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张宜作品欣赏

文化鉴藏 2024-10-17 16:10:44

张 宜 Zhang Yi

张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展览活动,代表作有《民族脊梁》《阿一心灯》《虎溪三笑》《今人不见古时月》《宜境》等。

作 品 欣 赏

Art appreciation

人物作品一

作品类型丨纸本水墨

人物作品二

作品类型丨纸本水墨

人物作品三

作品类型丨纸本水墨

人物作品四

作品类型丨纸本水墨

人物作品五

作品类型丨纸本水墨

雄悍逸气 直抒胸臆

----张宜中国画作品解读

文/张伟

尚处而立之年的张宜善于缘物寄情,传神寓意,其作品章法布局奇险多变,笔墨苍劲的人物、山水、花鸟既生机盎然,又野气十足,那些水墨交融、色墨辉映的写意作品,雄悍之气与和高逸之美在他笔下相辅相成,色墨交融中的混沌气象里蕴含着地道的笔墨线性,充满现代绘画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不仅直追传统中的逸气品质,又具有宏大气魄、极强的现代意识,迸发出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其实“雄悍”或者“霸气”乃东方艺术,尤其是水墨画之大忌。倘若如此率情谈论作品的“雄悍”之美,往往不得不以理性的切入来加强赞赏的信心。当我们欣赏并惊异于张宜作品雄悍的笔墨和睿智的才情,却很容易使人怀疑潜移默化的审美惯性是否过时---因为当下乃强调绘画本体性语言建设的时代,艺术没有必要承担太多的附加重荷,况且,这个时代的多数人未必会“认真”地捡起散落满地的责任----调侃、无聊已是许多人选择艺术的实际心态。但是,当我们对张宜从心底汩汩流出的才情之作,很容易让那些别标示为“高品味”的真假“新”文人画相形见绌----在不同“新潮主义”与眼花缭乱的各色所谓“艺术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浮躁世间,对现代的追求,往往成为某些对传统缺失之人,掩饰某种能力欠缺的有效托词----或许,解读张宜的作品我们仍然面临感性和理性相冲突的矛盾,但对于张宜自己来说,他对自己的艺术愿景泰然而自信,坚韧的艺术自觉中,情绪里甚至是带有不由自主地扩张性和挑战意味,这种泰然中隐含着扩张,自信中富于挑战性的特点正是张宜绘画美学品格的基础。假如我们意识到并认可于这一美学品格,张宜绘画的理论评述便有了价值的逻辑起点。可以说,张宜绘画的总体特点是“充满霸悍之气的精神张力”,或者说他将“雄悍”与“逸气”这对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演绎成悖逆的双重意趣,有机而个性化地统一起来,让他的作品如九连环般玄幻叠生、魅感重重---张宜的张力,充满侵略性的雄悍张力,犹如欣赏大锣鼓的演奏,鼓点声声击在鼓心,也击在人的心灵,鼓声和心灵在颤动的空气中共振,一如他的一枚印章所言:山东汉子---纯正儒家情怀浸润下的言为心声。

纵观张宜画风,画间奇特的面貌,弥漫着气韵意境美。“虚实相生”、“知白守黑”的艺术法则被他完善地体现在作品上,实处雄悍的无以复加,在虚处----无笔墨处尤见其匠心。藏露、虚实、刚柔、明晦、向背等相悖的辩证因素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与无、阴与阳、刚与柔、松与紧、疏与密、开与阖被张宜相辅相成地统一在作品里,豪放恣肆而不失沉郁含蕴,雄强茂密而不失清朗俊逸,实处雄悍得霸道、虚处蕴蓄着深思,在貌似流畅的画风中,寓寄他抽丝剥茧的痛苦考量---他常常对着顺手捻来的初稿画作苦思冥想,几天难得完成一幅小品,经他“蹂躏”而生的作品,丰富变化的笔墨韵致常常产生开合生风、俯仰生姿之致,发散回肠荡气的意韵:《月夜论道图》精心营造了一个清静超脱的悠闲境界,近景的树林,朦胧的月夜,大山咄咄逼人气势,震慑深深陶醉观赏者的神智,无不感叹其云烟万态的意境美感和生动磅礴的气势韵味,呈现动静兼备、奔放而精微的书画意趣。画家在留白之处绘以高僧低语,极为巧妙的将其融入这清高脱俗的意境,从中可以悟到一个灵魂深处的隐隐禅心,无不以沉淀的自我视觉遗弃了为世俗所惑,为绘画而绘画的泥潭,张宜对中国画传统的参悟与观照,驱使着赖以有形笔墨下无形的心灵神会,折射着当代画家人文思想的穿透。

张宜的绘画具备构思美感。参差错落、争让聚散、开合跌宕、伸缩俯仰的章法,与黑与白、密与疏、松与紧、承与接的视觉对比,使得其画风形成了韵律的特殊风范。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论雕塑:“表现在一胸像造型里的要务,要寻找那特征的线文。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类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国画这门表精达意的艺术,“远取诸物、近取诸会”地抽取了天地人----万物之象,同雕塑一样需要那抽象的“物”与“身”的“特征的线文”,天赋有“决断力”的张宜,他挥写《饮中八仙》中,许多“畅其机势”里常常有一条肯定而坚韧的肩线和用笔肯定的手的形态,仅仅这几条“要紧的线”支撑了全篇、呼应了全局、统摄了全幅,堪称“画眼”。正是这种收敛处极力收住,使他的画作更显恣肆汪洋,有峭拔之咄咄逼人势,个性化的形式美感和与别人不同的艺术风貌,体现张宜严肃精紧的“运用之妙”,致使他虽极尽开合伸缩之能事,却未失之作气韵生动、气势贯通。

笔法的力度与个性化韵律构成张宜画风的重要因素。观摩张宜的作品,我们常感慨其“少年老成”,笔墨能随势生姿,返朴归真、举重若轻。这与他和于承惠先生“书画同源,终归哲学形而上思考而落于笔墨”的思想交流息息相关。由于张宜笔力扛鼎,加上“侠肝义胆”的性情、气质使然,笔姿多样、笔势变幻令人目不暇接:“擒”笔之提收、“纵”笔之按放,无不“如水成纹”,却无不出于自然,寓含哲学思量。在张宜的笔下,苍浓的老墨凭拗峭的笔力笔势驱驶,行笔随势引伸、因机变化,这得益于他家学渊源:五爷爷张绍良教授---潍坊大学艺术学院的创建人---对张宜影响甚深,历经不同书体的磨砺,其书法点画用笔如高山堕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两笔相交、起承转折或紧或松、或尖或钝,别具韵味。他特别善于组织长短、粗细、俯仰、方圆、顺逆之变,笔力笔意笔法笔势共同回荡着婉约而流畅的节律,给人以跳跃转换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音乐美感。其画作的阳刚之美,可能亦由其个性化的笔法、结构、章法化来,书法与画作又相得益彰,联袂形成张宜雄悍刚健的艺术风格。

0 阅读:0