纽,比如现有的美国或盟国的空军基地。
(美国空军的“敏捷作战部署”(ACE)概念,把基地分为枢纽和临时两类)
以若干濒临前线、在“东风快递”打击范围内的临时基地为“辐条”,比如民用机场、简易机场等组成网络,让美军的飞机能够在这些临时基地之间快速转移,补充燃料和弹药,并持续发起攻击。
这一概念的目标,是使用大量的临时基地“使对手的计划复杂化,并为联合部队指挥官提供更多选择”,翻译一下,疑似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解放军“招呼不过来”。
对美国空军来说则意味着必须能够从主要地区基地灵活转移到较小或“非传统”的作战地点,以生存和继续作战。而“红旗”演习则是将参演部队分为红蓝两方,扮演己方的”蓝军“与假想敌”红军”进行仿真空战、空对地作战和电子战等等。
(参加“竹鹰24-3”联合演习的美军)
“竹鹰24-3”联合演习将两者结合,用美国空军作战中心指挥官克里斯托弗•尼米少将的话说,就是美国空军意识到未来不再有从不受打击的基地投射力量的“奢侈”。“红旗”军演只让参演部队接触敌方的战术、技术和程序,而“竹鹰”演习则将整个“蓝色杀伤链”都暴露在敌方的威胁之下。
(“竹鹰24-3”联合演习美国空军战斗机)
美国空军在提出“敏捷作战部署”概念之后,除了进行了一些演习之外,还开始在实际部署中贯彻了这一思想。
几年前美国空军还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长期部署一些战略轰炸机,近两年美军已经将这些战略轰炸机全部调回本土,不在关岛长期部署,改为定期“长途奔袭”演习,从美国本土经过多次空中加油到中国周边空域飞行,然后返回美国本土,有时也在关岛或者第一岛链的大型空军基地进行补给。
同时美军也将曾经常驻日本的F-35和F-22等主力战斗机调回本土,仅对第一岛链的基地进行临时战术部署。这种在部署上的调整,一方面可以看作对“敏捷作战部署”概念的贯彻,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美国空军的战略后撤。
(参加“竹鹰24-3”联合演习的美国空军地勤人员)
对中国来说,美国空军的这一动向是值得关注的,因为美军在战时能够在第一岛链,主要是日本和菲律宾使用的机场数量确实非常多。
2008年,日本将《空港整备法》修订为《空港法》,将机场的分类进行了修订,披露日本各种机场的数量包括基地机场29个、地方管理机场54个、其他机场12个、共用飞行机场7个,因此日本总共有92个机场。近些年来日本又新建了一些机场,总数接近100个。
菲律宾由于小岛众多,因此拥有的机场数量更多,但质量较低。目前菲律宾共有266个机场,其中有83个铺设了专业跑道,但仅有4条跑道长度超过3000米。对于美军来说,一些只有土跑道的野外机场,稍加修整也能够供C-130运输机和F-35B战斗机起降,这些都是“敏捷作战部署”概念所主张使用的机场。因此在战时解放军,可能需要“照顾”的敌方机场最多可达两三百个,压力还是不小的。
(C-130J这种战术运输机对跑道要求并不高)
不过,在太空时代,这种在第一岛链的空军“蛙跳”战术也可能失灵。根据美国太空部队的报告,我国目前部署的侦察卫星,包括商业遥感卫星在内,数量已经超过200枚,而且仍在快速增加,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对周边地区进行接近实时的态势感知。
在战时,哪个机场被美军“敏捷部署”了,我们就立即打击哪个机场,这有何难?更何况,“敏捷作战部署”要求美军掌握所有这些机场附近的制空权,在我军的歼-20战斗机马上超过300架,还在以每年大约100架的速度增加的情况下,美国空军敢打保票掌握西太平洋上空的制空权吗?
(F-35B理论上具备分散部署的能力,但精贵的五代机也不是说保障就能保障的)
我们需要在战术上重视美军的动向,但完全可以在战略上藐视它。毕竟我们是在家门口作战,而美军要跨越一万多公里的太平洋,这就是它的战略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