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记得从2018年开始到2022年,研究生考试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从不到300万考生突破到四百多万,甚至有望突破五百万。
撇开其他不说,不得不承认,这年头能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都有点实力,多少人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仍旧以失败告终,最后只能仰慕别的上岸考生。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有学生会在考上研究生之后选择放弃入学资格。比如,2019年苏州大学有68名研究生放弃入学、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有49人放弃入学、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有38人放弃入学。如今,法大又一次公布了未入学考生的信息,32名研究生放弃了自己的入学资格。
由此可见,放弃入学的现象并非是个例,而是在很多大学都存在。双一流院校尚且如此,普通院校的情况又会如何?结果恐怕会更悲观一点。
法大公布这一信息之后,有知名教授表达看法,教授认为,录而不读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会危害到高校招生秩序,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的确,考上说明考生有能力,也有实力。但录取之后,读不读的选择权在考生手里,如果太多的学生放弃入学,这无疑是对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种否定。学生浪费精力,学校浪费时间和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人才培养的青黄不接。
读研放鸽子行为在这几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有的导师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最后又说名额没了,放了学生的鸽子。比如,之前有一位准博士生吐槽,自己还没入学的时候导师就先让自己进组学习,并让他写论文,最后的发现论文上面竟然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而且自己的博士梦也破碎了。自己啥也没捞到,反而被导师白嫖一篇论文,这找谁说理去。
而学生放鸽子的例子也不少,有保研的学生找到了更好的去处,然后就放了之前导师的鸽子。还有就是法大、苏大等学校通报的学生放弃入学的事情。
这是为啥呢?我想主要的原因还是:
第一,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每到毕业季,其实毕业生都会做多种准备,比如一边准备考公、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考教师编制等,因为时间的问题,很可能就是考研结束了,其他的考试还没开始。最终编制上岸了,研究生也上岸了。
如果看得清楚,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编制工作,毕竟自己读研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考编,如今目标达到了,何必再读三年呢?三年后能不能考得上还是个未知数,如今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选择工作不失是一种明智之举。
第二,调剂到其他专业。有些考生的考研目的很明确,但事与愿违,最终不得已先找一个学校调剂过去做备选。当整个考研结束的时候,自己还是不想妥协,那就只能放弃入学资格,再次备考。
第三,家庭条件。我并没有看到法大放弃入学的学生的专业和类别,但我见过类似的事情——一位学生从全日制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后来才知道,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学费更高,还没有什么奖学金。自己岁数也不小了,考虑到家庭条件,自己只能选择放弃,然后去找一份工作先干着。
说白了,学生的选择也是一种趋利避害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并不能站在很高的道德标准上去衡量和要求他们不应该放弃入学,而是应该诚实守信。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做呢?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直接造成了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大家还会说,如果他们不去,为什么不在复试之前就放弃,那时候学校还有补录其他考生的措施,别的考生也就可以圆梦读研了。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也是在给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呢?如此一来,自己又和他们有什么区别?他们也是在权衡之后做出了自己认为对最有益的选择。所以我觉得,与其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指点点,不如我们自己努力,以及高校及时完善相关的招生措施和补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