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1932年1月18日,5名日本日莲宗僧人故意向上海三友实业社的工人挑衅,双方随即发生互殴。有3名日本僧人被殴伤,其中一人伤重不治。
1月2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道歉、逞凶、赔偿、解散爱国团体等四项无理要求。
1月22日,日本海军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也发表了“为了维护帝国利益,决心采取认为适当的手段”的声明。
1月27日,村井苍松再次对上海市当局发表声明,限于28日下午6时前给予满意答复。否则,举要采取必要行动。
面对日本发出的战争威胁,南京方面一如既往地采取了妥协。一方面,南京方面指示吴铁城全部接受日方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又指示19路军要“顾全大局”,不得擅开战端。
见南京方面妥协,日本的条件再度加码,提出为了保护侨民,中国部队要全部撤出闸北的无理要求。
日本提出要求后,根本不等中方答复,在1月28日午夜突然偷袭闸北。淞沪抗战由此而爆发。
起初,淞沪抗战是由日本海军发起和实施的。这是因为,由于日本陆军在东北成功实施了“九一八事变”,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这让一向与陆军不和的海军既感到“眼红”又感到不平衡。
鉴于东北军20余万人在万余日本陆军的攻击下都不敢抵抗,那么,凭日本海军在淞沪地区的实力不同样会让中国部队不敢抵抗吗?
因此,所谓的“日僧”挑衅与互殴事件就是在日本的精心谋划下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挑起事件,为日军下一步的干涉创造条件。
这种先挑衅,再威胁,然后动用部队的套路,日本玩得非常熟练,并且屡试不爽。
那么,日本海军在淞沪地区的实力究竟有多大呢?
在淞沪抗战爆发之前,日本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向淞沪地区调集部队。在开战前,共有舰艇21艘,飞机2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海军陆战队1800人,武装侨民4000余人。
这些武装侨民其实都是一些刚退役不久的日本士兵,是日本有预谋的安排他们来到上海,以便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
在强大的武装面前,日本海军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狂妄扬言,“在四个小时内占领上海”。
而此时驻守在上海地区的19路军仅有3个师3万余人的兵力,虽然在兵员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在装备和火力配备上要远逊于日本海军。
图片来自网络
战斗打响后,面对强敌,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屡屡挫败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攻势。
见攻击无力,日本采取了缓兵之计,利用英、美两国出面调停的机会达成停火协议,为他们增兵上海赢得了时间。
1月31日,日本海军“加贺”、“翔凤”号航母搭载4000余名海军陆战队来援。“翔凤”号上的舰载机随即起飞对19路军的阵地进行轰炸,中国空军不甘示弱,也派出了3架战机升空迎战。
这次空战是中国空军初次与外敌交手。
2月5日,鉴于日本海军陆战队根本不足以完成陆上作战任务,日本陆军出面了,其精锐的第9师团和混成第24旅团被调往上海。
鉴于日本增兵,蒋氏任命张文白为第5军军长,率领嫡系第87师和88师驰援上海。
日军攻势虽猛,火力虽然强劲,但在中国部队的顽强阻击下,迭遭重创,只能停止进攻。
2月14日,日本再次向上海增兵,其常设11、14两个师团也被派往上海作战。
3月1日,日军第9师团从正面发起进攻,11师团从浏河侧翼包抄,淞沪守军受到两面夹击,战力逐渐不支,主动撤至嘉定、太仓一线。
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一线后宣布停战。
3月24日,在英、法、美、意的调停下,中日双方在上海谈判。5月5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此次战役虽然以中国部队失利而结束,但中国陆军的表现却让人刮目相看。在强敌面前,19路军和后来增援上来的87师和88师不计伤亡,拼死作战,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中国空军在此役中的表现也不弱,虽然成军不久,但在优势敌军面前毅然升空迎战,其事迹也可歌可泣。
可国人们对中国陆军和空军的英勇抗战而感到振奋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海军哪去了?
在淞沪民众都能够自发组织起来抗战的时候,海军竟然在袖手旁观!
如果说,19路军的英勇抗战是在防区遭到日军的进攻而奋起反抗的话,那么,海军在位于吴淞口的海岸巡防处被日军炮火炸毁的时候为何不反抗呢?
海军飞机处的飞机在转场的时候被尾随而来的日本飞机炸毁两架的时候,为何不还击呢?
在自己的同袍遭到日本海军舰炮轰击,伤亡惨重的时候,他们为何会视若无睹呢?
其实,海军之所以在淞沪抗战期间不发一弹,是因为早就和日本海军签有“互不进攻”协议。
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之后的又一次骇人听闻的“不抵抗事件”。
鉴于海军在淞沪抗战中的糟糕表现,在1932年4月7日~11日的国难会议上,一场声讨海军的风波骤然而起。丁默邨等人提出的《改造海军并整饬海防以抗暴日案》迅速被媒体披露。
4月23日,《生活周刊》也全文刊载了化名为何煌基的海军内部人士写就的《国难期间的海军当局》一文,就海军在淞沪抗战期间的一系列异常表现披露于世。
主要内容是:
其一、敌若不攻我舰,我自不攻敌舰
淞沪抗战爆发前一天,即1月27日,海军次长兼总司务长李世甲正在上海出公差。战争爆发后,李世甲立即联系了海军长江舰队司令陈季良商量对策。
图片来自网络
二人认为,如果是举国抗战,国府应有军令,如果是局部冲突,海军则要慎重对待。
28日上午,陈季良收到了日本外遣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的亲笔信,信中的主要内容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与中国淞沪驻军的冲突纯属地方性质,希望双方海军维持友好,幸勿误会云云。
在陈季良收到信件的几乎同时,海军部长陈绍宽也接到了日本武官影沼的信件,也提到了“中日海军维持亲善”的内容。
那么,对于盐泽幸一和影沼的信件,海军方面是如何回复的呢?
在《国难期间的海军当局》一文中,对这个事件的描述是:
沪战(指的是淞沪抗战)发生时,长江舰队的舰长们得到部长的密令,说此次日军采取的行动是完全自卫的行为,并非两国交战,为维持友谊起见,如中国海军不攻击日舰,则日舰也不攻击我舰。
如日舰炮轰狮子山或南京时,亦与我军无干。除日舰炮击我舰时,方准还击。
这个说法在事后得到了盐泽幸一的确认。
盐泽幸一后来回忆,国府海军派人捎来的回信是这么说的:
“敝国长江舰队固不敢炮击贵国兵舰,今奉上峰之命,势不得已,仅略将军舰调动,出入港内外,万无战意,愿贵国优容之,勿以为罪也。”
听听,把日本的侵略行为竟然说成是“自卫行为”。
再听听,连军舰的调动都需要日本“优容之,勿以为罪”。这是什么行为,不言自明。
虽然在后来追责的时候,陈绍宽不服,他认为在日本海军炮击南京的时候,他曾经请示过何应钦,何应钦的答复是“听候命令”。因此,陈绍宽这才下达了“不准还击”的命令。
可战争已经爆发,虽然是局部战争,但毕竟敌人的炮弹已经落在了我们的头上。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自缚手脚,坐等挨打?
这个情形不由得不让人想起在“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已经杀入了北大营,可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仍然命令士兵们要把装备锁进军械库,号召“大家挺着死,挺着死就是为国尽忠”的那一幕。
其二、李世甲与后来参战的日本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过从甚密,甚至与野村同乘汽车参观我方阵地。
这个指责确实有些误会的成分在内。
李世甲辩解称,他和野村的交往是在担任舰长期间的一些工作往来,在淞沪抗战期间二人根本没见过面。
而且,野村吉三郎是在2月2日就任第3舰队司令官的,5日从日本出发,8日才到达上海,而李世甲在2月2日就已经乘坐英国商船返回南京了,根本不可能与野村见面,更不要说还陪同野村参观我方阵地了。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指责在事后认定为子虚乌有。
其三、海军不肯支援19路军大炮和钢板
这件事确实有。
可海军方面的解释是,海军向来经费紧张,物资有限,不得私相授受。
由此可见,海军并没有否认19路军曾经借过大炮和钢板,而自己并没有借这个事实。
可海军方面对此事的辩解却理直气壮,他们并不是不肯借,而是要请示上峰。如果19路军可以直接向海军部提出借东西,并且获得了海军部的提单后,他们立即拨付物资。
其实,这些都是海军部的托词,他们根本就不想借。
这又不由得不让人想起阎锡山。抗战时期,在军械库已经不保的情况下,他仍然不肯打开大门,宁肯让这些装备让日本人抢了去,也不分给川军。
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海军将领们哪怕稍有民族气节,也不会坐视陆军在孤军奋战。即使他们没有得到命令,难道私下里就没有办法了吗?
像19路军一支陆军部队都懂得使用水雷攻击敌舰,难道海军就不懂得?
其四、日本海军运输船搁浅白龙港,海军坐视其解困,未予捕获
对于这个指责,海军部的回复更是干脆,海军部从来未接到这个报告。
如此种种,就不再赘述了。
其实,无论海军部如何辩解,但他们能够拿得出来的理由仅有一个,“未接到命令”。
可真的是这样吗?
在嫡系87师和88师已经增援到淞沪,空军也已经升空迎战的时候,其实南京方面的意图就已经很明显了。虽然老蒋并没有在淞沪打一场大仗的想法,但他也绝非束手待毙之辈。
不然,精锐的嫡系87师和88师也不会派到上海去。
而海军部自认为洞悉了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心理,故意避战迎合老蒋。其实不知却犯了大忌。
老蒋不想在上海大打是无疑的,可想把日本打疼,使其不敢肆意妄为的想法也是有的。如果海军能够在不与日本海军正面交锋的情况下,派出或者支援陆军一些人员和装备,即使未能取得太大的战果,可毕竟也算是为抗战立下了功劳。
可海军却一动不动,作壁上观,任由日本陆续不断地把援兵从本土调来上海,任由其海路运输通畅无阻,这无疑助长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
一面是陆海空军立体化的作战,一面是仅有陆军和少量空军的作战,淞沪抗战的失利,海军应付巨大的责任。
其实,这一切只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军怯战。
海军的理由是,舰船数量少,火力差,根本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
这也是事实。可陆军的实力难道就不差吗?空军的实力就不差吗?为何陆军和空军能够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敢于和日军正面死战,而海军就不敢呢?
因此,在淞沪抗战结束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取消海军的浪潮。
有人提出,既然海军无用,那还何必花费巨资建设?还不如把这笔巨资用来购买200艘潜水艇。反正中国也没有去主动打别人的习惯,用200艘潜水艇防守海口,足够了。
陈绍宽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下子,海军部长陈绍宽终于坐不住了,在1932年6月1日的海军部成立1周年大会上,陈绍宽致辞。
致辞的主要内容是有两点:
其一、对于海军能够在淞沪抗战期间听从号令感到很满意。
这主要指的是未与日本海军开战一事。
其二、未与日本海军开战,是为国家打算,为民众打算。如果当时逞一时之怒,国家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南京为何仅挨了几发炮弹了?上海南市为何没有遭到日军破坏?这一切都是海军能够遵行国家的命令,未曾妄动的结果。
这番讲话也是近现代的一篇奇文了。
按照陈绍宽的说法,整个国家的元气未受损,南京和上海能够得到保全,全是海军在淞沪抗战中未参战的结果。换句话说,海军在淞沪抗战中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如果陈绍宽这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在淞沪抗战中与日本死战的19路军岂不是有罪了?要知道,闸北一带可是19路军与日军作战的主战场,已经是瓦砾一堆了。
然而,不管陈绍宽如何辩解,历史自有公论!
那么,就在全国一致抨击海军的时候,蒋氏在做什么呢?他为何坐视争论而放任自流呢?
说实话,对于海军部在淞沪抗战的不作为,老蒋也是很不满意的。
可问题是,海军部对外一直声称,他们之所以不抵抗是没有接到命令。这一情形和“九一八事变”的情形是多么的类似。而老蒋本人,恰好又是“不抵抗”的始作俑者。如果说海军部在淞沪抗战中有罪,那么根源还在他自己身上;如果说海军部在淞沪抗战中有罪,那么,岂不是他的“不抵抗”作法有错?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很好办。
虽然两方互相辩驳得厉害,但都属于一面之词,还需要国家出面经过调查核实后给出结论。
可又不能调查核实。因为海军部确实在淞沪抗战中未能得到参战命令,如果这个问题查实了,民众的怒火很有可能会转向烧到老蒋身上来。
而且,老蒋本身对海军也确实不满,可又不能不用。如果查实了,自己倒可以找一个替罪羊,可对海军的将领该如何处理呢?难道把陈绍宽撤掉?
要是撤掉陈绍宽,占了海军中百分之七十六的闽系官兵又有谁能控制住呢?
思来想去之后,蒋氏还是决定弱化处理这件事。于是,在宋子文和元老居正的调停下,这件事不了了之了。
可如此一来,声讨海军的风波虽然平息了,但海军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一落千丈。
不久,一份《中国力挽救危亡案》出炉,第6条明确提出:
“海军以能供国防上的防御为目的,注力于潜水艇、鱼雷艇之建造,不适于国防之军舰应停止建造,或酌量改为商船。”
从此之后,蒋系海军再也没能得到发展,它们为自己在淞沪抗战中的表现付出了代价。
图片来自网络
蒋系海军?那是军政部电雷系,民国海军是闽系海军也是军阀
很简单,那时候的海军只是军阀而已,都是承接于北洋南洋水师,不会真正听老蒋命令。。。直到抗战后,老蒋接收了日本、英国军舰,才建立了听命于他的嫡系海军
烂泥扶不上墙,白吹!
难道日本海军很害怕国民海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