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亟待“龙门一跃”

商业范儿 2024-03-22 16:51:57

在互联网领域,内容平台一般离用户很近,离钱很远。从知乎到B站,再到小红书,它们往往在发展早期都以独特、友好的社区文化闻名于世,但在商业化探索上,总会遇到触及立身之基的利益取舍。

当小众平台开始走向大众,势必要面临从平台定位到社区氛围的全方位转变,这种转变通常伴随着原有用户在一声声“变味儿了”中逐步流失,原有的社区氛围也会被更为大众的互联网氛围所同化,导致不同社区间的差异变小。

但用户的扩张又是此前互联网规模经济的必经之路,用户量多了,交易场景才多,可探索的变现路径自然变多,内容社区便是在这种看似矛盾的逻辑中成长。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曾说,小红书对商业的态度,是让它缓慢地生长,而不是心急地收割流量。

但在过去的2023年,小红书的商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或许是其商业化已经从慢步前行发展到需要小步快跑的状态。从组织架构到功能开发,面向商业化,小红书已经开始向电商、本地生活加速渗透。

从内容平台到超级平台,对于互联网而言,无异于“鱼跃龙门”,这道关卡也是无数竞争的风暴中心。

小红书为什么要急?

不管小红书官方回应是否有明确的上市计划,对于这家日活过亿的超级平台而言,其上市与估值问题总是外界解读中绕不开的话题。

估值层面,小红书在2021年获得阿里、腾讯等投资方5亿美元融资之际,估值约为200亿美元。但到2023年,红杉中国进入小红书股东团队时,其估值下降至140亿美元。

在这两年中,其它平台巨头都曾看好小红书独特的“种草文化”,尤其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小红书作为购物前的最后一站,对于提升交易成功率有着极大影响,故而都伸出过流量合作或收购层面的橄榄枝。

但从事实上来看,目前并没有哪一家平台真正成为小红书流量与社区文化的获益者。这给小红书带来了商业化上的焦虑,不管是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想象力,还是为股东提供更好的回报,小红书都要再挖掘自身的商业价值。

在当下的互联网市场,即便是2023年已经缩水至140亿美元的估值,对于刚退出自营电商、押注买手电商,尚在电商起步阶段的小红书而言,仍是有些溢价。

这意味着,即便是商业化进展较慢,一级市场对小红书的定义也绝非单纯的内容社区。要知道,与小红书路径类似的知乎,截至发稿前,美股市值约为4.4亿美元,港股市值约为33.33亿港元。

同时,在小红书估值下降的这两年,互联网战场尤其是电商领域已经是白刃战。拼多多与抖音电商的崛起,淘天集团与京东的防守反击,让市场变得火热,小红书再保持较慢的商业化步调,恐怕不利于之后的竞争。

淘宝的“逛逛”、美团的“珍箱”、腾讯的“企鹅惠买”、京东的“种草秀”、拼多多的“拼小圈”、抖音的“可颂”等产品,均盯上了小红书的种草属性,不管是出于领地反击还是战略扩张,小红书都必须加快商业化节奏。

基本盘绝对不能被打垮。小红书在2023年进一步强调了自身的种草属性,首次对外发布了“TrueInterest种草值”,旨在使种草营销可衡量、可优化,破解不确定性难题,和更多商家做朋友,提升产品“种草-拔草”的成功率。

面向商业化,小红书在2023年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去年3月,原直播组被提升为独立的一级部门;8月,小红书整合了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成为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12月,强化搜索功能,使之更加开放;同月,COO柯南宣布自己将负责小红书的电商业务,而她曾在五年前公开表态,站在社区的视角小红书不要做电商。

另一面,自营电商的裁撤,买手电商的发力,或许是小红书在当下竞争局势中找到的最优选择,让其成为与淘天集团、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电商业务之外的新模式。

从小红书发布的2023年电商年度榜单来看,其充分发挥了“去中心化“的流量逻辑,百大买手与百大商家的粉丝量都不高,但爆款单品很多。这代表在小红书的电商体系中,与拼多多得以崛起的逻辑类似,更聚焦于产品本身,充分发挥种草属性,让更多具有性价比的产品走入用户视线,在商业化道路上尽可能不损社区氛围。

在这种强调个体的理念下,小红书不同于其它平台,很少会谈及某位买手或店家有多少粉丝量,而是强调爆款产品,相对而言更加契合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的电商领域。

一体两面,这种流量方式弊端也很明显。“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方式,导致很多爆款买手或主播难以具有可持续性,对于商家入驻造成一定阻力。

定义、规模与低价都很难

从笔记攻略覆盖范围来看,每一位个体用户对小红书的定义都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教做菜的平台;有人认为这是产品测评平台;有人认为这是旅游攻略分享平台;有人认为这是情感交流平台。

甚至有报道称,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在小红书上租房,以期摆脱中介对房屋租赁市场的支配,寻求与房东直接联系的渠道,同时也因为年轻用户居多,沟通起来更方便。日均上百条消息的高频率互动,也让众多房地产经纪人汗流浃背。

交易场景的增加,会给小红书的流量变现道路带来更多的潜在合作机会,也会带来潜在的竞争对手。

每当小红书多一个学做菜的用户,原有的“下厨房”等APP便会损失一个既有或潜在用户;当消费者出行前第一件事便是在小红书上搜攻略,谁还会记得“马蜂窝”呢?

所以,随着内容生态的越发强大,虽然会给小红书带来更多的商业前景,但竞争局势也将日益严峻。

从近年小红书的战略来看,电商是最贴合受众群体的业务,不可忽视;本地生活领域,小红书也是动作频频。据报道,小红书在上线团购功能的同时,还曾提到在商家侧推出“食力发店计划”,小红书给出了0押金、0佣金和流量扶持的激励政策;而达人侧则通过“探照灯计划”,达人探店并发布笔记后,可免费体验店铺相应产品和服务的激励计划。

但在当下局势中,这两块“骨头”并不好啃。首先,与抖音的战略高度重合,在用户体量与资金实力层面,小红书还很难称得上抖音的对手;其次,两个领域已经陷入了低价内卷中。“去中心化”是小红书的优势,但在争取低价方面,相对于其它对手却是不折不扣的劣势,缺乏规模便缺乏与诸多商家的议价能力,这就要考验是竞争对手的真金白银补贴更具吸引力,还是社区攻略的种草能力更胜一筹。

当外部平台的商品价格低于小红书,即便是同站购买相对而言更为便捷,但会有多少消费者能仅为寻求便捷而舍弃低价,这仍是小红书需要面对的难题。假若这一问题不解决,恐怕还是要回归到“消费前一站”的老路。

归根结底,消费形势的变化,给难以在商家议价层面做出更大突破的小红书带来灵魂拷问:消费者如今更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还是大牌的低价平替?

外界通常认为,2024年会是小红书商业化挑战最大的一年。如果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具备护城河潜力的商业变现路径,那便有着坐上超级平台牌桌的资格;如果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或许只能走卖流量的道路了。

互联网领域,如今到处充斥着“输不起”的较量。(图源:小红书官微)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